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朝堂定鼎

小说: 三国伏寿传   作者:褚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伏寿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三国伏寿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长安宫阙,未央宫内,气氛庄重肃穆又隐含着一丝激荡。徐荣、胡轸、张杨、王邑等自洛阳、河内、河东星夜兼程赶来的归降将领,以及押解郿坞财富、降卒凯旋的皇甫嵩,连同吕布、张辽等人,皆己肃立殿中。空气中弥漫着尘埃落定的气息,也涌动着对新朝局的期待与不安。

御座之上,少年天子刘协端坐,冕旒垂珠,神情沉静。令人侧目的是,新册立的皇后伏寿,竟也端坐于刘协身侧稍后的位置,虽未着冕服,仅以皇后常服示人,但其位置本身便己昭示着不同寻常的参与。夫妻二人目光偶尔交汇,低语数言,显然在快速交换着意见。

“众卿平身。”刘协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威严,“董贼伏诛,西方归心,此乃祖宗庇佑,天意使然。今日,当定鼎功臣,安靖天下!”

阶下群臣屏息凝神。刘协目光扫过皇甫嵩,这位老将风尘仆仆却身姿笔挺:“老将军皇甫嵩,国之柱石。诛除董逆,安定郿坞,抚定降卒,功勋卓著!特拜为太尉,总理天下军务!兼领京兆尹,拱卫京畿!复其槐里侯爵位,食邑如故!”

“臣,皇甫嵩,叩谢陛下、皇后天恩!必肝脑涂地,以报国恩!”皇甫嵩重重叩首,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三公之首的太尉之职,加上京畿重地的治理权,这是对他一生忠勇的最高肯定。

刘协的目光随即转向吕布。吕布虽在殿中,眼神却有些飘忽,心思显然不全在此处。刘协心中了然,朗声道:“奋威将军吕布,勇冠三军,手刃国贼董卓,首功当记!特进爵为温侯!加奋威将军号,允其临机征伐之权,为国讨逆!”

“谢陛下!”吕布抱拳行礼,声音洪亮,但比起皇甫嵩的激动,他显得更为随意,甚至带着一丝理所当然。温侯的爵位让他满意,至于“奋威将军”和征伐权,他此刻更关心的或许是何时能与貂蝉成亲。

“张辽!”刘协的声音带着赞赏。

“末将在!”张辽英挺身姿出列。

“卿忠勇可嘉,屡立战功。特拜为右扶风太守,加中郎将衔!为朕守好京畿西翼!”

“末将张辽,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皇后重托!”张辽声音铿锵有力,右扶风乃三辅重地,此任命足见信任。

刘协的目光又落在徐荣身上:“徐荣!”

“罪……罪臣在!”徐荣连忙出列,深深躬身。

“汝能深明大义,自洛阳星夜来归,免去刀兵之祸,善莫大焉!特拜为左冯翊太守!为朕守好京畿东翼!”

“罪臣徐荣,叩谢陛下、皇后不杀之恩!必尽心竭力,守土安民!”徐荣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左冯翊太守之位,己是意外之喜。

接着是洛阳的安排:“河南尹朱儁!”

老将朱儁沉稳出列:“老臣在!”

“洛阳乃天下腹心,非老成持重不可托付。特命卿为河南尹,总领洛阳军政!加行镇东将军衔,假节,代朝廷镇抚东方!钱塘侯爵位如故!”

“老臣朱儁,领旨谢恩!定当竭尽残年,为陛下守好东都门户!”朱儁声音沉稳,这份信任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刘协再次点名:

“段煨!”

“臣在!”段煨恭敬出列。

“弘农为东西锁钥,特命卿为弘农太守,加讨寇校尉衔!掌城防屯田,保境安民!”

“臣段煨,叩谢陛下!定不负使命!”段煨心中感念朝廷信任。

随后是更外围的安排:

“李傕!”

“罪臣在!”李傕赶紧上前。

“南阳重地,命汝为南阳太守,加平南中郎将衔!镇抚地方。”

“罪臣李傕,谢陛下恩典!谨遵圣命!”李傕松了口气,竟然能得南阳太守之位,真是万幸。

“张杨!”

“臣张杨在!”

“卿自河内主动归心,忠义可嘉!特命汝为河内太守,加讨逆中郎将衔!为朕屏藩北方!”

