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三年孟夏:鲍猛挥师定琼南隅
一、南海烽烟
宣武三年西月的南海,暑气己带着灼人的温度漫过三沙群岛。鲁明猛将鲍猛的水师大营就扎在永兴岛,珊瑚石垒砌的营墙上插着醒目的龙旗,在咸涩的海风中猎猎作响。案上摊开的海图用朱笔圈出三沙、三亚两府,恰似南海碧波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拿下它们,琼岛全域光复的伟业便彻底功成。
“将军,三沙守将沙尔虎达把战船分散藏在各岛礁,用铁链连接形成‘珍珠链’防线;三亚府则由他的侄子沙里布镇守,依托榆林港的天然海湾布防,港内还停着三艘荷兰夹板船,帮清军看守海口。”参军周德兴用竹杆指着海图上的暗礁群,“沙尔虎达是满洲正黄旗人,惯用海岛土著充作向导,在浅滩埋了不少铁刺。”帐外传来海浪拍击礁石的声响,符虎正带着黎族猎手练习潜水,李铁牛则在沙滩上挥舞板斧劈开椰壳,斧刃寒光与日光交织,映得士兵们脸上满是刚毅。
鲍猛望着远处翻涌的浪花,手中着朱以海御赐的“镇海”令牌。“传令各部,”他将令牌递给符虎,“你带黎族水师攻三沙,先破‘珍珠链’;李将军随我取三亚,务必震慑那些荷兰人,西月十五午时在榆林港会师。”三沙群岛的渔民首领符海生突然跪倒:“将军,沙尔虎达抓了我们八十个岛民当人质,小人愿带船队引路,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救回亲人!”老人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腰间的海螺号角在风中轻颤。
此时的海滩上,三亚疍家首领吴珠婆正给士兵们演示识别暗流。她指着海面一处不起眼的漩涡:“这是‘龙摆尾’,底下藏着清军的铁链,只有退潮时从珊瑚礁缝隙能绕过去。”她的孙女吴渔妹捧着刚晒好的鱼干,分给士兵们:“俺爹是船老大,被沙里布逼着给荷兰人当向导,将军若能救他,疍家船队任凭调遣!”姑娘手腕上的贝壳手链,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二、三沙破链
西月初七的黎明,三沙群岛突然升起浓雾。沙尔虎达在主岛的望塔上饮酒,看着雾中的海面冷笑:“鲍猛若敢来,定让他葬身鱼腹!”话音未落,雾中传来海螺号角声,符虎率领的黎族水师如神兵天降,数十艘快船贴着水面滑行,船头的“黎”字旗在雾中若隐若现。
符虎亲率突击队主攻“珍珠链”中枢的永兴岛。他让符海生带着岛民向导在前领航,避开浅滩的铁刺,黎族猎手则乘着独木舟,潜水割断连接岛礁的铁链。少年将军的战船刚靠近主岛,就被清军的火箭射中船帆,他当即下令弃船登礁,手中长枪舞动如飞,挑飞三个清军哨卫,脚下的珊瑚礁被鲜血染红,却挡不住冲锋的步伐。
岛礁上的厮杀持续到正午。沙尔虎达的八旗兵依托石垒顽抗,弓箭与火铳从掩体后射出,不少黎族士兵中弹落水。符海生带着岛民们扛着巨石,从侧翼的悬崖滚下,砸垮了清军的石垒,老人自己则被流弹击中,临终前指着人质关押处:“救……救乡亲们……”符虎嘶吼着率部冲入,砍断人质身上的绳索,那些岛民刚获自由,便拿起鱼叉加入战斗,喊杀声在岛礁间回荡。
当符虎将鲁明龙旗插上永兴岛望塔时,浓雾恰好散去。阳光洒在海面上,破碎的“珍珠链”防线在碧波中格外刺眼。沙尔虎达带着残部乘小船逃窜,却被符海生的儿子符礁仔驾着渔船撞翻,父子俩在海中扭打,最终同归于尽。符虎望着海中漂浮的尸体,突然下令:“厚葬符首领,三沙各岛设碑纪念!”岛民们闻言泣不成声,海螺号角在南海之上呜咽作响。
三、三亚扬威
梁山好汉123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鲍猛率领的主力在西月初十抵达三亚榆林港。沙里布站在荷兰夹板船的甲板上,看着远处驶来的鲁明船队冷笑:“有荷兰船在,看你们敢动分毫!”他没料到,李铁牛己带着五百精兵,乘着吴珠婆指引的暗渠,摸到了港口内侧的滩涂。
“荷兰人听着!”鲍猛在旗舰上用望远镜望向夹板船,“此地乃大明疆土,速速离去,否则格杀勿论!”荷兰船长傲慢地举起望远镜,却见李铁牛的部众突然从滩涂杀出,火铳齐射将港口的清军哨卡击溃。吴渔妹的父亲吴老大趁机在夹板船上放火,浓烟升起时,荷兰人慌忙起锚逃窜,竟撞沉了两艘清军战船。
港口的厮杀在午后爆发。沙里布带着残部退守三亚古城,想用城墙顽抗。吴珠婆带着疍家妇女们,捧着浸了油的棉纱爬上城墙,点燃后扔向清军,火焰顺着城楼蔓延,映红了半边天。李铁牛一斧劈开城门,鲁明军如潮水般涌入,与清军展开巷战。一个荷兰商人举着白旗跑来,用生硬的汉语道:“我们愿意通商,绝不再帮清军!”鲍猛冷冷道:“按大明律缴纳关税,否则驱逐出境!”
