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文教鼎革·格物兴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崇祯,带大明君临地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TY44/ 章节无错乱精修!
 

崇祯十九年,春。紫禁城,文华殿。辽东的烽火、朝鲜的归顺、倭国的臣服,如同投入帝国肌体的强心针,让这个古老的国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崇祯深知,疆域的扩张、武力的强盛,若没有与之匹配的文教根基和人才储备,终将是沙上筑塔,难以持久。科技的优势需要传承,庞大的帝国需要高效的管理,未来的征途需要更多通晓新学、视野开阔的精英。一场比军事征服更为深远、更为艰难的变革——教育革命,被提上了日程。

殿内,不再是肃杀的武将和锦衣卫,而是汇聚了帝国文教领域的顶尖人物:格物院院正宋应星(虽年迈,精神矍铄)、副院正汤若望、新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方以智(宋应星弟子,少壮派领袖)、国子监祭酒黄道周(理学大儒,但思想开明)、以及几位在格物、算学、天文、地理等领域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气氛严肃而热烈。

崇祯端坐御座,面前摊开一份由方以智主笔、宋应星和汤若望审定的《兴学强国疏》。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位爱卿!辽东平、朝鲜附、倭国灭!此乃将士用命,格物利器之功!然,疆域日广,百业待兴,朕常感人才之匮乏!旧有科举,皓首穷经,所取之士,或空谈性理,或拘泥陈规,于国计民生、格物致知、经略西方,多无裨益!长此以往,朕之铁甲巨舰,何人能驾驭?朕之万里疆土,何人能治理?朕之格物新学,何人能传承光大?!”

他拿起那份奏疏,声音陡然拔高:

“故!朕决意!鼎革文教!兴办新学!为我大明!铸万世不易之基!”

“传旨!”

“一!废八股!改科举!”

“即日起!乡试、会试、殿试!罢黜八股制艺!改考‘经世致用’之实学!科目分设: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策论(治国安邦之策)、算学、格物(物理、化学基础)、律法、地理(含天文、测绘)、农工、商略、夷务(外交、语言)!取士标准,首重实务,次重文采!凡有精通格物新学、擅长百工技艺、通晓海外事务者,可由地方官、格物院或督抚衙门举荐,经‘实学试’考核后,破格录用,授以官职!”

此令一出,殿内几位老成持重的儒臣(如黄道周)微微蹙眉,但看到皇帝坚定的目光和宋应星、方以智等人眼中的炽热,终究没有出言反对。他们深知,时代变了。

“二!设新学!建体系!”

“于京师!设‘大明皇家格物大学堂’!宋应星!朕命你为首任山长(校长)!汤若望为副山长!方以智为教务总长!秩比正二品!”

“大学堂下设:格物院(物理、化学)、工学院(机械、冶金、造船、建筑)、算学院(数学、天文、测绘)、农学院(育种、水利、畜牧)、医学院(结合中医与西洋解剖、药理)、商学院(经济、会计、管理)、政法院(律法、行政、外交)!广聘天下英才为师!不拘一格!无论华夷!唯才是举!”

“大学堂招生!凡通过新科举‘实学科’考试者,或由地方新式中学推荐之优异者,或经格物院考核认定之奇才,皆可入学!学制西年!授‘学士’衔!优异者可深造,授‘硕士’、‘博士’衔!其地位、俸禄,等同于进士、翰林!”

“于各行省首府!设‘省立实学中学’!府设‘府立蒙实学堂’!县设‘县立蒙学堂’!”

“中学!招收蒙学堂毕业生及通过县试者!授国文、算学、格物初阶、史地、律法常识、绘图、兵操(基础军训)!学制三年!毕业可考大学堂或入仕为吏!”

“蒙实学堂!招收适龄孩童(八岁以上)!授识字、算术、忠君爱国、格物常识(如杠杆、滑轮、水火之力)、农工基础、地理常识!学制五年!束脩全免!由地方公帑承担!凡适龄孩童不入学者,其父母罚役!阻挠兴学者,流放!”

“蒙学堂!设于乡间!授识字、简单算术、忠君爱国歌谣!学制三年!束脩低廉,贫者免!”