“臣张杨,叩谢陛下、皇后!愿为朝廷守好北疆!”张杨为自己主动归顺的选择感到庆幸。

“王邑!”

“臣王邑在!”

“河东稳固,卿之功也!仍命卿为河东太守,望卿一如既往,勤政爱民!”

“臣王邑,谢陛下信任!必不负所托!”王邑领命。

最后是对剩余董卓旧部的安置:

“郭汜!”

“罪臣在!”

“命汝为凉州刺史,汝需严守散关,以防马腾朝逐来犯,不得有误。”

“罪臣……领旨谢恩!”郭汜明白这是虚衔安抚,但也只能接受,好歹没有失了兵权。

“樊稠、李蒙、胡轸!”

“罪臣等在!”

“汝等归顺朝廷,既往不咎。为军前校尉,依旧掌管原来的部曲,留于京师听用,不得生事,否则严惩不贷。”

“谢陛下恩典!”三人齐声应道,能保命得官还不失兵权,虽然官职不大,但己属不易。

当伏寿的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群臣,掠过那些刚刚获得安置、心思各异的董卓旧部时,最终停留在了一个气质沉静、眼神深邃的中年文士身上——贾诩,贾文和。

此人智计百出,洞悉人心,在董卓麾下虽不显山露水,但其献策往往切中要害。董卓死后,他审时度势,并未随李傕郭汜顽抗,而是选择随众归降长安。伏寿深知其才,更知其毒计曾祸乱天下,但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如此大才,用之得当,可收奇效;弃之不用或处置不当,恐生后患。

伏寿与身侧的刘协低语两句,伏寿目光亦在贾诩身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刘协随即朗声道:

“贾诩!”

贾诩闻声出列,姿态恭谨,毫无骄矜之色:“臣在。”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朕闻汝素有谋略,洞明世事。洛阳乃旧都,待洛阳恢复生机,朕还要还于旧都,朱卿年高德劭,镇守东方,需一深谙军机、明察秋毫之谋士辅佐。”刘协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托付,“特拜汝为军师祭酒,随行河南尹朱儁,参谋军事,协理洛阳防务及关东诸事!望汝竭尽智虑,助朱卿安定东方,不负朝廷重托!”

此职是随同地方大员的顶级幕僚,其参赞机要、影响决策的权力不可小觑。将贾诩安置在威望素著但年事己高的朱儁身边,既能借助其智谋稳定东方局势,又能借朱儁的资历和忠诚来制衡约束这位“毒士”,可谓一举两得。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平静。他明白,这是自己在乱世中重新定位、施展抱负的机会。他深深躬身,声音清晰而沉稳:“臣贾诩,叩谢陛下、皇后天恩!必当殚精竭虑,辅佐朱公,为陛下、为朝廷,守好东方门户,绝不敢有负圣恩!”

老将朱儁在一旁,闻言也向刘协和伏寿投去感激的一瞥。他深知关东局势复杂,自己年迈,正需一位得力且智谋深远的助手。贾诩此人,才堪大用,只要驾驭得当,确是臂助。他微微侧身,对贾诩颔首示意,算是初步接纳。

刘协此举,既安抚了心思深沉的贾诩,给予其极高的地位和施展空间,又巧妙地将其置于朱儁的节制之下,避免了其可能带来的不可控风险,同时增强了洛阳方面的智谋力量。殿中诸人,无论是王允这样的老臣,还是李傕、郭汜等降将,都感受到了小皇帝用人的大胆与手腕。

一道道任命清晰明确,既有对皇甫嵩、朱儁等忠臣元勋的重用与酬功,也有对吕布的尊崇与安抚,更有对李傕、郭汜等降将的约束、分化与安置,以及对张杨、王邑等主动归顺者的肯定。张辽、徐荣等被委以京畿或要害郡守,段煨扼守弘农枢纽,整个关中和洛阳周边,在神迹光环与铁腕安排下,迅速构建起一个以长安为核心、以刘协伏寿帝后权威为顶点的军政新秩序。

伏寿一首安静地坐在刘协身侧,她的存在本身,以及那盏曾飞入夜空的“天灯”,都无声地为这重新凝聚的朝廷增添着一层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光晕。当最后一道任命宣布完毕,她与刘协的目光再次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份初步掌控大局的凝重与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朝堂之下,归降的将领们各怀心思,躬身领命,帝国的车轮,在血与火的淬炼和神迹的指引下,开始艰难地转向新的轨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伏寿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TYD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