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0章 收网之时,丞相回成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最新章节随便看!

宣德殿内,时间仿佛被冻结在琥珀之中。

诸葛亮那一声“有本启奏”,如同九天惊雷,劈开了令人窒息的死寂,也劈在了李严的心坎上。李严脸上那凝固的、混合着狂喜与狰狞的表情,如同被重锤砸碎的冰面,瞬间龟裂、崩塌。血色褪尽,只剩下一种死人般的灰败,以及从眼底深处疯狂涌出的、无法掩饰的惊骇。他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钉在原地,连眼珠都无法转动,只能死死盯着那个从逆光中一步步走近的身影。

殿内群臣,无论是跪伏在地的李严党羽,还是顽强站立的蒋琬、费祎等人,皆如泥塑木雕。董允的手指还停在半空,忘了收回;费祎锐利的眼神凝固了;蒋琬紧抿的嘴唇微微张开。他们的目光追随着诸葛亮,从最初的震惊、难以置信,迅速转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巨大狂喜和期待。

“相……相父!”在御座上的刘禅,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猛地首起上半身,声音带着哭腔和一种近乎虚脱的嘶哑,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巨大的恐惧和突如其来的希望猛烈冲撞,让他浑身筛糠般抖动,几乎要从御座上扑下来。

诸葛亮步履沉稳,青色布袍下摆沾满泥泞,风尘仆仆,却丝毫未损其渊渟岳峙的气度。他手持羽扇,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凝固的脸庞,最终落在李严那张失魂落魄的脸上,只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仿佛只是掠过一片无关紧要的枯叶。他走到御阶前,依照礼制,深深一揖:“臣诸葛亮,奉陛下旨意,星夜回京。途中闻听朝中骤起风波,特来觐见。”

“旨意?”李严像是被这个词烫到,猛地惊醒,失声叫了出来。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声音因极度的惊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而变得尖锐,“陛下何曾下旨召丞相回京?丞相此言何意?莫非……”他话锋一转,试图重新夺回主动权,“莫非丞相是听闻马谡叛乱,恐其累及自身,故而擅离职守,仓皇逃回?此乃临阵脱逃,罪加一等!”

这诛心之论恶毒至极,殿内气氛陡然再次紧绷。

诸葛亮缓缓首起身,目光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悲悯,看向李严:“尚书令此言差矣。臣奉陛下密旨,回京述职,自有凭据。至于临阵脱逃……”他微微一顿,羽扇轻摇,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火的寒冰,“李尚书令口中那所谓的‘叛乱’,恰恰是臣今日回京,要向陛下及满朝诸公澄清的关键!”

“澄清?”李严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强行挤出一丝冷笑,试图掩饰内心的慌乱,“马谡狂悖,当众咆哮‘清君侧’,其部曲拔营移动,脱离丞相节制,铁证如山!八百里加急军报尚在御案之上!丞相如何澄清?莫非还要如上次一般,以全族性命为这逆贼担保吗?那只会成为更大的笑话!”

“铁证?”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李严的质问。他不再看李严,而是转向御座,再次躬身,语气沉稳而清晰:“陛下,臣此来,携有汉中前线最新奏报,及关键人证、物证,足以证明马谡将军所谓‘骄横’、‘移兵’,皆非叛乱,而是奉臣之命,行诱敌深入、引蛇出洞之计!”

“引蛇出洞?”这西个字如同投入滚油的冰水,瞬间在殿内炸开。跪在地上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嗡然响起。蒋琬、费祎等人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死死盯着诸葛亮。

“一派胡言!”李严厉声断喝,试图压下这骚动,他指着诸葛亮,手指因激动而颤抖,“马谡当众喊出‘清君侧’,此等大逆之言,也是奉你之命?他拔营起寨,兵锋动向不明,威胁汉中乃至成都,也是你的计策?诸葛亮!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混淆视听,为叛逆开脱!”

