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话:《太守的 “千金梦”:为一卷经卷,他竟想出这损招》
话分两头,咱们再说说河南卫辉府有个姓柳的官人,刚补了常州府太守,正准备上任。家里的亲戚朋友摆了酒为他送行,酒桌上有个博学好古的山人,这主儿曾到苏杭一带游玩访友,席间对柳太守说:“常州府和苏州府挨着,苏州府所属的太湖洞庭山某寺里,有件稀奇玩意儿,是白香山手书的《金刚经》。这古迹价值千金,老亲丈您这就要去邻邦上任,要是有机会,可得想法子去瞧瞧。”
这位山人是柳太守平时特别敬重信服的,柳太守虽说不好古董,但却是个极贪的主儿,一听说值千金,立马来了精神,把这话牢牢记在了心里。他这心态,就像有人告诉你隔壁小区有个老物件能值一套房,哪怕你对老物件没兴趣,也忍不住想多打听打听。
到了常州府上任后,柳太守也曾问过当地的士大夫,不少人都知道这事儿,可苏州、松江属于别的府,没机会去看。他也不是真心想看什么经卷,就是那 “千金” 俩字在心里作祟,想着要是能经常跟人念叨这事儿,说不定就有想奉承他的,会把经卷买来送他。
可没成想,那些听说这事儿的人,都觉得是别的府的东西,他不过是随口问问,没当回事。之后柳太守在任一年多,渐渐胆子大了起来。有几个富翁为了办事想打通关节,他就放出话来,点名要苏州那卷《金刚经》。谁知道富翁们觉得送银子还容易些,要这经卷可太难了。
富翁们也曾派人找到寺里的和尚想买经卷,寺里的和尚说这是家传之物,压根没打算卖。等问到价钱,一听说要千金,那些买的人大多是外行,吓得伸伸舌头摇摇头,生怕做赔本买卖,看不上眼,干脆算了,宁可多花百来两银子送到衙门,回话说 “《金刚经》是寺里的镇库之宝,不肯卖,情愿交钱”。柳太守见了白花花的银子,也就收了念想,不再问经卷的事了。
这样的事不止一次,这《金刚经》反倒成了柳太守发财的由头,也正因如此,明知这经卷难弄,他心里反倒更惦记了。
有一天,江阴县解来一伙劫盗,其中有个行脚的头陀僧。柳太守心里暗喜:“弄到手《金刚经》的法子,就在这和尚身上了!” 他一边把盗犯关在死囚牢,一边叫了个禁子到衙门,悄悄吩咐:“你到监牢里,给我偷偷叮嘱那个行脚僧,我当堂再审的时候,叫他嘴里咬定苏州洞庭山某寺是他窝赃的地方,我就不对他用刑了。你可千万别泄露出去,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禁子连忙说:“太爷吩咐,小的哪敢不听话?您就放心吧!” 禁子回去就按太守的话做了。
果然,第二天柳太守升堂审问这伙盗犯,用了刑具,那些强盗各自招出了赃物和窝主。只有那个行脚僧没上刑具,一口咬定 “赃物藏在洞庭山某寺,寺里的住持叫某某”。原来这行脚僧干的是坏事,那些荒庙野寺他都去投斋投宿,到处打听消息,正好知道寺里住持的名字,这可正合了柳太守的心意。
柳太守大喜,取了供状,整理成案卷,一边行文到苏州府捕盗厅,要提审寺里的住持。派去的人拿着文书守着,捕盗厅签了牌,另派了两个捕快,驾着快船,首奔太湖中的洞庭山。
这阵仗,简首就像饿鹰在空中盯着猎物,猛虎到处想吞吃生灵。安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鸡飞狗跳,就像活无常来了,比阴间的罗刹还吓人。
赛里木湖的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3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