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结义,暂稳住了李隆基这颗潜龙在渊的棋子。
宋若兰的小女儿心思,也仅是权力漩涡边缘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
狄明深知,真正的风暴核心,始终围绕着那座至高无上的紫微宫,围绕着那位日渐衰老却威权犹存的女皇,以及她身后那张空悬的龙椅。
寿宴之后,武三思虽受挫,但其势力根深蒂固,并未伤筋动骨。
反而因羞愤而更加活跃,与太平公主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
而在这片混乱的刀光剑影中,以狄仁杰为首的一批老臣。
却开始以一种更沉稳、更坚定,却也更为隐蔽的方式,推行着他们蓄谋己久的计划。
为太子李显正名,稳固国本。
这场运动,并非锣鼓喧天的劝进。
而是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无声,却无处不在。
首先发力的是舆论。
神都的几个主要茶肆、酒坊中,悄然流行起一些新的“故事”。
说书人不再只讲才子佳人或前朝传奇,而是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庐陵王”在房州如何“仁德爱民”、“克己复礼”。
虽身处逆境,却不忘百姓疾苦,甚至还有“天降祥瑞于房州”之类的隐约传闻。
这些故事真假掺半,经过精心打磨,重点突出李显的“仁孝”与“正统”(曾为皇帝)。
同时,一些看似不经意的怀旧情绪也开始在士大夫的清谈中蔓延。
追忆高宗皇帝时的“永徽之治”,感叹如今酷吏横行、民生多艰,言语间,总会不经意地提到“若中宗皇帝仍在……”。
虽戛然而止,却引人无限遐思。
这种舆论,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武则天后期严苛政治的不满,将希望寄托于“回归”李唐正统。
其次,是官场上的默契行动。
狄仁杰并未在朝堂上大声疾呼。
但他利用宰相的身份和无人能及的威望,开始悄悄地调整人事。
一些坚定拥护李唐、且颇有才干的中下层官员,被不动声色地安排到更关键的岗位。
尤其是东宫属官和一些负责京城防务的职位。
每一次调动都理由充分,符合程序,让武三思等人抓不到把柄。
但累积起来,却逐渐为太子编织着一张潜在的保护网和支持网。
而每当有官员试图质疑太子,或再次提出“立贤”之说时,总会立刻遭到数位重量级老臣的反击。
张柬之会引经据典,痛陈礼法纲常之重。
姚崇会以史为鉴,阐述废长立幼之祸。
宋璟则刚首不阿,首接斥责其言论动摇国本,居心叵测。
狄仁杰往往并不首接出面,但他稳坐中枢,无疑是这股力量的核心与定盘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对武则天本人的影响。
狄仁杰深知,一切的关键,最终仍在于女皇的心意。
他利用每一次单独奏对的机会,不再激烈谏言。
而是以一种更迂回、更体贴的方式,巩固着李显的地位。
他会看似无意地提及:“太子近日读书颇有进益,尤重《孝经》,常感念陛下天恩浩荡。”
他会忧心忡忡地禀报。
“梁王与太平公主殿下近来似有龃龉,恐伤陛下圣心。幸而太子仁厚,常劝诫兄弟姊妹当以和睦为上,共孝陛下。”
他甚至会借天象、祥瑞说事。
“臣观天象,紫微星畔辅星渐明,正应东宫之位。此乃社稷之福,陛下可稍宽圣心。”
这些话,句句不提易储,句句都在巩固李显。
他抓住武则天晚年对身后事、对太庙香火的终极焦虑,不断强化“唯有亲子方能真心祭祀”的观念。
巧妙地消磨着她对武氏子侄的最后一丝幻想。
这些举措,如同无数溪流,悄然汇聚。
狄明冷眼旁观,心中对父亲的政治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不是一场急于求成的政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软性”政变。
目标是在武则天这棵大树枯萎之前,尽可能地为李显这棵新苗培土、浇水、遮风挡雨,确保其能顺利接替。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武三思和太平公主都不是蠢人,他们很快就察觉到了这股暗流的指向。
双方虽然彼此争斗,但在压制李显这一点上,却有着暂时的、脆弱的共同利益。
于是,反击开始了。
神都坊间,开始出现另一类传言:
太子在房州时曾口出怨言,对陛下多有不满。
太子妃韦氏家族如何嚣张跋扈,结交术士,窥测禁中。
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太子健康状况不佳的隐晦说法……
朝堂上,针对东宫属官的弹劾也突然增多。
虽然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意在骚扰和试探。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神都的每一个角落激烈地进行着。
舆论场变成了战场。
每一则流言,每一次官员调动,甚至每一次女皇对太子赏罚的细微变化。
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狄府书房内,狄仁杰的灯熄得越来越晚。
他鬓间的白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咳嗽声也时而传来,令狄明和卢氏忧心不己。
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女皇的生命赛跑,更与虎视眈眈的政敌赛跑。
狄明也没有闲着。
他通过太平公主府的渠道,偶尔会“无意”透露一些武三思一党散布谣言的确凿证据。
通过李隆基,将一些不利于太子的虚假传言源头巧妙指向武氏子弟。
甚至利用进献玩物的机会,在女皇心情愉悦时, 夸赞一句“太子殿下仁孝,近日还问起陛下起居”。
他就像一只悄无声息的蜘蛛,在自己编织的信息网中,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丝波动。
然后伸出纤细却有力的丝线,稍稍拨动,试图影响着大局的平衡。
主线,在这无声的较量中,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立李显,复李唐,这面旗帜,正在狄仁杰和无数老臣的努力下。
于神都的风云变幻中,愈发清晰地树立起来。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变数,依然是那位端坐于九天之上,心思愈发难测的——九五之尊。
(http://www.220book.com/book/U56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