“三!兴武备!建军校!”

“于天津卫!设‘大明皇家海军军官学堂’!郑成功!朕命你为首任总办(校长)!秩比正二品!”

“学堂下设:航海科(天文导航、海图测绘、气象)、轮机科(蒸汽机、内燃机原理与维护)、舰炮科(火炮原理、射击指挥、弹药)、舰船科(舰船设计、建造、维修)、战术科(舰队编组、海战战术、登陆作战)、后勤科(海军后勤、基地管理)!聘资深海军将领、格物院船舶、机械专家、西洋航海家(如归化之荷兰、葡萄牙军官)为教官!”

“招生!从现役海军中选拔优秀年轻军官、水兵!或从新式中学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制三年!授‘海军少尉’衔!优异者留校深造或入海军参谋本部!”

“于保定府!设‘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堂’!李定国!朕命你为首任总办!秩比正二品!”

“学堂下设:步骑科(步兵、骑兵战术、武器操作)、炮科(火炮原理、射击指挥、工事构筑)、工兵科(架桥、筑路、爆破、电报)、辎重科(后勤补给、运输管理)、参谋科(战略战术、沙盘推演、情报分析)、格物兵械科(新式火器原理、维护、战术应用)!聘功勋将领、格物院兵器专家、实战经验丰富的军官为教官!”

“招生!从现役陆军中选拔优秀年轻军官、军士!或从新式中学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制三年!授‘陆军少尉’衔!优异者留校深造或入陆军参谋本部!”

“西!译西书!启民智!”

“命格物院下设‘译书馆’!汤若望兼领馆正!广招通晓拉丁文、荷兰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之人才!大量翻译泰西(欧洲)之格物、算学、天文、地理、医学、律法、兵学著作!刊印成册!分发各大学堂、中学、军校!凡士子、军官、吏员,皆可借阅研习!朕要这泰西数百年之智识,为我所用!”

一道道旨意,如同惊雷,在帝国文教领域炸响!废除八股!兴办新学!建立军校!翻译西书!这不仅仅是对教育体系的颠覆,更是对整个社会阶层流动、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的彻底重塑!其阻力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超一场战争!

阻力接踵而至!江南残余的守旧士绅(未被清算者)暗中串联,散布“新学亡国”、“以夷变夏”的谣言!部分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拖延新学堂建设!国子监、地方官学的老学究们对新学嗤之以鼻,抵制新教材!甚至有人上书,痛斥新学“败坏人心”、“动摇国本”!

然而,崇祯的决心坚如磐石!他深知,这是帝国能否真正脱胎换骨、能否支撑起未来星辰大海征途的关键!

“骆养性!曹化淳!”

“臣在!” “老奴在!”

“给朕盯紧了!凡有妖言惑众、阻挠新学、诽谤新政者!无论其身份地位!立拿!严办!抄没家产!发配琼州(海南)或澳洲屯垦!凡地方官拖延推诿、克扣学堂经费者!就地免职!锁拿问罪!凡学堂教授敷衍塞责、误人子弟者!革职!永不录用!”

在皇帝的铁腕护航下,新式教育的种子,开始在帝国的土壤中艰难破土!京师西郊,原皇家园林被划出大片土地,工部调集能工巧匠,日夜赶工,一座座融合了中式殿宇风格与西式功能设计的“格物大学堂”校舍拔地而起!巨大的实验室、藏书楼(图书馆)、机械工坊初具规模!天津卫海河边,海军军官学堂的码头和训练舰(改装旧舰)己经启用,年轻的水兵在教官的呵斥下,学习着复杂的航海图和蒸汽机原理!保定府陆军军官学堂的校场上,响起了新式步枪的射击声和军官生们嘹亮的口号声!

帝国的未来,在这些新式学堂的琅琅书声和军校操场的号令声中,悄然孕育!崇祯站在紫禁城的角楼上,眺望着西方(天津、保定方向),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帝国的巨轮,己经驶向了人才兴国的崭新航程!

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我,崇祯,带大明君临地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Y4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崇祯,带大明君临地球 http://www.220book.com/book/TY4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