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那天,档案馆的老阁楼漏雨,沈砚之踩着木梯翻找防水油布时,铁盒从梁上砸落,锁扣崩开,滚出叠泛黄的纸。最上面那张是1947年的协查通告,印着“寻鸮人”三个字,附的素描画上,男人怀里抱着只猫头鹰,眼角有颗朱砂痣。
“这不是我太爷爷吗?”沈砚之捏着纸的手发颤。她爷爷沈敬安的日记里提过,曾祖父沈砚秋是民国时的“鸮语者”,能听懂猫头鹰的叫声,1948年在雾灵山失踪,档案记为“山林走失”。铁盒底层压着块青铜牌,刻着只展翅的猫头鹰,鹰嘴叼着枚钥匙,牌背面刻着“雾灵七子”。
一、鸮鸣密码
沈砚之是档案修复师,对着青铜牌研究了三天。牌上的猫头鹰翅膀纹路其实是地图,对应雾灵山北麓的地形。她按图找到山脚下的老木屋,门板上布满抓痕,像某种鸟类的爪印。推门时,檐下突然飞落只领角鸮,翅膀扫过她手背,留下道银灰色的羽屑——化验显示是磷光粉,在暗处会发光。
木屋墙角的壁炉里,柴灰中埋着个铁盒,钥匙正好插进青铜牌的锁孔。盒里是本皮面日记,1947年10月23日那页画着幅画:七只猫头鹰围着个石盘,盘上刻着北斗七星,其中“天枢”星的位置嵌着块红宝石。日记最后写着:“七子聚,石盘转,鸮鸣三声开地宫。”
“沈小姐?”门外传来脚步声,个穿军绿色大衣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逆光里,“我是守林人老秦,我爷爷当年是你曾祖父的助手。”老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只风干的猫头鹰标本,爪子上系着张纸条,“这是1948年雾灵山大火后找到的,我爷爷说,鸮语者从不离鸮。”
标本翅膀展开,内侧贴着张微缩地图,标注着“回音谷”。老秦说,当年有七个学者组成“雾灵七子”,专门研究猫头鹰的语言,曾祖父是领头的。1948年秋,他们在回音谷失踪,同期山里起了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二、石盘玄机
回音谷的石壁上有处凹陷,形状和青铜牌上的猫头鹰完全吻合。沈砚之把铜牌嵌进去,岩壁缓缓移开,露出个圆形石盘,盘面刻着北斗七星,每个星位都有凹槽。老秦突然剧烈咳嗽,从口袋里摸出个铁皮盒,倒出六颗彩色石子:“我爷爷藏的,说还差颗红色的。”
沈砚之想起日记里的红宝石。正琢磨时,领角鸮突然在谷顶鸣叫,三声短一声长。老秦脸色骤变:“这是‘危险’的信号!当年七子就是听到这叫声后出事的。”话音刚落,石盘突然转动,凹槽里渗出黑色液体,滴在地上冒起白烟——是硫酸。
“得找到红宝石!”沈砚之盯着石盘,北斗七星中“天枢”对应勺柄最外侧,正是日记里画红圈的位置。她想起曾祖父的素描画,男人怀里的猫头鹰眼睛是红色的。两人往谷深处跑,领角鸮在前方带路,停在块突出的岩石上。岩石敲开后,里面果然嵌着颗鸽血红宝石,切面折射出七道光,正好照在石盘的七个星位上。
石盘彻底转起来,露出个深不见底的地洞。下去的石阶上布满抓痕,老秦突然指着壁刻:“这是‘七子’的标记!”每个名字旁都刻着只猫头鹰,其中“沈砚秋”的名字被划了道线,旁边多了个歪歪扭扭的“逃”字。
三、火焚之谜
地洞尽头是间石室,墙上挂着七件蓑衣,每件衣角都绣着名字。角落里堆着研究笔记,其中本记载着他们发现了日军遗留的军火库,想上报却被人威胁。1948年10月24日夜,领头的李教授提议把军火转移,曾祖父却在日记里写:“李欲独吞,鸮己示警。”
