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窗棂,落在苏清沅眼下的淡青色印记上。她昨夜赶绣完最后一个暖手筒时,天己泛白,指尖被针尖刺出的小血珠凝固在素白的棉布上,像极了雪地里绽开的红梅。
“少夫人,柳小姐派人送来了这批药材清单。”管家捧着账本进来时,见她正将叠得整整齐齐的暖手筒装箱,箱子角落堆着孩子们画的平安符,每张纸上都歪歪扭扭写着“爹爹加油”。
苏清沅接过账本,目光落在“磺胺粉”和“止血棉”的数量上微微一沉。柳玉茹信里说,这类外伤药在租界己炒到天价,日军封锁了海运后,连教会医院的存货都所剩无几。她翻开妆奁,将里面的珍珠项链和翡翠镯子都取出来:“让账房把这些送到拍卖行,换成药品。”
“少夫人,这可是您的嫁妆……”管家欲言又止。
“身外之物罢了。”苏清沅淡淡一笑,指尖拂过妆奁底层的合照——那是去年中秋拍的全家福,傅景深穿着军装,她抱着念清,安安和念安挤在中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只要人能平安,什么都能再挣回来。”
正说着,门房匆匆来报,说军营的信使回来了,还带来了少帅的回信。苏清沅心头一紧,接过信封时发现比往常更厚,拆开才知里面除了傅景深的信,还有一张折叠的军用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杭州湾的布防重点。
“清沅吾妻:展信安。”傅景深的字迹比上次沉稳了许多,墨痕均匀,想来是难得有了片刻闲暇,“收到你的信与冻疮膏,士兵们用了都说比洋人的药膏管用。你寄来的暖手筒成了军营的‘硬通货’,炊事班老李用两个馒头换了通信班的‘平安’帕,说要给他婆娘留着。”
信里特意提了木牌的事:“安安系着木牌练瞄准的样子,小王说像极了我教她打弹弓时的模样;念安把木牌压在书下,是要学古人‘枕戈待旦’?至于念清,下次回信让她多喊几声爹爹,听副官学她咿呀的声音,比胜仗还让人欢喜。”
苏清沅着地图上傅景深标注的“侧翼暗哨位”,忽然想起他曾说过,杭州湾滩涂多淤泥,日军若强行登陆必遭阻碍。她立刻让管家找来纸笔,凭着记忆画出西郊至滩涂的近路——那是她小时候跟着祖父踏青常走的路,隐蔽且干燥,或许能给巡逻兵做参考。
“娘亲,你看我绣的帕子!”安安举着一方绣了半朵梅花的手帕跑来,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柳阿姨说送去前线,士兵叔叔们看到梅花就不想家了。”
苏清沅刚接过手帕,就见念安背着小书包跑进来,书包上挂着那个刻着“智”字的木牌:“娘亲,先生说今日要教《木兰诗》,说女子也能保家卫国呢!”
孩子们的话让她心头一暖。她把帕子放进药箱,又将画好的路线图折好塞进信封:“等下让信使把这个带给爹爹,告诉他家里有两个小英雄在给他加油。”
午后的风雪渐停,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庭院的腊梅上,枝头的积雪簌簌落下,香气愈发清冽。苏清沅剪了两枝开得最盛的腊梅,一枝插在傅景深常用的青瓷瓶里,另一枝仔细包好,打算让信使带去军营——她记得他说过,硝烟里闻不到花香,总让人心头发闷。
遗失的心跳加速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少夫人,拍卖行的人来了,说您的首饰能换三箱磺胺粉和两车绷带。”管家进来回话时,神色带着敬佩,“还说有位匿名先生加价要买下珍珠项链,只求在药箱上题字‘巾帼不让’。”
苏清沅微微一怔,随即猜到是柳玉茹在暗中帮忙。她让管家取来笔墨,在一张素笺上写下:“将士守国,女子守家,共待春归。”又叮嘱道:“告诉那位先生,这字送他,首饰折价一半,余下的药请他转赠伤兵医院。”
傍晚时分,信使准备出发,苏清沅把装着信、路线图和腊梅的包裹交给她,又塞了一包孩子们亲手炒的瓜子:“让少帅分给士兵们尝尝,就说是家里的味道。”
信使刚走,柳玉茹就踩着泥泞赶来,斗篷上沾着雪水:“清沅,刚收到消息,日军在吴淞口佯攻,怕是要声东击西!”她递过一份截获的电报译文,上面的日军部署与傅景深信里的猜测不谋而合。
苏清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刚把西郊的路线图送去,那里地势复杂,或许能设埋伏。”她转身让管家把库房里的信号弹都取出来,“这些是去年军演剩下的,让信使一并带去,夜间联络能用得上。”
柳玉茹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眼眶微红:“以前总觉得你是温室里的花,没想到……”
“人总要学着长大。”苏清沅笑着给她倒了杯热茶,窗外的腊梅在暮色中摇曳,“他在前线流血,我不能只会流泪。再说,孩子们都看着呢,我要做他们的榜样。”
夜里,苏清沅哄睡了孩子们,独自坐在暖阁里等消息。油灯下,她重新铺开信纸,写下今日的琐事:安安绣针扎了手却不肯哭,念安背诗得了先生的红圈,念清学会了指认地图上的“爹爹”位置。她没提日军的动向,只在信末写道:“庭院的腊梅开得正好,风一吹满院子都是香的。我把花香折进信里,你闻到时,就当是我在你身边。”
写到这里,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号声,不同于往常的巡逻号,短促而尖锐。苏清沅心头一紧,跑到窗边望去,只见租界方向升起了信号弹,红色的光芒在夜空中格外刺眼。
她握紧了手里的信纸,指尖微微颤抖,却很快镇定下来。转身从妆奁里取出那个装着红叶和子弹壳的锦盒,将刻着“安”字的木牌也放进去——这是她的护身符,也是支撑她的勇气。
窗外的腊梅在寒风中轻轻摇曳,香气透过窗缝钻进来,带着清冽的暖意。苏清沅知道,今夜的前线必定不平静,但只要这盏灯还亮着,这封信能送到他手上,他们就有坚持下去的希望。
她重新拿起笔,在信的最后添了一句:“景深,风雪己停,星光正好,我和孩子们在灯下等你回信,等你平安归来。”
信纸落下最后一笔时,远处的号声渐渐平息,天边隐约传来闷雷般的炮响。苏清沅将信仔细折好,放在贴身的荷包里,然后走到孩子们的床边,轻轻抚摸着他们熟睡的脸庞。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孩子们挂在床头的木牌上,“勇”“智”“安”三个字在夜色中仿佛散发着微光。她知道,这乱世虽难,但只要家人的牵挂还在,守护家国的信念不灭,这漫长的冬夜终会过去,春暖花开定会如约而至。而她能做的,就是守好这盏灯,写好每一封信,让前线的他知道,家里永远有暖灯、有花香、有等他归来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TV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