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卫水扬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卫水扬威:五巡山新乡护鲁王

一、卫河烽烟

崇祯十三年七月初五,新乡府的卫河水面浮着层灰雾。鲁王朱以派站在北门箭楼,望着对岸连绵的营帐,甲胄上凝结的晨露顺着鳞片纹路滑落,在青砖上积成小小的水洼。三天前攻破城门时,闯军守将罗汝才放火烧了粮仓,此刻南城墙的焦木还在冒烟,空气中弥漫着麦粒烧焦的糊味,混着卫河特有的腥气,呛得人鼻腔发酸。

“王爷,新乡七镇己占其西,可罗汝才在卫河下游的古渡口扎了营,截断了咱们的粮道。”参军沈炼捧着破损的舆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府库只剩杂粮两千石,伤兵占了三成,最要命的是——城西凤凰山有股土匪,自称‘新瓦岗’,这几日总在城郊劫掠,倒是和闯军眉来眼去。”

朱以派的目光掠过卫河上的浮桥,那里还卡着几艘被烧毁的粮船。自鹤壁之战后,瓦岗十五杰魂散归天,军中虽添了些新募的乡勇,却再无精通山地战的将领。他忽然想起鹤壁府衙那堆信物里,有块刻着“五方巡山”的铜牌,当时只当是寻常腰牌,此刻握在掌心,竟隐隐发烫。

“沈炼,”他转身时玄色披风扫过箭楼的箭孔,“查瓦岗五巡山将军的踪迹。盛彦师的令旗、尚怀珠的铁尺、丁天庆的钢叉……凡在新乡境内有坟茔碑刻者,立刻设坛。”

沈炼愣住了,舆图的边角被风掀起:“王爷,那五人是瓦岗军里管巡山哨探的,盛彦师后来还投了大唐,哪有什么遗迹?”

“挖!”朱以派的声音撞在箭楼的砖壁上,“就算掘开凤凰山,也要把他们请出来。这新乡府,不能成了咱们的葬身地。”

二、坛前聚将

三日后,新乡府城隍庙的偏殿里,五尊临时雕成的木像立在香案后。案上摆着从民间寻来的旧物:一面褪色的杏黄旗据说是盛彦师的令旗,两把铁尺缠着尚怀珠的名号,还有柄生锈的钢叉,齿间卡着半片旧甲。朱以派割破指尖,将血珠滴在案前的陶碗里——那碗是从卫河古渡口捞的,碗底刻着“大业九年”,正是瓦岗军初据瓦岗寨的年份。

三更梆子敲到第二响时,殿外忽然起了阵旋风,卷着卫河的水汽撞开了庙门。香案上的烛火齐齐变作幽蓝色,五尊木像的眼睛竟渗出朱砂般的红光。朱以派握紧腰间史大奈留下的青铜鞭,忽见木像前的空气泛起涟漪,五个身影缓缓显形——

最前那人穿着青色劲装,腰间悬着令旗,正是“东巡山”盛彦师,他面如刀削,眼神锐利如鹰,刚站稳就朝西周扫视。身后跟着个红脸汉子,双手各持一把铁尺,尺身缠着防滑的麻绳,正是“南巡山”尚怀珠。左手边的丁天庆身材矮壮,扛着柄三股钢叉,叉尖还挂着片风干的兽皮,一看便知是常年在山林里打转的角色。右侧的黄天虎背着张网,网绳上还沾着些枯叶,他咧嘴一笑,露出颗金牙,倒像个走江湖的猎户。最后那人身形瘦长,手里把玩着柄短刀,正是“北巡山”李成龙,他刚站定,就蹲下身敲了敲地砖,似乎在探查地基。

“某乃盛彦师,奉瓦岗英魂令,助王爷守新乡。”盛彦师的令旗在掌心一拍,声音带着山风的冷硬。朱以派正要回话,丁天庆忽然扛着钢叉冲到门口,指着远处凤凰山的方向:“那山上有股子邪气,哨探的本事比当年瓦岗的斥候差远了!”

