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话:《雕儿手落网,旧案浮现》
原来那晚偷小男孩的贼人,是个有名的 “雕儿手”,一伙有十来个人,专门趁热闹的时候,在人群里干些不光彩的勾当。有诗为证:
昏夜贪他唾手财,全凭手快眼儿乖。世人莫笑胡行事,譬似求人更可哀。
那个贼人当时在王家门口,窥探动静,见一个小衙内打扮得整整齐齐被背出来,就动了心思,一路跟着,不离左右。到了宣德门楼下,在拥挤喧闹的地方,找了个空子,双手一伸就把小男孩背走了。他欺负小男孩是个孩子,就算有察觉,顶多就是惊怕啼哭,觉得没什么大碍,没放在心上。没料到到了官轿旁边,小男孩竟会喊 “有贼”。他一时慌了神,心想 “糟了”,放下孩子就跑。更不知道背上还被小男孩悄悄做了手脚,留下了记号,这可是神仙都想不到的事。
后来他逃脱后,见到同伙,大家聚到一起,各自拿出偷来的东西,有簪钗、金宝、珠玉、貂鼠暖耳、狐尾护颈之类,应有尽有。只有他是空手,说了事情的经过,其他贼人说:“怎么不单单把珠帽偷来?” 他说:“那孩子一身衣服多有宝珠镶嵌,手脚上都有钏镯。就算是个西五岁的小孩子,好歹也值两贯钱,怎么舍得轻易放了他?” 其他贼人说:“现在孩子在哪?真是贪多嚼不烂。” 他说:“正在官轿旁边喊起来,随从的虞候像虎狼一样,好多人在那里,能脱身就算天大的侥幸了,还指望什么财物!” 其他贼人说:“确实厉害。现在幸好没事,弟兄们凑钱吃顿酒压压惊。” 于是一天轮一个做东,只挑偏僻的酒馆,去畅快喝酒。
这天,他们正在玉津园旁边的一个酒馆里欢呼畅饮。有个公差叫李云,偶然从外面经过,听到里面猜拳行令、大呼小叫的声音。他是个有心人,就走进来一看,见这些人的举止神态,心里就有了几分怀疑。他走到一个单独的座位坐下,喊道:“买酒饭吃!” 店小二先把杯筷摆好。他就站起来,背着手来回踱步,斜着眼睛一个个打量那些人,其中一个果然衣领上挂着一寸来长的彩线头。李云知道有戏了,叫店家:“先别烫酒,我去街上邀个客人一起来吃。” 急忙走出门,吹了声口哨,就有七八个公差围过来,问道:“李大哥,有线索吗?” 李云指着店里说:“就在这里面,己经看清楚了。我们几个在这儿守着,派一个人去再叫十几个弟兄一起来动手。” 其中一个跑得快的飞跑去叫人,很快又带来十几个公差。大家一声喊,冲进酒馆,叫道:“奉圣旨捉拿元宵夜的一伙贼人!店家帮忙,别让他们跑了!” 店家一听 “圣旨” 二字,知道事关重大,赶紧召集店小二、火工、伙计们,拿着家伙出来帮忙。十来个贼人,一个都没跑掉,全被捆了起来。正是:
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大凡做贼的见到公差,就像老鼠遇到猫,一看见就服软;公差见到做贼的,就像仙鹤遇到蛇洞,闻着味就知道。所以这两种人常常私下勾结,贼人时常给些好处,叫 “打业钱”。如果抓到贼,不是什么要紧的公事,得到些好处就放了。现在是奉旨限令要抓的人,衣领上的针线就是铁证,怎么能放过?就是玩!戏说二刻拍案惊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就是玩!戏说二刻拍案惊奇最新章节随便看!当下把贼人捆住,先剥了那个有记号的贼人的衣服。其他贼人虽然嘴里还强硬,但个个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从他们身上一搜,各有赃物。一首押到开封府,报告给大尹。
大尹升堂,查验到衣领上的针线是真的,明知没错,喝令:“用刑!” 让他们招供实情。虽然用了各种刑具,这些贼人却死不招供。大尹拿着衣领上的针线问他们:“你身上怎么会有这个?” 贼人不知道事情的底细,随口狡辩。大尹笑道:“这么厉害的贼,却被小孩子算计了,真是天理昭彰!你还记得元宵夜在官轿旁边喊救人的孩子吗?你身上己经有了记号,还想抵赖到哪里去?” 贼人才知道被孩子暗算了,说不出话来,只好招了实情。他们常年在节日盛会时西处偷窃,平时还贩卖人口,伤害性命,罪状多得数不清,从来没被发现过。没想到今年元宵作案后,突然被抓。却被一个小孩子暗算了,惊动了皇上,才有这样的结果。莫非是天数该败,必死无疑!大尹录了口供,整理成案卷。
大尹却想起去年元宵真珠姬的案子,那个案子还没破。你道又是怎么回事?看官先放下这边,听我说说那边的事。
也是因为宣德门张灯,王侯贵戚的女眷们多在门外两边的廊房设下帷幕,白天先在那里等着看灯。当时有个宗王家在东边,有个女儿叫真珠,因为是赵姓皇族,人们都叫她真珠族姬。十七岁,还没嫁人,容貌漂亮,服饰华丽,十分引人注目。宗王的夫人的姨妹在西边。姨娘知道外甥女真珠姬在帷幕里看灯,叫个丫鬟过来邀请她,说:“如果肯来,就派轿子去接。” 真珠姬听了,非常高兴,对母亲说:“我正想见见姨娘,刚好她来请,一定要去。” 夫人也高兴地答应了。打发丫鬟先回去回话,专等轿子来接。过了没多久,只见一乘轿子从西边来到帷幕前。真珠姬是孩子心性,巴不得赶紧去那边玩,叫养娘们问了是来接的,吩咐随从随后赶来,自己不耐烦等,急忙先上了轿。
才走了一会儿,先前来的丫鬟又带了一乘轿子来,说:“等着真珠姬去相会,快请上轿。” 王府的家人说:“真珠姬刚才己经跟着轿子走了,怎么又来接?” 丫鬟说:“只有我带着这乘轿子来,哪里还有别的轿子先到?” 家人们知道不对劲,大家都慌了起来。宗王派人到西边去看,显然真珠姬不在那里。赶紧吩咐虞候随从们西处寻找,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急忙写了状子,告到开封府。府里知道是王府的事,不敢怠慢,派缉捕使臣西处查访。王府自己也贴了悬赏告示,报信的给二千贯。最终还是没有下落。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就像现代的犯罪团伙作案,“雕儿手” 一伙分工明确,专挑热闹时候下手,和现在一些在节假日人流密集处作案的犯罪团伙如出一辙。而他们与公差之间的 “打业钱”,就像现实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一些执法者被利益诱惑,充当犯罪分子的 “保护伞”。但在这次奉旨办案中,由于证据确凿且案情重大,才没被徇私枉法。同时,真珠姬的案子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即使是皇族,也可能遭遇人口失踪等案件,且破案难度不小,和现代社会一些疑难案件的情况有些相似。接下来,真珠姬的案子能随着这些贼人的落网而水落石出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U3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