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9章 第119章 地下66层的芯片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最新章节随便看!

2024年11月15日晚上七点,南山区科技园区的霓虹刚爬上玻璃幕墙,沈诗涵握着红旗S8的方向盘,轮胎碾过地面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车载屏幕显示实时路况:地面主干道拥堵指数92%,而地下高速的通行速度稳定在380公里/小时。她轻点换挡拨片,车身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滑入通往地下的专用匝道。

“己接入地下高速智能系统,当前限速400公里/小时,预计8小时后抵达航天科技集团地下基地。”红旗的车载AI用叶紫檀的声线播报——这是闺蜜特意让工程师设置的彩蛋,两个95后女生从麻省理工的芯片实验室到各自执掌商业帝国,总爱用这种方式保持“同桌般的默契”。

沈诗涵瞥了眼仪表盘,百公里加速的数字定格在2.1秒,这台搭载致一科技石墨烯电池的红旗S8,车身骨架里嵌着1.22纳米芯片的温控模块,能在极速行驶时保持电池温度恒定在25℃。副驾上放着的军用级笔记本电脑,外壳印着致一科技的星芒LOGO,键盘缝隙里还沾着沙漠的石英砂——那是上周测试南天门计划VR设备时留下的。

地下高速的灯光在车窗上拉出光轨,像条流动的星河。沈诗涵打开笔记本,屏幕亮起时自动连接航天科技集团的加密网络,弹出叶紫檀的留言:“带了三盒星畅有机牛奶,记得给我留一盒——1.22纳米芯片的晶圆,我让实验室的人凌晨三点就开始预热了。”

她笑着回复:“光刻机校准参数发我,3.88纳米的那台,昨天在新疆沙漠试产时,发现对湿度敏感,地下基地的恒温系统得调到45%。”

笔记本屏幕上跳出芯片结构图:1.22纳米的电路纹路像片微缩的城市路网,比头发丝的万分之一还细。沈诗涵放大其中一块区域,那里标注着“军用级抗干扰模块”——和民用芯片相比,这里的硅晶体纯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却需要光刻机的激光波长精确到13.5纳米,误差不能超过3个原子的首径。

“民用求稳,军用求极限。”叶紫檀的视频请求突然弹出,画面里她穿着白色防护服,身后是泛着蓝光的光刻机房,“你们的3.88纳米光刻机,真能做到每小时出20片晶圆?我们航天用的芯片,现在还得靠进口,良品率只有60%。”

沈诗涵切换屏幕,调出实时生产数据:“昨天在沙漠试产,用的是光伏板级别的硅材料,良品率89%。军用级的材料我们刚收到,致腾物流的无人机专送,凌晨两点到的。”她顿了顿,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参数,“1.22纳米的芯片,民用版主要用于VR设备的实时渲染,延迟能压到0.01毫秒;军用版加了抗辐射涂层,能在卫星上用五年——区别就在这层涂层的分子排列,我们用了光伏板的抗腐蚀技术改良的。”

叶紫檀的声音透过防护服的麦克风传来,带着点兴奋:“上次你说的‘军民兼容’思路,我们试了——把卫星的太阳能板换成你们的石墨烯光伏组件,重量减轻40%,发电量提高2倍。现在就缺1.22纳米的控制芯片,要是能成,空间站的运算能力能翻三番。”

地下高速进入穿山隧道,信号短暂中断。沈诗涵看着笔记本上的芯片三维模型,想起十年前在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她和叶紫檀偷偷用3D打印机做芯片模型,被教授骂“异想天开”。现在,她们一个让芯片穿透大气层,一个让芯片走进千家万户,而连接两者的,正是那些从光伏板、VR设备里提炼出的“通用技术密码”。

信号恢复时,叶紫檀的画面里多了个白发老人——航天科技集团的总工程师。“小沈,”老人的声音带着沙哑,“3.88纳米光刻机的镜头,真是你们自己磨的?德国蔡司的技术人员说,这精度他们还得练五年。”

“用了沙漠防沙林的灌溉系统算法。”沈诗涵笑了,“控制水流的纳米级阀门,和控制激光的镜头调节,原理是通的。我们让致一的AI学了三个月的‘沙子流动规律’,把它变成了镜头研磨的参数模型。”

车窗外的灯光开始变得密集,预示着即将抵达中转站。沈诗涵看了眼时间,己经行驶了4小时,地下高速的智能系统自动切换到续航模式,石墨烯电池还剩78%的电量。她拿起副驾上的军用笔记本,开机密码是她和叶紫檀大学时的学号组合。

“对了,”叶紫檀突然说,“五角大楼上周派人来问,能不能买你们的启明星辰系统授权,用于他们的舰载计算机。”

“卖啊。”沈诗涵合上笔记本,“民用版随便买,军用版得看我们的‘心情’——就像这地下高速,限速400,谁也不能超速,规矩得我们自己定。”

叶紫檀在屏幕那头笑起来:“你这‘女版巴菲特’的名声,现在在军工圈传开了——别人搞投资看回报,你搞技术看‘兼容性’。”

“因为技术的终极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划清界限。”沈诗涵望着窗外掠过的路牌,距离目的地还有4小时车程,“1.22纳米的芯片,既能算卫星轨道,也能算游戏里的弹道轨迹;3.88纳米的光刻机,既能造航天芯片,也能造手机芯片——重要的是,我们让它‘想给谁用,就能给谁用’。”

红旗S8驶出隧道,进入一片地下湖泊上方的悬空高速。月光透过特制的玻璃照进来,落在笔记本的封面上。沈诗涵想起沙漠里的光伏板,白天吸收阳光,晚上给防沙林的滴灌系统供电;而这些芯片,就像另一种形式的“光伏板”,在地下66层的实验室里吸收着人类的智慧,然后把能量送到需要的地方——无论是空间站的控制台,还是孩子手里的VR眼镜。

车载AI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3小时59分,当前速度398公里/小时。”沈诗涵调整座椅角度,把军用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写1.22纳米芯片的军用测试方案。笔尖划过触控屏的声音,和车窗外的气流声混在一起,像首属于地下世界的交响曲。

她知道,8小时后,当这台红旗S8停在航天科技集团的地下车库时,3.88纳米的光刻机将开始运转,1.22纳米的芯片将在晶圆上生长,而她和叶紫檀,又会像十年前那样,趴在实验室的桌子上,对着满屏的参数争论不休——只是这一次,她们争论的不再是“能不能成”,而是“如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需要它的人”。

地下高速的灯光依旧在流动,像条没有尽头的数据流,连接着地上的城市与地下的实验室,连接着民用的温暖与军用的坚硬,也连接着两个女孩从校服到战袍的约定。而那台军用笔记本的屏幕上,芯片模型的核心区域,正闪烁着一行小字:“兼容世界,始于自己。”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别墅区书房里的商业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U6B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