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我军敌后根据地指挥部。
窑洞里的煤油灯摇曳着昏黄的光芒,几位指挥部的首长围着那张熟悉的华北地图,眉头紧锁。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标注着日军的扫荡路线,每一条线都像刀子一样刺痛着人心。
“敌人这次的扫荡规模不小。”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参谋长用铅笔点着地图,“五万多人,分三路包抄,来势汹汹。”
“我们的一线主力都在外线作战,根据地内部兵力分散,硬碰硬显然不是上策。”另一位首长摇摇头,“看来,还是要依靠游击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先拖住他们。”
正说着话,窑洞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
一名机要员神色激动地冲了进来,怀里抱着一个铁盒子,身后还跟着两个战士抬着一台手摇放映机。
“什么事这么慌张?”总指挥放下了手中的铅笔,目光锐利地望过去。
机要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首长,这是386旅陈赓同志派专人送来的特急战情简报!他说……这份影像资料,您必须亲眼看看!”
“影像资料?”几位首长交换了一下视线,都有些意外,“什么样的战况,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汇报?”
机要员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子,里面是几盘码放整齐的电影胶片:“陈赓同志在电报里说,这是独立团李云龙部攻打平安县城的实况记录。他还说……这可能会对我军未来的作战思想,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李云龙?”戴眼镜的参谋长推了推镜框,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又是这个不省心的家伙,这次他又捅了多大的篓子,还是立了多大的功?”
“首长,您看了就知道了。”机要员的手因为紧张微微发抖,“陈赓同志在电报里强调,这事关我军未来发展方向。”
几位首长对视一眼,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总指挥沉稳地点了点头:“好,那就看看。让我们瞧瞧,这个李云龙,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
战士们迅速在窑洞里架起放映机,一面白色的床单被钉在土墙上充当幕布。煤油灯被调暗,整个窑洞陷入了半明半暗的光影中。
“咔哒,咔哒……”
手摇放映机开始转动,一束光投射到墙上。
最初的画面有些摇晃和模糊,但很快就稳定清晰起来。
然而,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大家熟悉的步兵冲锋,也不是衣衫简朴的八路军战士,而是……
“这是什么?!”一位首长猛地坐首了身子,语气中充满了震惊。
画面中,十几头他们从未见过的钢铁巨兽正发出隆隆的咆哮。那狰狞的棱角,庞大的身躯,以及黑洞洞、散发着死亡气息的炮管,让在场所有久经沙场的革命者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是坦克……德国人的坦克?”参谋长下意识地扶了扶镜框,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李云龙从哪儿搞来的这些大家伙?”
画面继续播放。
轰——!
一声巨响,平安县城坚固的城门,在一门巨炮的轰击下瞬间化为齑粉。紧接着,那些钢铁巨兽如入无人之境般冲入城内,履带碾过石板路面,发出令人心悸的轰鸣。
“我的天……”一位年轻的参谋忍不住低声惊呼。
画面中,半履带步兵战车紧随其后,车上的战士们头戴钢盔,身着防弹背心,手持着清一色的冲锋枪,其装备精良程度,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咋舌。
“这……这是咱们的部队?”
“这身装备,比重庆的德械师都好上几个档次!”
“那些坦克……我好像在国外的军事画报上见过,是德国最新式的型号!天啊!”
窑洞里的议论声西起,但很快又归于寂静。所有人都被画面中展现出的压倒性力量深深震撼。
当李云龙站在坦克上,作者“寄托山海”推荐阅读《亮剑多子多福开局奖励一个军火库》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用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通过喇叭喊出“白面馒头随便造”时,窑洞里终于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善意的笑声。
“哈哈哈!”一位首长笑着摇头,“这个李云龙,给他一身好装备,还是那个泥腿子的脾气!”
“这小子,打仗鬼点子多,就是有股子江湖气。”另一位首长也笑了,“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一套,对付伪军还真管用。”
影片继续播放着闪电般的营救,兵不血刃的劝降,以及日伪军成建制投降的场面。整个战斗过程高效、利落,充满了超乎想象的暴力美学和战术智慧。
特别是那些平时耀武扬威的伪军,在看到虎式坦克的88毫米主炮对准自己时,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的滑稽场面,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钢铁的力量,这就是装备代差带来的威慑力。”一位首长若有所思地感慨道。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李云龙和杨秀芹站在城楼上,身后红旗飘扬,城下十二辆重型坦克整齐排列,宛如钢铁巨兽般静静矗立的镜头上。
“咔哒……”
放映机停止了转动。
窑洞里陷入了长久的、令人震撼的沉默。只有煤油灯的火苗在轻轻摇曳,映照着每个人脸上复杂而激动的神情。
许久,总指挥缓缓站了起来,他没有拍桌子,但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窑洞中回响。
“同志们!”
所有人都望向他,目光灼灼。
“这盘胶片,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关于未来战争的启示课!”总指挥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看到未来方向的光芒。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小米加步枪,是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根基和法宝,这个精神永远不能丢!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和装备的革新,同样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我们的人民军队,未来也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飞机大炮,有我们自己的钢铁洪流!”
话音刚落,参谋长立刻站起来补充道:“我同意!李云龙的胜利,不仅仅是装备的胜利,更是战术思想的胜利!他将装备的优势和我们游击战的灵活性、突然性完美结合了起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广!”
“立刻接通386旅!”总指挥下达命令,“我要亲自和陈赓同志讲话!”
“另外,”他转向机要员,语气变得格外严肃,“给我查!动用我们所有的情报力量,查清楚这个给李云龙提供装备的‘姜九’,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背景、他的目的,我们必须一清二楚!这既是天大的机遇,也可能存在我们未知的变数,我们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
“是!”机要员立正敬礼。
“还有!”总指挥再次下令,“将这盘胶片列为最高机密档案封存,组织相关人员立刻成立专题小组,研究这次作战的战术战法!”
“明白!”
窑洞里的煤油灯被重新调亮,但这里的气氛己经和半小时前完全不同。那些钢铁巨兽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些震撼的画面依然在眼前闪现。
“老总,”参谋长走到地图前,目光深邃,“如果我们也能逐步拥有这样的力量……”
“那我们在华北的战略态势,就将由被动转为主动。”总指挥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日军的红色箭头上,“敌人的扫荡,在我们未来的钢铁力量面前,终将成为一个笑话。”
“关键,还是这个‘姜九’。”另一位首长皱眉沉思,“他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不管他是谁,只要他是真心帮助我们抗日,那就是我们的朋友。”总指挥一锤定音,“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他有全面的了解和判断。”
就在这时,通讯员跑了进来。
“报告!386旅陈赓同志的电话!”
总指挥大步走向电话机,沉稳地拿起了听筒。
“喂,是陈赓同志吗?我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U3D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