黄天虎跟着凑过去,从怀里摸出个罗盘:“何止差远?看这气场,是想引闯军从后山小道偷袭呢。”

尚怀珠的铁尺在掌心敲出轻响:“盛大哥,先部署防务吧。某刚才看了卫河渡口,罗汝才的营寨扎在风口,是犯了兵家大忌。”

李成龙忽然从地砖下摸出块碎瓷片:“这庙底下是空的,能藏百人。”

朱以派看着眼前五人,有的沉稳,有的敏锐,有的擅长山地,有的精于暗探,倒真像当年瓦岗军里巡山守寨的模样。他拱手道:“新乡被闯军与匪寇夹击,还望诸位将军出力。”

盛彦师将令旗一展:“某等魂体只能留百日,这百日内,保新乡无虞。”

三、智取匪寨

七日后,探马来报:凤凰山的“新瓦岗”匪首自称“小单雄信”,竟联合罗汝才,约定三日后里应外合攻破新乡。朱以派在府衙看着舆图,只见凤凰山有三条山道,都被匪寇设了关卡,硬攻怕是要损兵折将。

“这等毛贼,也配叫瓦岗?”丁天庆的钢叉在地上划出火星,“某带五十人,从鹰嘴崖爬上去,把他们的寨旗给掀了!”

盛彦师却摇了摇令旗:“不可。匪寇虽弱,却熟悉地形,硬拼会让罗汝才捡了便宜。某看这匪首爱虚名,不如……”他凑近朱以派,低声说了几句,朱以派的眉头渐渐舒展。

次日清晨,新乡南门忽然竖起面“瓦岗旧部”的大旗。尚怀珠带着十个亲兵,捧着那面杏黄旗,自称是“瓦岗军后代”,求见“小单雄信”。匪首果然大喜,当即让人把他们迎上凤凰山。

尚怀珠在聚义厅里故意示弱,说鲁王苛待瓦岗旧部,想请“小单雄信”主持公道。匪首被捧得晕头转向,竟留他们在寨中饮酒。席间,黄天虎借着如厕的由头,悄悄在粮仓和火药库都挂了串引火的线香——那香是特制的,燃得极慢,能烧到半夜。

入夜后,丁天庆带着伏兵藏在山脚下的密林里。李成龙则摸到寨后的悬崖,用短刀在石壁上凿出落脚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像壁虎般爬向寨墙。三更时分,寨里忽然燃起大火,粮仓和火药库接连炸开,匪寇们乱作一团。

“小单雄信”正想组织抵抗,却被尚怀珠的铁尺架住脖子:“你这冒牌货,也配用单将军的名号?”盛彦师的令旗在寨外一挥,丁天庆的钢叉率先冲进寨门,黄天虎撒开网,把乱跑的匪寇网了个正着。李成龙则从悬崖上放下绳索,让伏兵顺着绳索攀上寨墙,前后夹击之下,不到一个时辰就平定了匪寨。

清理战场时,丁天庆从匪首的宝箱里翻出块刻着“瓦岗”的腰牌,竟是当年尤俊达用过的旧物。他把腰牌递给朱以派:“这等腌臜东西,玷污了瓦岗名声。”朱以派却着腰牌上的纹路,忽然想起单雄信血染枣阳槊的模样。

西、卫河截粮

平定凤凰山后,罗汝才的粮道成了最大隐患。他在卫河古渡口囤积了万石粮草,派了两千精兵看守,还在水面布了十几艘战船,日夜巡逻。沈炼主张派水师强攻,却被盛彦师拦住。

“水战不是咱们的强项。”盛彦师指着舆图上的弯道,“此处水流湍急,船到这里必减速,某等可在此设伏。”

李成龙蹲在河边,摸了把水:“水底有暗礁,能藏人。某带二十个水性好的,潜到船底凿洞。”

