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汴梁皇宫内弥漫着压抑而凝重的气息。病榻上,后晋高祖石敬瑭己到了弥留之际。这位亲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甘做“儿皇帝”的帝王,在病痛与舆论的双重折磨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窗外蝉鸣聒噪,却无法打破寝宫内令人窒息的寂静,太医们进进出出,神色凝重,后妃与大臣们围在床边,眼神中满是不安与焦虑。
石敬瑭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与波折。早年,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李存勖、李嗣源麾下屡立战功,深得赏识,不仅获赐“陕虢两州节度使”之职,还迎娶了李嗣源之女永宁公主,一时风光无限。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清泰三年(936年)。当时,后唐末帝李从珂对他猜忌日深,石敬瑭在危机之下,竟向契丹求援,并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甘称“儿皇帝” 。在契丹的支持下,他推翻后唐,建立后晋,却也因此背负上千古骂名。
执政期间,石敬瑭为讨好契丹,每年进贡大量财物,国内百姓却要承受繁重的赋税与劳役,民不聊生。朝堂之上,对他卖国求荣的指责声也从未间断,这让他内心饱受煎熬。加之长期的政治压力与过度操劳,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一病不起。
躺在病榻上,石敬瑭气若游丝,他艰难地将目光投向床边的大臣冯道和景延广,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五代十国之赵氏崛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冯道,希望他能辅佐幼主。然而,此时的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石敬瑭尸骨未寒,手握兵权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蠢蠢欲动,妄图伺机夺取皇位;朝中大臣们也分成不同派系,各怀心思。
在这混乱的局面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凭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与支持,果断出手。石重贵性格刚毅,早对叔父向契丹卑躬屈膝的做法心怀不满,他深知若继续维持与契丹的屈辱关系,后晋难有出路。于是,他凭借在军中积累的人脉与影响力,联合景延广等支持自己的大臣,迅速控制了局势,成功登上皇位,是为后晋出帝。
石重贵继位后,一改石敬瑭对契丹的谄媚态度。他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致信时,只称“孙儿”而不称“臣”,这一举动激怒了耶律德光。契丹以此为借口,多次发兵南下侵扰后晋边境。石重贵毫不畏惧,任命景延广为将,组织军队顽强抵抗。双方在边境展开多次激烈战斗,一时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尽管后晋军队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加之国力有限,难以长期抵御契丹的进攻。
石重贵的继位,不仅是后晋皇室的权力更迭,更像是一场风暴的前奏。他试图改变后晋对契丹卑躬屈膝的局面,却也将后晋推向了战争的深渊,后晋的命运在这风云变幻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http://www.220book.com/book/U55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