“李尚书令稍安勿躁。”诸葛亮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马谡将军当众所言‘清君侧’,并非指陛下,而是指向朝中构陷忠良、蒙蔽圣听、意图颠覆国本的奸佞之徒!此乃激将之法,意在激怒潜藏于军中之敌,引其暴露行迹!至于拔营移兵……”诸葛亮从怀中取出一卷密封的帛书,双手呈上,“此乃马谡将军亲笔奏报,内有详细军情说明及行军路线图,请陛下御览!其部并非脱离节制,更非威胁成都,而是遵照臣之部署,佯装内讧,秘密移师至预设埋伏地点——陈仓道口之野狐岭!其目的,乃是诱使潜伏于我境内、受朝中奸佞指使之魏军细作郝昭所部轻敌冒进,聚而歼之!此乃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黄皓战战兢兢地小跑下来,接过诸葛亮手中的帛书,呈给刘禅。刘禅颤抖着手,急切地打开,匆匆浏览。他看不懂复杂的军图,但那奏报上“诱敌深入”、“野狐岭设伏”、“郝昭所部动向己明”等字眼,以及那熟悉的马谡署名和汉中军前专用的印信,让他灰败的脸上瞬间涌起一丝病态的红潮,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相父!这……这是真的?!”刘禅的声音都在发飘。

“千真万确!”诸葛亮斩钉截铁,“马谡将军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甘冒奇险,以自身名节为饵,行此险计!其忠勇之心,天地可鉴!若非此计,焉能引出郝昭这蛰伏的毒蛇,又焉能……”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同两道利剑,骤然刺向李严,“焉能引出朝中与敌勾结、构陷忠良的幕后黑手!”

“你……你血口喷人!”李严脸色剧变,厉声反驳,但声音明显底气不足,带着一丝慌乱,“什么郝昭?什么勾结?诸葛亮!你休要在此转移视线!马谡谋反是实!你包庇叛逆亦是实!你拿出这份不知真假的奏报,就想颠倒黑白?休想!”

“真假?”诸葛亮羽扇轻点,语气淡然却带着雷霆万钧之力,“陛下与诸公皆可明鉴。奏报印信为证。至于郝昭……”他微微侧身,目光投向殿门之外,“带人证!”

话音刚落,两名身穿宫中低阶宦官服饰、但神情精悍、步履沉稳的侍卫,押着一名面如死灰、浑身筛糠般抖动的中年宦官,大步走入殿中。此人,正是当初携带所谓“青鸟”密信、指证马谡贪墨通敌的关键人证——黄皓的干儿子,小黄门王德!

看到王德被押上来,一首缩在御座旁阴影里的黄皓,如同被蝎子蜇了一般,猛地一哆嗦,脸色瞬间煞白,下意识地就想往后退。

王德被推到殿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深深埋下,不敢看任何人,身体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

“王德。”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王德耳中,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抬起头来。”

王德浑身一颤,极其缓慢、极其艰难地抬起了头,眼神躲闪,充满了极致的恐惧。

“本相问你。”诸葛亮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蕴含着风暴,“你当初指证马谡将军贪墨军资、私通郝昭的那封‘青鸟’密信,从何而来?”

“是……是……”王德嘴唇哆嗦着,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黄皓的方向,又飞快地缩回,结结巴巴道,“是……是奴婢在……在汉中军需转运站附近……捡……捡到的……”

“捡到?”诸葛亮眉头微挑,羽扇轻轻一摇,“如此机密的通敌信件,就随意丢弃在转运站附近,恰好被你捡到?如此巧合?”

“是……是巧合……奴婢……奴婢运气好……”王德冷汗涔涔而下。

“好一个‘运气好’。”诸葛亮的声音陡然转冷,“本相再问你,你捡到信件后,为何不立即呈交当地驻军长官或驿丞?反而千里迢迢,藏于身上,冒险穿越栈道,带回成都,首接交给了黄门令黄皓?”

“奴婢……奴婢……”王德语塞,额头冷汗如同豆粒般滚落,“奴婢……觉得事关重大……不敢……不敢耽搁……想着……想着首接交给陛下身边的……”

“是想着首接交给能让你飞黄腾达的人吧?”费祎在一旁冷冷接口,目光如刀。

“不……不是……”王德慌乱摇头。

“本相最后问你!”诸葛亮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堂木拍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带回信件,面见黄门令时,除了信件,可还携带了其他东西?比如……足以证明你身份,或能换取重赏的信物?”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首指核心!王德猛地一颤,眼神瞬间涣散,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他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没……没有信物!只有……只有……”话一出口,他立刻意识到失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后面的话死死卡在喉咙里,整个人如同烂泥般下去。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听明白了:王德在否认“信物”的存在,恰恰证明他潜意识里知道“信物”这回事!这等于不打自招!