黄天虎从怀里掏出个陶瓶:“这里有,是当年瓦岗军防野兽用的,撒在水里,能让船上的人软手脚。”

尚怀珠的铁尺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某带一队人劫粮车,丁兄弟去烧战船,盛大哥坐镇指挥。”

五日后的深夜,卫河上空飘着层薄雾。李成龙带着亲兵潜入水中,嘴里咬着短刀,顺着暗流摸到战船下方,用特制的铁锥在船底凿出小孔。河水汩汩地往里灌,船上的哨兵还没察觉,就被黄天虎从上游撒下的熏得东倒西歪。

“动手!”盛彦师的令旗在岸边一挥,丁天庆的钢叉挑着浸了油的棉絮,点燃后掷向战船。火借风势,转眼间就烧红了半边天。尚怀珠则带着人马首扑粮营,铁尺翻飞,专打哨兵的手腕,没费多少力气就控制了粮仓。

罗汝才闻讯赶来时,只看到熊熊燃烧的战船和空无一人的粮营。他正要下令追击,却听两侧的芦苇荡里响起喊杀声——盛彦师早让人在那里埋了伏兵,专等他自投罗网。混乱中,罗汝才的座船被李成龙凿穿,他抱着块木板在水里挣扎,被黄天虎撒出的网兜了个正着。

天亮时,朱以派站在卫河岸边,看着士兵们把粮草运进城,忽然发现盛彦师的令旗在晨风中舒展,旗角的破洞处,竟露出里面绣着的瓦岗军狼头图案。

五、魂散卫河

百日之期渐近,五巡山将军的身影越来越淡。有时朱以派在城楼上看见他们,仿佛隔着层水雾,连说话都带着回声。他知道分别的日子近了,特意在卫河岸边摆了桌酒,菜都是按山泽间的做法:烤野兔、炖河鱼、蒸野菜,还有一壶从匪寨搜来的青梅酒。

“王爷,新乡地势紧要,卫河可通运河,凤凰山能扼守要道。”盛彦师的令旗放在桌上,旗面己薄如蝉翼,“某等留下些东西,或许能用得上。”

尚怀珠把铁尺放在朱以派手边:“这对尺能开锁,能打穴,守城时或许用得着。”

丁天庆的钢叉插在岸边的泥土里:“这叉就插在城门口,让后来人知道,瓦岗军护过这方水土。”

黄天虎塞过来个药囊:“这里面是配方,还有些解毒的草药,行军打仗用得上。”

李成龙则递过张羊皮地图:“这是新乡周边的暗道图,某把能藏人的地方都标了,危急时或许能救命。”

八月十五那天,卫河的月亮又大又圆。五人的身影己淡得几乎看不见,朱以派举起酒杯,却发现酒液从他们透明的指缝间漏了下去。

“王爷保重。”盛彦师的声音像风拂过水面,“瓦岗军巡过的山,守过的河,终究是华夏的土地。”

五道身影化作水汽融入卫河时,岸边的五件信物忽然同时发出微光,随后又恢复了寻常模样。朱以派捡起那面杏黄旗,发现旗角的破洞里,还卡着片隋末的瓦当,上面刻着模糊的“永”字。

后来,新乡的老人们常说,每逢卫河起雾,就能看见五个身影在岸边巡逻,有时是钢叉挑着灯笼,有时是铁尺敲着石壁,还有时是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当年瓦岗军巡山守寨的模样。

朱以派没有辜负这份守护。他以新乡为枢纽,连通濮阳、安阳、鹤壁,渐渐在河南东部站稳了脚跟。多年后,当他的兵马打到兖州时,随军携带的,除了那枚瓦岗虎符,还有盛彦师的杏黄旗——旗面虽己残破,却总能在风中舒展,仿佛那些消散在卫河上的英魂,还在护着他前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东起兵:鲁王朱以海二造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3K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