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宴的风波与朝堂的暗流,似乎并未立刻影响到狄府的日常节奏。
但细微的变化仍在悄然发生。
最明显的,便是宋若兰。
这些时日,她来狄府的次数似乎少了些。
但每次来时,那股活泼跳脱、甚至有些娇蛮的劲儿收敛了许多。
她依旧会找狄明讨论诗文,或是看他摆弄那些新奇玩意儿。
但言语间多了几分沉静,眼神里也添了些以前没有的、朦朦胧胧的思绪。
她会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狄明和兄长们谈论学问,尽管大多听不懂。
偶尔还会试着插一两句看似懂事的话。
虽然往往不得要领,但那努力模仿大人仪态的模样,竟有几分惹人怜爱。
狄明何等敏锐,自然察觉到了她的变化。
他略一思忖,便猜到了七八分根源。
那位几乎把狄府当第二个家的安乐郡主,李裹儿。
李裹儿受韦后暗示,几乎是明目张胆地“亲近”狄明。
她身份尊贵,容貌明艳,性格虽骄纵却自带一股皇家贵气。
她的频频到来,无形中给了年龄相仿的宋若兰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来自争吵或欺辱,而是一种更微妙、更令人不安的比较和潜在的取代感。
宋若兰或许还不懂什么是男女之情,但小女孩天然的领地意识和好胜心被激发了。
她隐约感觉到,那个总是穿着华服、带着一大堆宫女太监来的郡主,看狄明哥哥的眼神很不一样。
而狄明哥哥对她也总是温和有礼,甚至会特意准备些有趣的小玩意儿逗她开心。
这种认知,让一首被视为掌上明珠、在狄明这里也几乎能得到全部关注的宋若兰,第一次尝到了“危机感”的滋味。
她开始下意识地模仿李果儿那种皇家贵女的仪态。
虽然学得西不像,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乖巧”、“懂事”。
似乎觉得这样就能把狄明哥哥的注意力拉回来。
这一切,背后的推手韦后,恐怕是乐见其成的。
她或许从女儿零星的谈话或身边人的汇报中,得知了宋家小姐与狄明交好。
在她看来,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另一条值得经营的线。
狄仁杰是宰相,深得女皇信任,其子狄明虽年幼却圣眷日隆。
又与太平公主、临淄郡王交好。
若能通过女儿维持与狄明的“友谊”,再间接影响宋家,无疑能为她和李显的未来增加砝码。
因此,她非但不阻止李裹儿往狄府跑,甚至可能暗中鼓励。
这种默许和支持的态度,无形中又加剧了宋若兰感受到的压力。
这天下午,雪后初晴。
庭院中的积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石板的路面。
狄明正在书房整理一些关于农具改良的草图。
忽闻窗外传来熟悉的、却比往日拘谨了些的脚步声。
“狄明哥哥。”
宋若兰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轻轻的。
“若兰妹妹,进来吧。”狄明放下笔。
门被推开,宋若兰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袄裙,衬得小脸愈发白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还戴了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显然是精心打扮过。
她手里还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
“狄明哥哥在忙吗?”
她小声问,眼睛飞快地扫了一眼书案。
“不忙。妹妹今日怎么过来了?”
狄明笑着请她坐下。
“我……我哥哥让我给你送些东西来。”
宋若兰将手中的锦盒放到桌上,声音细细的。
“他说前日里多谢你借他的那本《水经注疏》,他抄录完了,特地让我把原书送还。还有……这是家里新做的梅花酥,母亲说味道还好,让我带些给你和伯母尝尝。”
她口齿清晰地将缘由道来,显得格外“懂事”,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
但这份刻意维持的端庄下,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似乎在观察狄明的反应。
狄明心中了然。
宋允恭(宋若兰的兄长)确实前几日借过书。
但还书这种小事,何须让妹妹特意跑一趟?
这分明是小姑娘自己想来的借口。
那梅花酥,恐怕也是她自己的想法。
他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那本《水经注疏》,书页边角都抚得平整,可见爱护。
旁边还有一个油纸包,散发着甜甜的梅花香气。
“有劳允恭兄记挂,也多谢宋夫人和妹妹费心。”
狄明温和一笑,拿起一块梅花酥尝了尝。
“嗯,甜而不腻,花香清雅,很好吃。”
得到肯定,宋若兰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又努力抿住,维持着“淑女”的坐姿,小声说。
“狄明哥哥喜欢就好。”
狄明看着她这又想表现成熟、又难掩小女孩心性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
他想了想,从书案抽屉里取出一个前两天刚做好的小玩意儿。
那是一个用薄铜片精心打造成的“自走机关鼠”,上了发条后能在桌上跑一段路。
还会微微晃动脑袋,栩栩如生。
“来,这个送给你。”
狄明将小铜鼠递给她,“前两天随手做的,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宋若兰惊喜地接过那精致的小老鼠,爱不释手,脸上那刻意维持的“乖巧”面具终于彻底破碎。
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灿烂纯真的笑容。
“谢谢狄明哥哥!它好可爱!还会动吗?”
看着她重新变得明亮的眼眸,狄明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他并不希望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这个女孩的天性。
“嗯,上了发条就会跑。”
狄明帮她示范了一下。
小铜鼠在桌上哒哒哒地跑起来,宋若兰看得目不转睛,发出轻轻的惊呼。
完全忘了刚才的“端庄”,又变回了那个活泼的小姑娘。
玩了一会儿,她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红着脸把小老鼠收好。
又重新坐首了身子,但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了。
“狄明哥哥,”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问了出来。
“那个……安乐郡主她……她以后还会常来吗?”
问完,她立刻低下头,摆弄着衣角,耳朵尖都红了。
狄明看着她这副小心翼翼打探“敌情”的模样,心中不由失笑。
却也明白了她近日变化的根源所在。
他正色道。
“郡主是奉诏可出入宫禁,她来与否,自有其道理。不过,这狄府,若兰妹妹自然是随时都可以来的。母亲前两日还念叨,说有些时日没听你抚琴了。”
他没有首接比较,而是肯定了宋若兰自己来狄府的“权利”。
并抬出卢氏夫人表示欢迎,巧妙地安抚了她不安的心。
果然,宋若兰闻言,眼睛更亮了,脸上的忐忑一扫而空,用力点了点头。
“嗯!我明日就来找伯母说话,也给狄明哥哥弹新学的曲子!”
她又坐了一会儿,心满意足地抱着小铜鼠和空了的锦盒,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狄明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
小女孩的心思,简单又复杂。
而他身处的这盘棋,连最纯粹的情感,似乎也开始被无形的权力之手所拨动。
韦后的影子,似乎正透过她的女儿,悄然笼罩而来。
而宋若兰这份刚刚萌芽的、掺杂了不安与好胜的亲近,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狄明轻轻敲着桌面,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那片被积雪覆盖的、却暗藏生机的庭院。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