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梦想基金与未说出口的依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7年3月2日的下午,南山区致一创业孵化园区的阳光带着春初的暖意,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大堂的绿植上。王叔站在前台旁,看着门外走进来的一行人——为首的马云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紧紧攥着个牛皮纸文件夹,身后跟着西个年轻人,脸上带着拘谨,眼神却亮得惊人。

“马先生,里面请。”王叔笑得温和,他在园区当了三年负责人,见多了这样揣着梦想的创业者,却很少有人像马云这样,眼里的光像是熬了几个通宵也浇不灭的。

“王主任,麻烦您了。”马云搓了搓手,声音带着点沙哑,“上周给沈总发了新的计划书,不知道她……”

“沈总在楼上等您呢。”王叔引着他们往电梯走,“她特意交代,让我带您先逛逛园区,说说不定能给您的项目带来点新想法。”

电梯上升时,马云的目光在轿厢壁的园区导览图上扫了又扫——“五星级标准宿舍”“24小时开放厨房”“自助餐厅”“955工作制”“深夜12点免费夜宵”……这些字眼让他身后的年轻人忍不住小声惊叹。他们刚从义乌跑回来,这阵子一首在火车站旁边的小旅馆挤着,连顿热乎饭都吃不安稳,眼前的园区,简首像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创业者,都能住宿舍?”马云忍不住问。

“只要入驻园区,符合标准就能申请。”王叔点头,“沈总说,创业者该操心的是项目,不是今晚睡哪儿、明天吃什么。”他指着导览图上的“梦想基金”板块,“而且啊,要是项目够好,还能申请这个,钱不用还,也不占股份,纯支持。”

马云的脚步顿了顿。他想起自己跑遍杭州、上海,那些投资人不是质疑他“画大饼”,就是逼着他改商业模式,恨不得第一天就盈利。像这样“只给支持,不提要求”的地方,他还是头一次见。

电梯在八楼停下,王叔推开会议室的门。沈诗涵正坐在窗边看文件,阳光落在她身上,黑色西装的肩线挺括,指尖夹着支钢笔,见他们进来,起身笑了笑:“马先生,一路辛苦。”

“沈总,打扰了。”马云把文件夹递过去,手心有点出汗。这份计划书是他带着团队在义乌蹲了半个月写的,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商户的需求:“他们说,最怕进货时被坑,怕找不到靠谱的买家,怕外语不好跟老外沟通……”

沈诗涵翻着计划书,目光在“线上展示+线下撮合”的模式上停了停。比起上次电话里那个模糊的“网上交易平台”,这次的构想显然落地了许多——知道从商户的痛点出发,懂得“线上线下结合”的过渡,这说明他真的去听、去看了,而不是抱着空想不放。

“你想做的,是让买卖双方在网上‘见面’,对吗?”沈诗涵放下计划书,语气平静。

“是!”马云眼睛一亮,“就像把义乌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不用再跑断腿!”

“想法很好,但有三个问题。”沈诗涵屈起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第一,现在的网速能不能支撑大量图片和信息的传输?第二,商户不会用电脑,谁来教他们?第三,钱怎么在线上转?银行愿意配合吗?”

三个问题,像三颗石子投进水里,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马云的团队成员你看我、我看你,这些难题他们不是没想过,只是没找到清晰的答案。

“这些我们……正在想办法。”马云的声音有点涩,却没退缩,“网速会越来越快的,就像沈总书里写的,技术会追赶需求;商户可以教,我们团队里有英语老师,也能学电脑;至于钱……总会有办法的,先把信息流做起来,资金流慢慢就通了。”

他看着沈诗涵,眼神里带着股豁出去的执拗:“沈总,我知道这事儿难,像在沙漠里种庄稼。但我就是信,总有一天能长出粮食来。您要是愿意投,我们保证,一年之内,至少让一千家商户用上这个平台,让他们实实在在赚到钱。”

沈诗涵沉默了片刻。她想起三年前,自己拿着致一科技的计划书,对投资人说“互联网会改变一切”时,对方也是这样的眼神——怀疑里带着点“看你能折腾出什么”的戏谑。而现在,她从马云眼里看到的,是同样的坚定,甚至多了份更贴近地面的踏实。

“致一资本可以投850万。”她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占股28%,不派董事,不干涉运营,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马云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沈总,您……您不用再考察考察?”

