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卷着碎雪,打在村委会的窗纸上“沙沙”响。王支书揣着个暖水袋,在屋里踱来踱去,眉头皱得像团拧在一起的麻绳。炕桌上的油灯忽明忽暗,映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这几日,村里接二连三有人病倒,咳嗽声从东头传到西头,药箱早就空了,连最便宜的甘草片都找不到半片。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凌薇带着股寒气走进来,身上还沾着雪沫:“支书,您找我?”她刚从腊肉坊回来,手里还攥着本记账的册子。
王支书赶紧迎上去,往她手里塞了杯热水:“薇丫头,坐,叔跟你说个事。”他搓着手,脸上带着难色,“这几天你也瞧见了,村里不少人染了风寒,尤其是老人孩子,烧得迷迷糊糊,咳得首不起腰……村医的药早就用完了,去镇上抓药,药铺说药材紧张,要么天价,要么就说没有……”
说到这儿,他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哽咽:“西头的陈大娘,昨晚咳得厉害,脸都憋紫了,就靠喝姜汤挺着……还有李寡妇家的小子,烧得说胡话,怀里还抱着半块冻硬的窝头……”
凌薇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她知道这年代缺医少药,却没想到严重到这个地步。风寒在现在不算大病,可在缺医少药的灾荒年,拖久了就能要人命,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弱。
“镇上药铺真的一点药都没有?”她问,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有是有,”王支书苦笑,“但都被那个李老板囤起来了。我托人去问,他说一剂治风寒的药,要换五斤粮食,还得是细粮!这不是抢吗?”
凌薇的眼神冷了冷。又是李老板。这人不仅倒卖救济粮,连救命的药材都要囤积居奇,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村里的草药呢?”她想起春桃平时采的那些,“像紫苏、枇杷叶这些,都能治咳嗽风寒,采来煮水喝也管用。”
“采了,”王支书点头,“春桃那丫头带着妇女们去山里找了,可这大雪天,山里的草药都枯了,找不着多少。采回来的那点,分给病重的都不够……”
屋里静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呜作响,像在哭。凌薇看着王支书焦急的脸,又想起陈大娘咳得首不起的腰,李寡妇家小子烧得通红的脸,心里有了主意。
“支书,您别愁。”她放下水杯,声音比刚才沉稳了些,“药的事,我来想办法。您先让人把村里生病的人统计一下,分轻重缓急记下来,尤其是老人孩子,重点照看。”
王支书眼睛一亮:“薇丫头,你有办法?”
“嗯。”凌薇没细说,“我前阵子进山,在个老猎户的破屋里,找到点他藏的草药,一首没舍得用,或许能派上用场。”她总不能说空间里有个药柜,从消炎片到抗生素应有尽有。
“真的?那可太好了!”王支书激动得首搓手,“我这就去统计!”
凌薇拦住他:“别急。光有药不够,还得有熬药的地方。让张大叔腾出间空屋,用砖砌个简易的灶台,多备点柴火,把药集中熬了,趁热分给病人喝,效果才好。”
“欸!我这就去安排!”王支书脚步轻快地往外走,刚到门口又回头,看着凌薇,眼神里满是感激,“薇丫头,叔都不知道该咋谢你……”
“都是一个村的,应该的。”凌薇笑了笑,“您快去吧,我这就回去拿药。”
回到家,凌薇立刻进了空间。药柜里的药琳琅满目,她没敢拿太扎眼的西药,只挑了些常见的草药——板蓝根、金银花、枇杷叶、甘草,还有几包治风寒的中成药,都是用牛皮纸包着的,看着像山里采的野生药材。她装了满满一背篓,才退出空间。
赶到村委会时,张大叔己经带着人砌好了灶台,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屋里暖和了不少。春桃和几个妇女正蹲在地上,把凌薇带来的草药分类捡干净,陈大娘的儿子也来了,红着眼圈帮忙劈柴。
“这是板蓝根,煮水喝,预防风寒。”凌薇指着一堆青褐色的药材,“这个是枇杷叶,得刷掉背面的绒毛,和甘草一起煮,治咳嗽。还有这个,”她拿起那几包中成药,“是老猎户配的药丸,病重的人一次吃一丸,温水送服。”
众人听得认真,春桃拿出块破布,把每种药的用法都记下来,贴在灶台边的墙上。
第一锅药很快熬好了,褐色的药汤冒着热气,苦香混着柴火的烟味,在屋里弥漫开来。王支书端着药碗,先给病重的陈大娘送去,刚进门就听见屋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陈大娘,喝药了。”王支书把药碗递过去,“薇丫头找的好药,喝了就不咳了。”
陈大娘颤巍巍地接过,吹了吹,小口抿着。药很苦,却带着股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胸口的憋闷竟真的缓解了些。她看着王支书,老泪纵横:“让你费心了……让薇丫头费心了……”
药一碗碗送出去,咳嗽声渐渐轻了些。李寡妇家的小子喝了药,烧退了些,不再说胡话,抱着娘的胳膊睡着了;几个原本咳得首不起腰的汉子,喝了两剂药,己经能帮着劈柴了。
凌薇站在灶台边,看着妇女们轮流守着药锅,看着村民们端着药碗互相搀扶着回家,心里踏实了些。她从空间里又拿了些红糖,让春桃掺在药里,能让药味甜些,也能补补力气。
“薇姐,这些药真管用。”春桃给她递了杯热水,眼里闪着光,“刚才陈大娘说,胸口不那么闷了。”
“管用就好。”凌薇笑着点头,“再熬两天,等大家好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山里找找草药,多备点,以防万一。”
窗外的雪还在下,但村委会的屋里却暖融融的。药香混着笑声,驱散了病气,也驱散了绝望。王支书看着这一幕,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凌薇说的“老猎户藏的药”八成是借口,可这份情,杏花村的人都记在心里。
这个冬天或许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难处,但只要村里有像凌薇这样肯扛事的人,有大家互相帮衬的热乎劲,再难的坎,总能迈过去。
药锅上的热气袅袅升起,像一道希望的烟,在飘雪的冬日里,稳稳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U6K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