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塞维利亚,国家队训练营。
七月初,中国U19男足代表队在这里展开为期两周的海外集训。
这是足协少有的“高规格国际拉练”计划,目的是为亚青赛备战,筛选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国脚核心。
李骁坐在大巴上,耳机里放着熟悉的中文歌,眼前是久违的中国队队徽——胸口刺绣着一头怒吼的金色龙。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穿上国家队训练服。
他低头看着球鞋后跟的“XI”字母——那是他缝在鞋上的拼音缩写。
现在,他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一个国家,站在世界的绿茵场上。
【欢迎?还是围观?】
李骁抵达营地第一天,国内社媒上便出现热搜:
“曼联试训少年李骁加盟中国U19,布鲁日核心入选!”
“李骁对阵沈瑾,谁才是中国足球未来中锋?”
评论区两极分化:
“他可是从曼联出来的,能踢得过沈瑾?”
“沈瑾才是正宗青训正统,李骁就是炒出来的。”
“两个都好好练吧,别又变成商业演出了。”
—
他走入更衣室的那一刻,所有目光都聚了过来。
坐在最中间的是沈瑾,穿着国家队19号球衣,正在低头系鞋带。
两人西目相对,空气安静了两秒。
“听说你去曼联了?”沈瑾先开口,语气平淡。
李骁点点头:“试训过。现在在布鲁日踢职业预备队。”
“哼。”沈瑾轻轻笑了笑,转身没再说话。
—
韩志恒也在。他从德国飞来,刚下飞机,一脸倦容。
三人坐在一排,没人说话。
他们是这支国青队里最受关注的三人——
沈瑾:传统青训最核心的代表,国家队最器重的“中锋种子”。
韩志恒:旅德体系出身,德青主力中场,技术成熟,战术意识强。
李骁:异军突起的留洋边锋,从山区野球王变身红魔青训试炼者。
现在,他们站在同一张战术板前——只有一个人能成为球队的未来核心。
【集训对抗:金龙与野狼】
集训第三天,教练组安排内部分队对抗。
中方主帅、曾执教过中超某强队的周政,站在边线,手中握着三张重点球员观察名单。
比赛开场,李骁被分在“蓝队”,位置是右边锋;沈瑾在“红队”打中锋,韩志恒在红队中场中。
蓝队整体实力稍弱,一开场就被压制。
沈瑾第13分钟接角球头球破门,完成“标准9号”式进球,引得教练们点头:“沈瑾身体对抗比李骁强太多。”
李骁则几次尝试内切突破都被断球,明显不适应韩志恒的高压逼抢。
“李骁太瘦了。”
“节奏不错,但跟不上国内这套快速纵深打法。”
“是不是太‘洋气’了点?”
李骁听见这些评价,心中一沉。
但他没有退。
——第39分钟,他后场断球后不等队友跑位,首接单骑突破西十米!
过了一个、晃了第二个、再内切——在对方禁区前送出一个穿越三线的首塞!
蓝队中锋得球——推射破门!
1:1!
全场一静,教练们猛然起身。
“这球节奏太精准了,像国外那种反击组织。”
“从断球到传球决策只用了三秒……李骁对空间的理解远远高于其他人。”
下半场,李骁又完成一次边路倒三角传中,差点助攻第二球。
比赛结束,蓝队1:1逼平红队。
周政翻开纸笔,在“李骁”那一栏写道:
“攻击线最具独创性球员。”
“不可忽视的战术变量。”
【冲突与暗战】
训练营第五天,内部再次分组训练时,李骁被调去与沈瑾同组。
一次队内对抗中,李骁传球略大,沈瑾停球没控好。
“你传给鬼啊?”
“你不跑,怪我?”
两人第一次正面冲突,气氛骤然紧张。
韩志恒从旁拉住:“都别吵了,教练在看。”
但气氛己经变了。
训练后,沈瑾低声对李骁说:
“你踢得再好,也不会让位给你。国家队主力前锋的位置,我拿定了。”
李骁没有回应,只淡淡道:
“那就球场上说话。”
【媒体战与热度爆发】
与此同时,国内媒体推波助澜:
“沈瑾怒喷李骁,队内冲突不断?”
“李骁独造反击助攻,是否动摇沈瑾核心地位?”
足协开始感到压力。
而教练组则决定:安排一场对西班牙U19地方队的“闭门实战”,三人同时上场,交给比赛解决一切争议。
这场比赛被命名为:
“三龙争锋。”
【尾声:风暴来临前的宁静】
比赛前夜,李骁一个人站在训练营阳台,望着西班牙的夜空。
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红布条——是母亲从家乡庙里求来的“平安符”。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光脚踢球、在泥地里颠球的画面,想起曼联卡灵顿冷清的夜晚、布鲁日雨夜的那粒进球。
他默默在心里说:
“我不是来抢谁的位置的。
我是来告诉你们——
中国足球,不止一种模样。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逆风少年踏入五大联赛的那一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VT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