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1章 宣武三年端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宣武三年端阳:鲍猛跃马定铜江

一、黔东烽烟

宣武三年五月的黔东,锦江两岸的粽叶香混着硝烟味在风中弥漫。鲁明猛将鲍猛的大营扎在铜仁府东的九龙洞外,洞口的钟乳石在火把映照下如神兵列阵,案上的舆图用朱笔圈出的“铜仁府”被武陵山脉环抱,恰似黔东门户上的一把锁——拿下此地,便可打通黔湘通道,与李定国部形成呼应。

“将军,铜仁守将高得捷是洪承畴旧部,把主力藏在梵净山,锦江沿岸设了十二座烽火台,号称‘铜墙铁壁’。”参军周德兴用树枝在地上画出防御阵型,“他抓了苗、土家各族百姓修堡垒,上月还杀了反抗的苗寨首领吴八月。”帐外传来苗家牛角号声,符虎正带着黎族军与当地苗兵演练山地伏击,李铁牛则在打磨板斧,斧刃劈砍山石的脆响在山谷中回荡。

鲍猛望着洞外飘落的端午雨,手中着朱以海御赐的“镇黔”令牌。“传令各部,”他将令牌递给符虎,“你带苗汉联军沿锦江支流奇袭梵净山;李将军随我主攻铜仁城,五月初五端阳节发起总攻,让百姓过个安稳节。”铜仁土家首领田舜年突然跪倒:“将军,高得捷在锦江布了竹笼阵,小人愿带土家水手引路,破掉这毒计!”老人腰间的铜铃在叩拜时叮当作响,映着他眼中的血丝。

此时的锦江岸边,苗家姑娘吴兰正给士兵们包粽子。她的父亲正是被杀害的吴八月,姑娘将艾草塞进粽绳,低声道:“这是俺爹教的,说艾草能驱邪,就像将军能赶走清兵。”李铁牛接过粽子大笑:“俺们山东也吃粽,就是没见过放辣椒的,够劲!”周围的苗汉士兵哄笑起来,暂时冲淡了战前的凝重。

二、梵净山奇袭

五月初五的黎明,梵净山突然响起苗家飞歌。高得捷的副将在金顶寺饮酒,以为是山民过端午,骂道:“这些蛮子,死到临头还唱!”话音未落,寺外突然滚下无数捆浸了油的柴草,符虎带着苗兵点燃火把,火焰顺着山道蔓延,将清军的哨卡烧成火海。

符虎亲率突击队主攻金顶寺。他让田舜年的土家向导在前引路,避开清军埋设的竹钉,苗兵则用削尖的毛竹制成云梯,顺着陡峭的岩壁攀爬。少年将军的藤甲被岩石划破,鲜血渗出来染红了衣甲,却依旧第一个攀上寺墙,长枪舞动间挑飞三个清军,寺内的铜钟被流矢击中,发出悠远的悲鸣。

寺内的厮杀持续到正午。高得捷的精锐依托大雄宝殿顽抗,火铳与弓箭从门窗射出,不少苗兵倒下。吴兰带着苗家妇女们抬着巨石,从后山撞开侧门,姑娘们举着砍刀冲入,虽然招式生涩,却个个眼神坚定。“为爹爹报仇!”吴兰嘶吼着,砍刀劈中一个清军的胳膊,血溅在她的百褶裙上,像绽开了一朵惨烈的花。

当符虎将鲁明龙旗插上梵净山金顶时,端午雨恰好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锦江如银链般的河面上,远处的烽火台己尽数熄灭。高得捷的副将被苗兵活捉,田舜年指着他骂道:“你强征我们的桐油修堡垒,今日就让你尝尝被烧的滋味!”副将吓得在地,连连求饶。符虎望着山下的铜仁城,对身边的苗兵道:“该去帮李将军了!”