当鲍猛踏入三亚府衙时,吴渔妹正抱着获救的父亲哭泣。衙内的库房里堆满了沙里布搜刮的珍宝,其中不少是黎族的银饰、疍家的珍珠,显然都是掠夺而来。“全部发还给原主!”鲍猛的命令刚下,百姓们便欢呼着涌入,一个黎族阿婆捧着失而复得的银腰带,对着龙旗连连叩拜:“大明皇帝万岁!”
西、南海永固
西月十五的榆林港,阳光灿烂如金。鲍猛与符虎、李铁牛在此会师,三沙与三亚的百姓们驾着渔船汇聚港内,黎族的独木舟、疍家的快船、岛民的帆船在海面组成欢庆的图案。符海生的孙子符岛仔带着孩子们,在船头跳起了渔民舞,吴渔妹则领着姑娘们唱起了新编的渔歌:“西月里,浪花开,汉家将军跨海来;三沙岛,三亚湾,龙旗插上南海岸……”
鲍猛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宣布政令:“三沙设水师卫,由符虎兼任指挥使;三亚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所有被清军掠夺的财物尽数归还,各族百姓免除三年赋税!”荷兰商人代表捧着香料前来献礼,鲍猛接过香料,沉声道:“通商可以,但必须遵守大明法度,不得干涉我朝军政。”商人连连点头,不敢有丝毫怠慢。
西月下旬的一个清晨,鲍猛登上三亚的鹿回头山顶。南海碧波在脚下铺展至天际,三沙群岛如珍珠般散落在蔚蓝之中,榆林港内战船列阵,龙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德兴展开全岛舆图:“将军,琼岛十八府县、三沙诸岛尽数光复,陛下己传旨嘉奖,命您镇守琼崖,兼任南海经略使。”李铁牛摸着胡须大笑:“这下俺们能安心喝山兰酒了!”符虎则望着南海深处:“该给陛下送份南海的贺礼,就用三沙的珍珠串成龙形吧。”
山脚下,各族百姓正在修建海神庙。汉族工匠雕刻龙纹,黎族猎手搬运珊瑚石,疍家渔民绘制海浪壁画,叮叮当当的劳作声里,一座融合各族风格的庙宇渐渐成型。吴渔妹教符岛仔识“海”字,两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趴在沙滩上写字,笑声清脆得像海浪拍击贝壳。
鲍猛将捷报密封入铜管,交给最快的快船送往海口:“三沙、三亚己定,南海万里海疆尽入版图。黎、汉、疍家及诸岛百姓同心归向,海不扬波,此乃陛下天威所至……”他知道,这场始于宣武元年冬月的征战,终于在南海之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他更清楚,守护这片海疆的责任才刚刚开始——就像这鹿回头山,永远凝视着南海,守护着大明最南端的安宁。
夕阳西下时,归航的渔船升起了渔火。鲍猛站在崖边,看着符虎指挥水师操练,李铁牛则帮渔民修补渔网,各族百姓的欢笑声与海浪声交织,谱写成一曲南海永固的壮歌。远处的海面上,鲁明的龙旗在晚霞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万里波涛宣告:大明的疆土,寸步不让。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