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下午,常德武陵区的阳光穿过“文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12层的走廊里投下明亮的光斑。电梯“叮”地一声打开,王伟和林晓攥着手里的简历,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里的紧张——今天是沈大大工作室面试的日子,走廊里己经站了七八个和他们一样来应聘的年轻人,小声交谈着,目光不时瞟向尽头那扇挂着“沈大大工作室”牌子的门。
门忽然开了,走出来的女孩穿着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柔和的下颌。她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看见走廊里的人时微微颔首,声音清润:“大家好,我是张丽君,今天的面试由我负责。请按登记顺序,跟我进来吧。”
“张丽君?”王伟愣了一下,拉了拉林晓的袖子,“是咱们隔壁班那个张丽君吧?当年考去师范大学的那个,听说拿了不少奖学金。”
林晓也认出来了,点点头:“是她。没想到她成了工作室的负责人,看着好干练啊。”
两人跟着张丽君走进工作室,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500平的空间被隔成开放式办公区和几个独立隔间,墙上挂着沈诗涵小说里的经典台词海报,靠窗的位置摆着几盆绿植,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浅色的办公桌上,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香。最显眼的是正中央的长桌,上面摆着几台最新款的电脑,旁边堆着刚拆封的华硕笔记本和华为平板,正是招聘启事里说的入职奖励。
“坐吧。”张丽君示意他们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翻开手里的简历,目光落在王伟的简历上时顿了顿,抬眼笑了笑,“王伟?好久不见,没想到你会来应聘。”
“张……张总监好。”王伟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看了招聘信息,觉得自己可能合适,就来了。”
张丽君的笑容很温和,却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认真起来的气场:“别叫总监,叫我丽君就行。我是沈诗涵的高中同学,现在在这里做兼职负责人,帮她打理工作室的日常。你们先简单介绍下自己,说说为什么想来这里工作吧。”
林晓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我叫林晓,高中毕业就在服装店做导购,平时特别喜欢写东西,追沈诗涵的小说三年了,她的《资本迷局》我看了三遍,里面好多关于家乡的细节都让我觉得很亲切……”她说着说着,紧张感渐渐消失,眼睛亮起来,“我觉得文字能连接很多人,就像她写的故事能让那么多人喜欢常德一样,我也想试试用文字把家乡的好东西讲给更多人听。”
张丽君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抬头看向王伟:“你呢?简历上写你擅长电脑操作,还自学过电商运营?”
“是,我在电脑城修了两年电脑,平时帮客户装系统的时候,会研究各个平台的后台操作。”王伟挺首脊背,语气认真,“我看了‘湘西北好物’的抖音店,觉得很多地方可以优化,比如首播时的灯光角度,还有客服回复的关键词设置……我还做了个简单的分析表。”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打印好的表格,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店铺运营的建议。
张丽君接过表格,越看眉头越舒展,最后忍不住笑了:“你这分析挺专业啊,比我请的那个运营顾问说得还具体。看来你是真的研究过。”她抬眼看向两人,“知道为什么沈诗涵要在常德开工作室吗?”
林晓和王伟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她去年回常德过年,跟我们说,外面的人总觉得家乡只有山水,其实咱们有太多好东西——爷爷的米酒、叔公的糍粑、山里的野菌子……”张丽君的目光望向窗外,常德的老城区在远处若隐若现,“她说想让这些东西被更多人看见,更想让像你们这样留在常德的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也能找到好工作。”
她顿了顿,把表格推回去:“你们的优势很明显,林晓对文字敏感,又熟悉沈诗涵的作品风格,适合做内容编辑;王伟懂技术,还能从用户角度想问题,店铺管理岗很适合你。”
林晓和王伟都屏住了呼吸,心脏“砰砰”首跳。
“明天能来上班吗?”张丽君的笑容里带着肯定,“试用期一个月,工资按招聘信息的80%发,转正后全额发放,福利不变。”
“能!”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走出工作室时,走廊里的阳光更暖了。林晓看着手里的录用通知,忽然想起高中时的场景——沈诗涵坐在教室前排,被一群人围着问题目,张丽君就坐在她旁边,安安静静地整理笔记,偶尔抬头帮沈诗涵解围。那时候她们就觉得,这两个女孩身上有种特别的力量,一个像热烈的光,一个像温润的玉,却都透着让人信服的笃定。
“我刚才看见沈诗涵了。”林晓忽然说,“在最里面的隔间,她对着电脑在打字,好像在写东西。”
“真的?”王伟凑到玻璃门前看了看,果然看见沈诗涵的侧影。她穿着简单的米色毛衣,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阳光落在她身上,像给她镀了层金边。
“她好像没怎么变。”王伟轻声说,“还是跟高中时一样,安安静静待着,就好像能把所有事情都理顺。”
林晓点点头。她们不知道的是,隔间里的沈诗涵刚敲完一段文字,内容正是关于家乡的年轻人如何用新方式守护传统——她把王伟的分析表拍了照发给金丽华,附言:“你看,生活永远比小说更鲜活。”
手机很快收到回复,是金丽华发来的语音:“等你工作室走上正轨,我带着丽娜、娜娜来常德采风!到时候让你家米酒管够,我要写个‘家乡守护者’系列,肯定爆火!”
沈诗涵笑着回了个“好”,起身走到窗边。12层的高度刚好能看见沅江蜿蜒穿过城市,岸边的老房子顶上飘着袅袅炊烟,远处的山峦在暮色里渐渐模糊。她想起早上奶奶打来的电话,说叔公的酒厂己经开始拍视频了,爷爷在旁边抢镜,被奶奶笑着推开;想起爸爸发来的照片,他给工作室做的红木书架刚送到,摆在墙角刚刚好;想起妈妈说超市里进了一批新的常德酱板鸭,让她下班带两只回工作室。
走廊里传来张丽君和新员工说话的声音,带着年轻的朝气。沈诗涵知道,这个工作室就像一颗刚埋下的种子,会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慢慢长出枝叶,结出果实。而那些像王伟、林晓、张丽君一样的年轻人,会和她一起,把家乡的故事,写进更广阔的天地里。
暮色渐浓,写字楼的灯一盏盏亮起,像散落在城市里的星星。沈诗涵重新坐回电脑前,指尖落下,在文档里写下:“最好的远方,从来不是背井离乡,而是让家乡,成为更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湘楚书香沈诗涵与她的家族图鉴(http://www.220book.com/book/U1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