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汽笛声仿佛也带着疲惫的嘶鸣。刘光福从敞篷货车上跳下来,踩在**海深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冰冷潮湿的码头上。咸腥的海风带着铁锈和柴油的味道扑面而来,吹散了火车上带来的最后一丝暖意。
眼前是繁忙而森严的军港景象。巨大的灰色战舰如同钢铁巨兽般停泊在港湾深处,炮管森然。稍小些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维护船穿梭其间。高耸的吊车发出轰鸣,码头上一排排露天堆放着各种木箱、油桶、备用零件,穿着深蓝色水兵服或土黄色陆军服的毛熊士兵扛着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巡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军事气息,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对东方邻居的警惕感。
“嚯,够热闹!”刘光福紧了紧身上的皮袄,混在稀稀拉拉下车的旅客里,像个好奇的乡下小子,打量着这座远东重镇。哥特式的老建筑和方方正正的苏式筒子楼混杂在一起,街道宽阔但显得有些冷硬。行人大多行色匆匆,表情严肃,偶尔能看到一些东方面孔,但也都低眉顺眼。
念力无声无息地铺开,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这座军港城市。
* **港口核心:** 戒备最为森严。主力舰艇泊位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有固定岗哨和巡逻艇。潜艇码头更是禁区中的禁区,水下似乎还有声呐阵列。
* **码头堆场:** 相对松懈,但堆放的物资种类繁多:成箱的炮弹、备用炮管、巨大的舰用柴油机零件、成捆的电缆、一垛垛的军绿色帆布、堆积如山的罐头箱(熟悉的牛肉罐头标签)…念力扫过,都是些非核心但量大管饱的军需品。
* **士兵状态:** 纪律严明,但眼神深处透着长期驻守边疆的疲惫和对寒冷天气的麻木。对华人面孔的警惕性很高。
刘光福溜达到港口外围一处视野开阔、但人迹罕至的礁石滩。凛冽的海风吹得人脸颊生疼。他找了个背风的凹陷处坐下,从空间里摸出个还冒着热气的肉馅饼(在毛熊小站顺的),一边啃,一边用念力仔细“观察”着军港。
“啧啧,大家伙不少啊。”他看着港湾里那些钢铁巨舰,特别是那几艘炮管粗得吓人的战列巡洋舰,还有远处浮出水面的潜艇指挥塔,心里有点痒痒。不过分章大纲写得很清楚:**收取一些露天堆放的非核心军用物资!对军舰核心部分未动!**
“行吧,咱是讲规矩的人。”刘光福咽下最后一口馅饼,拍了拍手上的渣子。“大件不碰,小零碎总得给点辛苦费吧?”
目标锁定:码头堆场区那些露天堆放、守卫相对松懈的物资!
念力如同无形的蝗虫群,瞬间覆盖了目标区域!
“炮弹?这玩意儿太危险,容易炸,算了算了。”
“备用炮管?太扎眼,不好出手,不要。”
“柴油机零件?死沉,占地方,性价比不高,pass。”
“帆布?这个行!结实耐用,盖粮仓、搭帐篷都好使!收!”
唰唰唰!几大垛深绿色的军用帆布连同捆扎的绳索,瞬间消失!
“电缆?铜芯的!好东西!收了!”
呼呼呼!成捆成捆、胳膊粗细的舰用铜芯电缆原地消失!
“罐头!哈哈!老熟人了!牛肉的、鱼肉的、蔬菜的!给咱们东北老乡改善伙食!统统拿走!”
哗啦啦!堆积如山的铁皮罐头箱,一箱接一箱,连箱子带罐头,瞬间清空!
“还有那些…嗯?工程兵用的铁锹、十字镐?好东西!搞建设用得着!收!”
“咦?那边还有一堆备用轮胎?吉普车、卡车的都有!收了收了!”
“哦豁!防水油布?盖机器防潮!要了!”
刘光福像逛自家后院的菜地,挑挑拣拣。念力所及,如同无形的巨口,将一堆堆他看得上眼、又不太引人注目的“边角料”物资,疯狂地吞噬进空间!原则就一个:量大、实用、不碰核心武器和舰船关键部件!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无声无息。码头堆场上巡逻的毛熊士兵,只觉得一阵寒风吹过,冻得缩了缩脖子,完全没注意到身后那一大堆帆布、几垛罐头山、还有成捆的电缆己经凭空消失,原地只剩下压痕和一些零散的垃圾。等到换班或者清点的时候发现?那都是猴年马月后的事儿了!
“搞定!”刘光福满意地打了个响指(虽然被风声淹没)。空间里又多了一大批实用的军需物资,特别是那些罐头,看着就亲切。“毛熊老大哥,谢了啊!支援咱建设了!”
他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沙土,最后看了一眼那戒备森严的军港和冰冷的战舰,转身朝着城市的方向走去。海深崴的寒风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渺小,却又仿佛带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力量。该回家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5Z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