三、铜江城破

鲍猛率领的主力在端阳正午对铜仁城发起总攻。高得捷站在城头,看着鲁明军阵中的苗家牛角旗,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最担心的梵净山果然出了变故。“放箭!”高得捷嘶吼着,却见锦江上游漂来数百个竹筏,田舜年的土家水手们撑着筏子,灵活地避开竹笼阵,筏上的鲁明士兵举着盾牌,首扑城下。

李铁牛亲率攻城队架起云梯。这位李逵后人赤着上身,两柄板斧舞得如车轮般,劈落城上扔下的滚石。“弟兄们,登城吃粽子!”他一声呐喊,第一个攀上城头,板斧劈开清军的盾牌,杀出一片血路。鲍猛则指挥火炮轰击城门,青铜炮口喷出的火焰映红了雨雾,城门在巨响中轰然倒塌。

巷战在午后的雨巷中展开。高得捷的残部依托吊脚楼顽抗,土家百姓却纷纷打开家门,给鲁明军指路。一个卖酸汤鱼的老汉端着热汤递给鲍猛:“将军趁热喝,暖暖身子,这是俺们土家的待客礼。”鲍猛接过汤碗,热汤的暖意顺着喉咙淌下,远处传来李铁牛的怒吼:“高得捷往西门跑了!”

城西的码头成了最后的战场。高得捷想乘船逃往湘西,却发现所有船只都被土家水手凿穿。李铁牛追上他时,这位清军将领还想负隅顽抗,被板斧劈中护心镜,兵器脱手飞出。“你杀了多少百姓,今日都得还回来!”李铁牛的斧刃架在他的脖子上,高得捷看着周围怒目而视的苗汉百姓,终于在地。

西、铜江新天

收复铜仁的第三日,鲍猛在府衙召开各族议事会。苗、土家、汉各族首领围坐在火塘边,田舜年将象征铜仁主权的铜鼓传给鲍猛,鼓声在堂内回荡,惊起梁上的燕子。“传我将令,”鲍猛敲击铜鼓道,“释放所有被抓的百姓,发还被掠夺的财物;在梵净山设苗家学堂,在铜仁城设土家织坊,各族子弟一体入学,免除三年徭役!”

吴兰代表苗家献上染成红色的土布:“这是用梵净山的茜草染的,象征我们苗家与鲁明同血同源。”李铁牛当即用土布擦了擦板斧,大笑道:“好!今后谁要是敢欺负你们,就报俺李铁牛的名字!”各族首领纷纷响应,议事会的笑声与铜鼓声交织,传出府衙很远。

五月中旬的一个清晨,鲍猛登上铜仁的东山寺。锦江在脚下蜿蜒如带,两岸的吊脚楼升起袅袅炊烟,梵净山的金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鲁明的龙旗在城头与山巅同时飘扬。周德兴展开舆图:“将军,铜仁己通,下一步可进逼镇远,与李定国将军会师指日可待。”符虎指着城外的梯田:“田首领说,今年的稻子能种两季,百姓们再也饿不着了。”

山脚下,各族百姓正在修复被战火毁坏的风雨桥。苗家木匠雕刻花纹,土家石匠铺设桥面,汉族商贩搬运木料,叮叮当当的劳作声里,一座新的“同心桥”正横跨锦江。吴兰带着孩子们在桥上挂起五彩丝线,田舜年则在桥头立碑,碑上刻着“宣武三年端阳,各族同心复铜仁”。

鲍猛将捷报送往鲁明行在:“铜仁己定,黔东门户洞开。苗土汉各族和睦,耕读渐兴,可为西进根基……”他知道,拿下铜仁只是经略西南的开始,但他更清楚,只要守住这份民族团结,这片土地便永远不会再遭战火。就像这锦江的流水,无论经历多少风雨,终将奔涌向前,滋养着黔东的山河与百姓。

端阳节后的锦江两岸,粽叶的清香再次弥漫。鲍猛与将士们在新修的风雨桥上与百姓共庆,李铁牛和苗家汉子比赛摔跤,符虎则跟着土家姑娘学跳摆手舞,铜铃声、欢笑声与江水流淌声交织,谱写成一曲黔东永固的歌谣。远处的梵净山金顶上,鲁明的龙旗在阳光下猎猎作响,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