A | A | A

第6章 十八罗汉与破土的蓝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7年3月5日的下午,南山区致一创业孵化园区的八楼办公区,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马云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自助餐厅里正排队取餐的创业者,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通讯录,指尖在“蔡崇信”这个名字上停了很久。

“打吧,马哥。”团队里最年轻的小周递过来一杯热咖啡,“这里环境这么好,蔡老师肯定愿意来。”

马云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电话键。听筒里传来国际长途特有的电流声,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这衬衫还是入驻园区时,在宿舍衣柜里找到的新衣服,是园区行政部统一配备的,说是“给创业者的体面”。

“喂,是崇信吗?我是马云。”他的声音有点抖,“我在深圳,找到个好地方……”

电话那头,蔡崇信的声音带着点惊讶。马云语速飞快地说着自己的项目,说着致一资本的投资,说着眼前这个“像五星级酒店一样的园区”:“这里有宿舍,有厨房,晚上加班还有夜宵,不用打卡,实行955工作制……最重要的是,沈总说,我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他没说的是,这几天团队成员一个个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在24小时开放的厨房里煮面条,第一次在带独立卫浴的宿舍里睡安稳觉,第一次不用为了抢一台打印机跟人吵架。舒适的环境没让他们松懈,反而像给紧绷的弦松了松劲,脑子转得更快了。

“你是说,投资人不干涉运营?”蔡崇信的声音里带着怀疑。他在华尔街待了多年,见过太多资本对创业者指手画脚的戏码。

“真的!”马云举着电话走到窗边,指着楼下正在调试咖啡机的王叔,“这里的负责人说,沈总定下的规矩,资本是服务者,不是主人。崇信,你来看看就知道了,这里的空气里,都飘着‘能成事儿’的味道。”

挂了电话,马云发现团队成员都围了过来,眼里闪着期待。“蔡老师怎么说?”有人问。

“他说,下周飞过来看看。”马云笑着,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他知道,只要蔡崇信来了,看到这个园区,看到沈诗涵的格局,一定会留下来——就像他自己,从踏入园区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里能让梦想落地”。

***傍晚六点,园区的保安老李在巡逻时,遇见了正往宿舍走的马云。老李是个话痨,见马云团队这几天干劲十足,忍不住搭话:“马先生,你们杭州人,以后不用跑这么远啦。”

“哦?怎么说?”马云停下脚步。

“沈总她奶奶,老家就是杭州的。”老李往嘴里塞了颗润喉糖,压低声音说,“我听王叔讲,年底前,杭州也要建个一模一样的互联网科技园区,现在己经在测量土地、做规划了。到时候你们回老家创业,也能享受到这待遇。”

马云愣住了。他想起沈诗涵说过的“让互联网的便利触手可及”,原以为只是说说,没想到她己经在布局。他仿佛能看到几个月后,杭州的园区里也亮起这样的灯火,也有一群像他们一样的创业者,在厨房里讨论方案,在宿舍里调试代码。

“这园区……也是955工作制?”他问。

“必须的!”老李拍着胸脯,“沈总说了,全国的园区都一个规矩——该工作时好好干,该休息时好好歇着。晚上想加班?行啊,食堂夜宵管够,从十点到十二点,热乎的,随便吃。”

马云看着园区里渐渐亮起的灯,心里突然涌上一股热流。他想起自己在杭州的小旅馆里,对着地图画“未来蓝图”时,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一天——有人不仅懂他的梦想,还在为他铺就实现梦想的路,甚至把这条路,修到了他的家乡。

***晚上八点,马云团队的办公区还亮着灯,但没人在熬夜。小周正收拾东西,说要去宿舍楼下的健身房跑步;穿越神探夏洛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负责设计的姑娘拿着画板,说要去园区的画室“找找灵感”;马云则在厨房的料理台上,泡了壶龙井,等着给远在杭州的妻子打个电话。

“这里的人,好像都不着急。”团队里的技术骨干老吴端着杯牛奶走过来,有点困惑,“我们以前在小旅馆,总觉得不熬夜就对不起自己的梦想。”

“沈总说,好的想法,往往出现在散步时,而不是熬夜的咖啡杯里。”马云笑了笑,“你看这园区,处处透着‘慢慢来’的智慧——宿舍舒服,是让我们睡好;厨房方便,是让我们吃好;955工作制,是让我们有时间想清楚‘为什么出发’。”

他想起下午给另一位好友打电话时,对方犹豫着说“放弃稳定工作,风险太大”。他没多劝,只是说:“你来看看这里的环境,就知道,有些风险,值得冒。”

他知道,“十八罗汉”的聚齐,不会一蹴而就。但他不急——就像沈诗涵愿意等他的项目成熟,他也愿意等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慢慢看清这条路。

***同一时间,沈诗涵正在致一资本的会议室里,听陈小雨汇报杭州园区的规划进度。投影仪上,土地测量图清晰地标注着每一寸土地的用途:“这里是研发中心,这里是宿舍区,厨房要比深圳的大两倍,毕竟杭州人更爱美食……”

“梦想基金的额度,杭州园区要翻倍。”沈诗涵突然说,“还要留一块地,建个‘创业者博物馆’,记录那些失败的项目。”

“记录失败?”陈小雨有点惊讶。

“对。”沈诗涵点头,“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失败的教训却能照亮后来者的路。就像马云现在找‘十八罗汉’,总会有人犹豫,有人拒绝,但这些‘不完美’,才是真实的创业。”

她想起自己刚创业时,王丽娜、李娜娜、陈小雨也是犹豫了很久,才辞掉铁饭碗来投奔她。那些“等待”和“挣扎”,不是懦弱,是对“初心”的郑重。

会议结束时,陈小雨说:“马云团队刚才提交了‘杭州市场调研计划’,说想下个月回杭州,看看商户对线上平台的接受度。”

“批准。”沈诗涵拿起外套,“让行政部给他们订高铁票,再派个熟悉杭州的市场专员配合。告诉他们,不用急着出成果,把底子摸清比什么都重要。”

***走出会议室,夜色己经漫过园区的树梢。沈诗涵开车经过马云团队所在的楼栋,看见他们的办公区灯己经熄了,宿舍的窗户却亮着几盏暖黄的灯,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的笑声。

她想起保安老李说的话——“杭州的园区,年底就能建好”。到那时,马云可以带着团队回家乡,马华腾的社交软件或许己经申请到了梦想基金,“启明星辰”系统的新版本也该上线了……而她的小说里,林夏正在用3G网络,给远在国外的朋友发去杭州园区的照片。

车窗外,园区的路灯像一串温柔的星子,照亮着脚下的路。沈诗涵知道,互联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拍打海岸,而她和这些创业者们,正在亲手搭建一艘能抵御风浪的船——这艘船,有坚固的甲板(稳定的资本),有舒适的船舱(良好的环境),更有一群愿意同舟共济的人(十八罗汉与更多同行者)。

至于终点在哪里,她不急。就像955工作制的真谛,不是“不努力”,是“更聪明地努力”;就像杭州园区的建设,不是“赶工期”,是“为未来埋下伏笔”。

回到阿深别墅时,张姨正端着一碗莲子羹出来:“听王叔说,马云团队今天给厨房送了袋西湖龙井,说是谢礼。”

沈诗涵接过碗,莲子的清甜在舌尖化开。她看向窗外,今晚的月亮很圆,仿佛能照亮千里之外的杭州——那里,一片土地正在等待被耕耘,一群梦想正在等待被唤醒。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六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