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庆殿,早朝。
天还未亮,文武百官们便己身着朝服,按照品级分列于丹陛两侧。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气氛庄严肃穆,只有官员们偶尔压低声音的咳嗽声,和朝靴踩在金砖地面上发出的细微声响。
工部尚书何敬站在文官队列的中后段。
他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连平日里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山羊胡都显得有些凌乱。
他的手中紧紧地捧着一个用明黄色锦缎包裹的奏折匣子,手心里全是湿冷的汗水。
他能感觉到周围的同僚们正向他投来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
因为今日的他实在是太反常了。
往日的早朝,他总是站在队伍里眼观鼻、鼻观心,像一尊泥塑的菩萨,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可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地站在了队列的最前方,一副有本要奏的模样。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那尖细的、拖得长长的唱喏声响起。
身着龙袍的景和帝在众人的山呼万岁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朝会正式开始。
如往常一般,先是户部尚书禀报秋粮入库的数目。
再是兵部侍郎汇报边境的军情。
紧接着,御史台的言官又站出来弹劾了两个行为不检的京官。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景和帝有些意兴阑珊地听着,偶尔会开口询问几句。
他的心思其实还停留在那件昨日从母后那里看到的“九阳温络仪”上。
他还在好奇,究竟是何等奇女子,能造出那般神物。
就在这时,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臣,工部尚书何敬,有本要奏。”
何敬捧着奏折匣子,走到大殿中央跪倒在地,声音因为紧张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景和帝的眉毛微微一挑。
工部?
这个在他印象中除了要钱就几乎从不主动上奏的衙门,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何爱卿,有何事要奏啊?”景和帝淡淡地问道。
“回,回陛下。”何敬咽了口唾沫,定了定神,朗声说道,“臣要为陛下,为我大周,献上一份足以安邦定国、利在千秋的不世之策!”
“哦?”
此言一出,不仅是景和帝,就连大殿之上的所有文武百官都来了精神。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何敬的身上。
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向来以“稳健”著称的何尚书,今日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在朝堂之上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狂言。
“呈上来。”景和帝的语气也多了一丝郑重。
立刻便有小太监从何敬手中接过那个奏折匣子,快步呈送到了龙案之上。
景和帝打开匣子,取出的却不是寻常的奏折。
而是一卷用桐油桶装着的巨大无比的图纸,和一封用词恳切的献书。
他先是展开了那封献书。
“……神工郡主云氏,感念天恩,心系社稷……绘制成此‘京城水利改造之策’,愿不取分文,献于朝廷……”
看到“神工郡主云舒”这几个字,景和帝的瞳孔猛地一缩。
又是她!
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好奇心瞬间攫住了他。
他立刻放下献书,示意身边两个力气最大的太监将那卷巨大的图纸在龙案前的空地上缓缓展开。
下一刻,整个大庆殿都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站在前排的、能看清图纸内容的王公大臣们,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和昨日工部众人如出一辙的、那种见了鬼一般的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是一座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京城。
却又是一座他们从未见过的、被彻底解剖开来的、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线条与结构的未来的理想之城!
“螺旋式导流井……”
“地下蓄水缓冲区……”
“引水西流,改造万亩良田……”
当景和帝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充满了震撼的语调,将图纸上那几个最核心、最具冲击力的名词缓缓念出来时。
整个朝堂彻底炸了!
“荒谬!简首是荒谬绝伦!”
最先跳出来的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张承。
他是个有名的“铁嘴”老顽固,最是看不得这种“离经叛道”的东西。
他指着何敬,声色俱厉地弹劾道:“何敬!你身为工部尚书,不思勤勉王事,竟拿此等出自一妇人之手的、异想天开的狂言妄语来蛊惑圣听!你,你该当何罪!”
“张大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刘庸也立刻站了出来。
他是个精于算计的理财高手,他关心的不是别的,是钱。
“且不论此策是否可行。单看这图上所列,更换全城管道,修建地下水库,开凿三十里运河……这耗费的银两怕不是要以千万计!如今国库本就紧张,北境战事又时有反复,哪里拿得出这笔钱?此策无异于画饼充饥,祸国殃民!”
“刘尚书所言,未免太过武断!”
这一次站出来的竟然是兵部尚书英国公。
他是个务实的武将,他看到的,是另一层更深的东西。
他指着图纸上“引水西流,改造万亩良田”那一部分,声如洪钟地说道:“诸位请看!若此策真能实现,我大周便可凭空多出万亩良田!其产出足以多养活十万军民!这对于我大周的军粮储备,对于北境的战事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大周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战略纵深!”
“此乃强国之本!富民之基啊!”
一时间,整个朝堂彻底分裂成了三派。
以御史台为首的“保守派”认为此策是“妖言惑众”,是妇人干政的恶兆。
以户部为首的“务实派”认为此策是“好高骛远”,是掏空国库的无底洞。
而以兵部为首的“激进派”则认为此策是“天赐神机”,是足以改变国运的惊天之功。
三派人马吵作一团。
引经据典,唇枪舌剑。
唾沫横飞,互不相让。
庄严肃穆的大庆殿瞬间变成了比菜市场还要热闹的辩论场。
而在这场剧烈的、几乎要将房顶掀翻的争吵之中。
龙椅之上的景和帝却始终一言不发。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张充满了无穷魔力的图纸上。
他的心中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但他想的却和下面这些臣子们都不一样。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解决了水患的京城。
他看到的也不仅仅是一片多出来的万亩良田。
他看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
一个可以让他这个在位十几年、政绩平平的“守成之君”,一跃成为堪比开国太祖的“中兴圣主”的天大机会!
他仿佛能看到,若是此策真的能够实现,史书之上将会如何记载他——
“景和帝,从谏如流,纳神工之策,兴万世之利……”
这个诱惑太大了。
大到足以让他愿意为此赌上一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弃妇当国:神工嫡女谋天下(http://www.220book.com/book/U33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