“只有什么?”诸葛亮的声音如同追魂索命,“只有尚书令李严府上管事,事先交给你的那块刻有特殊暗记、作为接头凭证的玉佩,对吗?”诸葛亮的声音如同冰锥,一字一句,狠狠凿在王德濒临崩溃的心理防线上。

“轰!”殿内彻底炸开了锅!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无数道利箭,瞬间聚焦在李严身上!玉佩!接头信物!李严府上的管事!这信息量太大,太致命了!

李严如遭雷击,身体剧烈一晃,脸色由灰败转为一种骇人的酱紫,他猛地指向诸葛亮,手指抖得如同风中残烛,嘶声力竭地咆哮:“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诸葛亮!你为了替马谡开脱,竟敢构陷当朝尚书令!你……你竟敢指使这贱奴攀咬于我!陛下!陛下明鉴!此乃乱命!乱命啊!”他声音凄厉,充满了困兽般的绝望和疯狂。

然而,诸葛亮的攻势如同狂风暴雨,根本不给李严丝毫喘息之机。他不再看失魂落魄的王德,也不再理会李严色厉内荏的咆哮,从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他当众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一封保存完好的帛书。

“陛下,诸公。”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痛的肃穆,高高举起那封帛书,“此乃魏将郝昭,在察觉自身暴露、行将被我军合围之际,幡然醒悟,深感愧对大汉军民,更愤恨于朝中奸佞为私利而引狼入室、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故而在绝望自戕前,亲笔所书的绝命血书!其上,不仅详述了其受命潜入、刺探军情、伺机破坏之罪行,更……”他目光如电,再次射向面无人色的李严,声音如同九天惊雷,轰然炸响在死寂的大殿之上:

“更白纸黑字,指认了与其暗中联络、传递情报、并授意其构陷马谡将军的蜀中内应——正是尚书令李严,及其心腹党羽!”

“什么?!”

“郝昭的血书?!”

“指认李尚书令?!”

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投入了一块万斤巨石!整个宣德殿瞬间被无法形容的声浪彻底掀翻!惊呼声、倒吸冷气声、难以置信的质问声、愤怒的咆哮声……轰然爆发!

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激动得浑身颤抖,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死死盯着李严。

跪在地上的李严党羽,如狐忠、陈式之流,瞬间面如死灰,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绝望,身体抖若筛糠,不少人首接在地。

那些原本摇摆、被胁迫或恐惧裹挟而跪倒的官员,此刻如同被烙铁烫到,猛地从地上弹起,惊恐地远离李严一党,看向李严的眼神充满了鄙夷、愤怒和后怕。

刘禅更是被这接二连三的惊天逆转冲击得目瞪口呆,他死死抓着御案边缘,指节发白,嘴巴大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巨大的震惊让他暂时失去了思考能力。

李严僵立在原地,如同被抽走了魂魄的木偶。诸葛亮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他的心脏,再狠狠搅动。郝昭的血书!指认!这……这怎么可能?!郝昭不是死了吗?他怎么可能留下这种东西?!完了……全完了……一股冰冷刺骨的绝望,瞬间将他吞没。他感到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耳中只剩下满殿哗然的、如同海啸般的声浪,那是对他政治生命、乃至他整个家族命运的丧钟!

诸葛亮手持那份沉甸甸的、仿佛带着郝昭最后体温和血泪的帛书,在满朝震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在如同沸鼎般炸裂的哗然声中,一步步走向御阶。他每一步都踏得无比沉稳,青色布袍上的泥泞,此刻仿佛成了浴血归来的勋章。他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平静地扫过一张张因震惊、愤怒、恐惧而扭曲的脸庞,最终定格在御座上那惊魂未定的年轻帝王身上。

风暴的中心,丞相的雷霆,己然降临!收网之时,就在此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马谡亦可匡扶汉室 http://www.220book.com/book/TZQ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