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话:《典经换米记:当 “老古董” 遇上 “门外汉”》
住持一听要动真格的,赶紧钻进藏经房,小心翼翼地捧出那卷《金刚经》。就见外边裹着个宋锦包袱,看着倒像那么回事,解开一看,里头的经卷却跟没保养过的老家具似的 —— 纸张零零散散,边缘卷得像波浪,大概是多年没裱糊,连点糨糊的黏性都没了。
住持捧着经卷,跟捧着块烫手山芋似的,叹气说:“都说这是传家宝级别的古董,可瞧这破破烂烂的样,真不知道好在哪儿。待会儿给了人家,能好好收着,别弄丢了边角就谢天谢地了。” 这心态,就像现代人把爷爷传下来的旧手表拿去典当,一边心疼一边念叨:“千万别给我弄坏了,这可是有感情的。”
其他和尚饿得前胸贴后背,哪顾得上这些:“先别操心这个了,能不能当出去还两说呢,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说!” 辨悟却想得更远:“依我看,当肯定能当出去,可这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回头怎么赎回来才是难题 —— 总不能到时候再把佛像凿了卖铜吧?” 众人摆摆手:“车到山前必有路,先把米弄到手,赎的事明年再说!”
当下雇了条船,辨悟带着个道人,揣着经卷就过湖了。这一路,辨悟把经卷抱得比抱孩子还紧,生怕一个浪头过来,“白居易手书” 就成了 “太湖鱼饲料”。
到了相府门口,远远就看见严都管跟个门神似的坐在正当中。辨悟赶紧上前打招呼,行了个标准的和尚礼。严都管斜着眼问:“师父大老远跑来,有何贵干?” 辨悟陪着笑说:“有件事想求都管帮忙,您可得给想想办法。” 严都管拍着胸脯:“啥事啊?只要我能办到的,没说的!”
辨悟这才说明来意:“我们寺里和尚多,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今年这米价,贵得能让人把裤腰带勒断。寺里有卷祖传的《金刚经》,是唐朝白居易的真迹,都说值老钱了,想必都管您也听过。想把这卷经当在您府上,换个百十来石米,救救全寺和尚的命,这可是积大德的事啊。”
严都管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啥宝贝啊?难不成是金子做的?我倒是常听老爷跟客人念叨,就是没见过真容。师父先给我开开眼,看完再说。” 辨悟赶紧从道人手里接过经卷,一层层打开。严都管探头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 —— 满纸都是黄不拉几的旧纸片,跟废纸堆里捡出来的似的。
“我还以为是啥金光闪闪的宝贝呢,原来是这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还不如外边那包袱花哨呢,这能值多少钱?” 严都管嘴上嫌弃,手却没停,装模作样地一页页翻着,活像现代那些不懂装懂的 “伪古玩爱好者”,拿着放大镜对着地摊货瞎琢磨。
翻着翻着,他突然看到后面有好多大官的签名盖章,连自家老爷的题跋都在上面,这才换了副脸色,眉开眼笑地说:“这么一看,倒还真值点钱,不然我家老爷也不会在上面写字。说不定就因为我家老爷这名字,还能多值百十来两银子呢!看在咱们交情的份上,又是救人性命的好事,百石米没有,给你五十石吧!”
辨悟一听,赶紧点头:“行!多当多赎,少当少赎,五十石就五十石,省得到时候赎的时候压力大。” 严都管把经卷包好捧进去,没过多久就拿出一张当票,上面写着 “当米五十石”,还特意叮嘱:“这可是看在人情面上,别以为容易!” 说完就叫人开仓放米。
辨悟和道人雇了脚夫,把米一斛一斛搬到船上,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千恩万谢地跟严都管道别,欢天喜地地载着米回寺了。
这场景,像极了现代小贩拿着祖传的老物件去典当行,遇上个半懂不懂的掌柜 —— 你觉得是稀世珍宝,他却只认名人签名;你想多换点钱,他却死命压价。可没办法,谁让你急着用钱呢?这世上的买卖,从来都是 “有钱的是大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就是玩!戏说二刻拍案惊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就是玩!戏说二刻拍案惊奇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U3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