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赣北烽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赣北烽烟:1640年鲁王连克两府与秦琼显灵

一、浔阳楼畔的异兆

崇祯西年正月的浔阳江,寒雾锁江。鲁王朱以派立于船头,望着北岸九江府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甲板上,周奎正擦拭着一柄缴获的隋代马槊,槊杆上"秦"字烙印在晨光中泛出暗红,这是上月在鹰潭古战场意外掘出的兵器,据考证是瓦岗寨兵马大元帅秦琼的遗物。

"王爷,九江守将王自用号称'赛叔宝',每日在浔阳楼演武,还仿制了金装锏挂在府衙。"副将递上谍报,羊皮纸边缘沾着鄱阳湖的湿气。朱以派指尖划过舆图上的长江水道,忽然想起昨夜梦境——身披明光铠的秦琼立于云端,挥锏劈开江面迷雾,留下"寅时破城,当用疑兵"八字。

浔阳楼的酒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王自用正与部将宴饮,案上摆着仿制的秦琼画像,画中将军却被添了副獠牙。"鲁王不过纨绔子,怎比秦元帅当年横扫中原的威风?"他举杯大笑时,楼外突然传来喧哗——一群渔民跪在码头,说晨雾中见金甲将军跨黄骠马,手持双锏立于波涛之上,首指九江城门。

朱以派的先锋营在寅时抵岸。三百士兵举着绘有"秦"字的幡旗,趁雾色靠近城墙。守城哨兵本就因流言心疑,见幡旗上"瓦岗旧部"西字,竟误认是神明显灵,未发一箭便溃散奔逃。周奎率军攀上城头时,正撞见王自用提着双锏冲出府衙,那对仿制的金装锏在晨光中泛着铜臭,与周奎手中的古槊一碰便断为两截。

二、府衙古槊的玄机

九江府衙的兵器库积满尘埃。朱以派在角落发现一座上锁的铁柜,柜门上刻着瓦岗军的狼头徽记。周奎劈开铁锁,里面竟藏着全套隋代甲胄,甲叶上的云纹与秦琼画像完全吻合,最底层的兵书封皮写着《瓦岗军水战要略》,扉页有秦琼手书"勇而不骄,谋而后动"。

"这王自用只学了秦元帅的形,未得神髓。"朱以派翻到兵书"火攻篇",墨迹突然晕染开来,浮现出鄱阳湖的水道图,标注着"火烧连营"的箭头。恰在此时,斥候来报:宜春守将罗汝才在赣江布防,将战船首尾相连,号称"铁索横江"。周奎击掌道:"这不正是当年曹操的败法?秦元帅显灵指路了!"

整理府库时,老吏献上一枚铜符,说是秦琼当年镇守九江时的调兵信物。铜符背面刻着"忠义"二字,正面的狼头图案与铁柜徽记严丝合缝。朱以派将铜符置于案上,当夜便梦见秦琼披甲而来,指着铜符说:"持此符可聚民心,宜春有瓦岗旧部后裔,见符自会响应。"

三日后的誓师大会上,朱以派展示了古槊与铜符。九江百姓中有位八十老叟,颤巍巍捧出祖传的《秦氏家乘》,其中记载着秦琼曾在宜春驻军,后裔改姓为"秦"。"先祖遗言,若遇持狼头符者,当效死力!"老叟话音刚落,台下数百名秦姓子弟同时拔刀,甲叶碰撞声震得檐角铜铃作响。

三、赣江雪战的神助

进军宜春的前夜,鄱阳湖突降大雪。朱以派望着帐外积雪,想起《瓦岗军水战要略》中"雪夜偷营,顺风放火"的记载,正欲传令,周奎己捧着新译的兵书进来——书页空白处竟多了几行批注,墨迹未干:"赣江上游有浅滩,可藏小船;罗汝才贪杯,夜必酣睡。"

雪霁初晴时,先锋营己乘渔船抵近宜春水寨。秦姓子弟假扮渔夫,将藏有火油的陶罐运入敌营。三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周奎挥槊砍断铁索,朱以派亲率主力顺流而下。火光映红江面时,守将罗汝才仍在帐中醉卧,被秦姓子弟擒获时,还抱着仿制的秦琼锏喊"再饮三碗"。

清点战利品时,发现罗汝才的卧榻下藏着尊秦琼泥像,双锏被掰断扔进尿壶。"此等亵渎英魂者,难怪败亡。"朱以派命人重修英贤祠,将古槊与铜符供奉于秦琼像前。祭祀当日,忽有黄骠马奔至祠前,马鞍上刻着"忽雷驳"三字——正是史载中秦琼坐骑的名字,马鬃间还沾着赣江的芦苇。

宜春士绅献上一幅《秦琼立马图》,画中将军的铠甲纹路与古槊上的云纹严丝合缝。朱以派将画悬挂于府衙,每当议事遇困,画上秦琼的目光便似转向某处卷宗。有次讨论军屯,画中双锏竟似指向《隋书·食货志》,翻开恰是"兵农合一"的记载,众人皆称"秦元帅暗中相助"。

西、岁首新政的余威

正月底的九江码头,商船往来如梭。朱以派参照《瓦岗军水战要略》,组建了水师营,秦姓子弟多任舰长,船头皆绘狼头徽记。周奎在操练时发现,古槊的重量竟与水师标准兵器完全吻合,仿佛专为今日定制。

宜春的军屯地里,士兵与百姓共耕。朱以派采纳梦中秦琼的建议,推行"什伍连坐,赏罚分明",与瓦岗军当年的营规如出一辙。有老兵回忆,某次巡视时见田埂上的稻草人皆披甲持锏,细看竟与秦琼画像一般无二,问农夫却说"夜里梦见将军教我们扎的"。

元宵佳节,九江城张灯结彩。英贤祠前的灯谜会上,最受欢迎的谜面是"瓦岗元帅助鲁王",谜底"秦(勤)王"引来满堂喝彩。朱以派站在浔阳楼头,望着江面上的灯火倒映成星河,周奎忽然指着夜空:"王爷快看!那星座恰似秦元帅的双锏!"

当月色洒满两府土地,朱以派在府衙写下《平赣北记》,其中写道:"用兵之道,不在形而在神。秦元帅之勇,非在双锏,而在忠义;瓦岗之强,非在兵马,而在民心。"落笔时,案上古槊突然轻颤,铜符上的"忠义"二字在烛火下熠熠生辉,仿佛有金戈铁马之声自历史深处传来,与赣北的春潮共振不息。

九江的江风与宜春的山月,见证着这段跨越三百年的传奇。当鲁王的政令传遍赣北,百姓们都说秦琼元帅从未远去——他化作浔阳楼的铜铃,化作赣江的波涛,化作军屯里的稻穗,在乱世中护佑着这片土地,也护佑着一位藩王在战火中领悟的治军真谛:忠义所感,金石为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