石室中央的木桌上,放着台老式留声机。沈砚之摇动手柄,喇叭里传出嘈杂的鸮鸣,夹杂着人声:“他们往火药里掺了磷粉,遇热就炸……”声音戛然而止,接着是猫头鹰的尖叫。老秦突然捂住胸口:“我爷爷说过,那场大火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放的,想烧掉军火库的痕迹。”
留声机底座有个暗格,藏着张照片:七个男人站在石盘前,其中六人身后都有只猫头鹰,唯有曾祖父怀里的鸮眼睛是红色的。照片背面写着:“鸮目含磷,火起时,随红光而逃。”沈砚之突然明白,红宝石其实是猫头鹰的眼球标本,磷光粉遇热会发光,曾祖父是跟着红光才逃出火海的。
这时,领角鸮突然撞向石壁,那里竟有个暗门。门后是间密室,地上的骸骨旁散落着块怀表,表盖内侧刻着“逃者沈砚秋”。老秦捡起怀表,表盖弹开,掉出张纸条:“七子中出了内鬼,与军火贩子勾结,我藏了半张军火图在鸮巢,待后人寻。”
西、鸮巢藏秘
按纸条提示,他们在雾灵山最高的松树洞里找到个铁盒。里面是半张地图,标注着军火库的位置,还有根羽毛——化验显示和老木屋标本的羽毛属于同一只猫头鹰。沈砚之突然想起日记里的话:“鸮换羽时,旧羽藏秘。”她把羽毛对着阳光,发现羽管里塞着卷绢布。
绢布上是曾祖父的字迹:1948年10月25日,他逃出后躲在鸮巢,看到内鬼是李教授,对方带着军火图投靠了国民党残部,临走前放火烧山。曾祖父在绢布末尾画了只猫头鹰,爪下踩着个“秦”字。
“这……这是我爷爷的名字!”老秦的手抖起来,“我爷爷叫秦守鸮,原来他也是七子之一!”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听奶奶说,爷爷当年腿被烧伤,总在夜里学猫头鹰叫,“难道他才是内鬼?”
沈砚之指着绢布上的字迹:“你看这个‘秦’字,最后一笔带钩,和其他字不一样,像是被人改的。”她比对笔记,发现是李教授的笔迹。原来曾祖父发现内鬼后,故意在绢布上留了假线索,保护真正的助手秦守鸮。
地洞突然震动,石盘开始反转。领角鸮对着他们叫了西声——老秦说这是“快走”的意思。两人往外跑时,沈砚之瞥见石室墙角的灰烬里,有片没烧完的日记纸,上面写着:“鸮语者的后代,若见领角鸮绕屋三匝,便是地宫将闭,速离。”
五、尾声
出山时,老秦从家里翻出个木箱,里面是秦守鸮的日记:1948年大火后,他冒死救出半箱研究资料,藏在老木屋的壁炉里。沈砚之拆开壁炉砖,果然找到些烧焦的纸,拼起来是份《鸮语词典》,记录着不同叫声的意思——领角鸮刚才的西声叫,其实是“留步,看石后”。
他们回到石室,在石壁后找到个铁箱,里面是完整的军火库地图和七子的合影,照片里李教授的袖口沾着磷粉。警方根据线索,在雾灵山深处找到了未爆炸的军火,证实了民国时的悬案。
沈砚之把青铜牌和日记捐给了档案馆,修复时发现牌背面的“雾灵七子”刻痕下,还藏着行小字:“鸮鸣传信,代代不息。”那天傍晚,她站在老木屋前,领角鸮突然落在肩头,叫了一声长鸣——词典里说,这是“家”的意思。
铁盒里最后还有张纸条,是曾祖父写给后代的:“鸮语藏真,火炼伪善,你找到的不只是秘密,是七个灵魂的清白。”沈砚之望着雾灵山的方向,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素描画里那个抱着猫头鹰的男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TY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