“不用。”沈诗涵笑了笑,“我投资的不是项目,是人。穿越神探夏洛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愿意在沙漠里种树的人。”她补充道,“这是天使轮。一年后,要是能做到你说的‘一千家商户’,第二轮投资,致一主动找你。”

没有复杂的条款,没有苛刻的要求,甚至没提退出机制。马云的眼眶有点热,他身后的年轻人己经忍不住开始互相掐胳膊,确认不是在做梦。

“谢谢沈总!谢谢您!”马云伸出手,紧紧握住沈诗涵的手,那双手因为常年握笔、搬货,磨出了不少茧子,“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送走马云团队时,王叔笑着说:“这小伙子,跟您当年有点像。”

沈诗涵没否认。看着他们在园区里兴奋地讨论着要先申请宿舍还是先抢占厨房工位,她忽然想起什么,对王叔说:“让行政部准备一份‘955工作制说明’,给他们团队发一份。告诉他们,身体是本钱,不用靠熬夜来证明努力。”

***同一时间,致一科技集团总部的研发室里,马华腾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屏幕上的社交软件代码又出了bug,张志东在一旁抓着头发:“要不……我们也去申请那个梦想基金?”

“申请什么?”马华腾抬头,语气有点别扭。他知道那个基金,也知道是沈诗涵搞的——小时候,这位堂姐总把他抱在腿上,给他讲编程的故事;他弄坏了爷爷最爱的收音机,是她替他背的黑锅。可现在,他不想靠这份“亲戚情分”。

“不是靠关系,是靠项目啊!”张志东指着园区的宣传册,“你看,人家只要项目符合标准就给,不管你是谁。而且那里有免费的服务器,有24小时的技术支持,比我们在这民房里瞎琢磨强多了!”

马华腾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着键盘。他想起小时候,沈诗涵给他买的第一本编程书,扉页上写着“自己走的路,才叫成长”。他不想让她觉得,自己还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屁孩。

“再说了,”张志东凑过来,压低声音,“我听说今天马云都去了,还拿到了致一资本的投资。他能行,我们凭什么不行?”

这句话戳中了马华腾。他盯着屏幕上那个简陋的聊天界面——那是他熬夜写的,能让用户实时发送文字消息,虽然还很粗糙,却藏着他的野心。

“申请可以。”他突然开口,语气坚定,“但得靠我们自己的项目打动他们,跟谁是我堂姐没关系。”

张志东笑了:“这才对嘛!明天我们就去园区,先把申请表领回来!”

窗外的夜色渐深,研发室的灯却亮得更久了。马华腾不知道,沈诗涵的私人邮箱里,正躺着王叔发来的消息:“马华腾团队可能近期会申请梦想基金,是否需要特殊关注?”

而沈诗涵的回复只有两个字:“不用。”

她知道,这孩子心里憋着股劲——像她,也像所有想证明自己的年轻人。这份“不想被特殊对待”的骄傲,比任何投资都珍贵。

***傍晚,沈诗涵回到阿深别墅时,张姨正端着刚出炉的蛋挞出来。奶奶在客厅算着园区的运营成本,嘴里念叨着“宿舍的水电费这个月超了五块,得提醒大家随手关灯”;爷爷则在院子里侍弄他的青梅树,说明年的酒肯定比今年的香。

“小姐,今天园区是不是来了个杭州的创业者?”张姨把蛋挞放在她面前,“王叔打电话来说,您投了他850万。”

“嗯,是个做互联网平台的。”沈诗涵拿起一个蛋挞,酥皮掉了一地。

“那华腾那孩子……”张姨欲言又止。她看着马华腾长大,知道这孩子的倔强。

“他会来的。”沈诗涵咬了口蛋挞,甜香在舌尖散开,“等他准备好了,自然会来。”

她想起马云离开时说的那句话:“沙漠里种庄稼,靠的不是水多,是根扎得深。”

无论是马云的平台,还是马华腾的软件,亦或是那些在园区里默默努力的创业者,他们的“根”,都需要自己往下扎。而她能做的,就是提供一片能让根自由生长的土壤——有阳光,有雨露,却没有桎梏。

夜色渐浓,别墅的灯光温暖明亮。沈诗涵打开电脑,继续写她的小说。今天的章节里,林夏第一次在3G网络上看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线上展厅,屏幕上的商品图片清晰得像在眼前——她知道,这个场景,用不了多久,就会在马云的平台上,变成现实。

而那个关于“梦想基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五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