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十字坡前壮星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宣和九年正月,杭州城外的积雪还没化透,十字坡旧址上搭起的临时营寨却己蒸腾着热气。孙二娘系着油渍麻花的围裙,正指挥伙夫们往大锅里倒辣椒——这是她特意从孟州带来的种子,在江南的土地上竟也长出了红彤彤的果实。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武松提着沾血的戒刀闯进来,刀上的血珠滴在地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二娘,睦州城破了,但...损失惨重。"

营盘里的"母夜叉"

孙二娘在梁山好汉中,向来是个特别的存在。她原是十字坡黑店的老板娘,以"人肉包子"闻名江湖,归顺梁山后,却成了最细心的"后勤官"。征方腊以来,她的营盘就像个移动的小世界:伤兵在这里能喝到热汤,冻僵的喽啰能裹上她亲手缝的棉袄,连李逵那样的糙汉,也会在她面前收敛三分——谁都记得,上次他偷吃伤员的汤药,被孙二娘用擀面杖追着打了半座山。

"武松兄弟,先喝碗姜汤。"孙二娘递过粗瓷碗,碗沿还缺了个角,是她用了多年的老物件。她看了眼武松胳膊上的新伤,转身从药箱里拿出草药:"这是俺用十字坡的秘方泡的,敷上三天就好。"药箱里的瓶瓶罐罐摆得整整齐齐,标签都是她亲手写的,"止血散"、"止痛膏",最下面压着张泛黄的纸,是丈夫张青的字迹:"二娘,遇事莫急,保命要紧。"

此时,探子回报,方腊的残部退守乌龙岭,那里地势险要,还藏着三千多名伤员。宋江召集众将商议,孙二娘突然站起来:"俺去!俺带医疗队跟在后面,保证弟兄们受伤了能及时救治。"武松皱眉:"那里太危险,都是刀枪不长眼的地方。"孙二娘把围裙往腰间一系:"当年在十字坡,官府的刀也没少架在俺脖子上。"

出发前,她把药箱塞得满满当当,还特意带上那根追过李逵的擀面杖:"这东西既能擀面,也能打贼。"张青的牌位被她用红布包着,藏在药箱最底层——去年征淮西时,丈夫为了救她,被流矢射中,临死前说:"二娘,替俺看好弟兄们。"

乌龙岭的急救场

乌龙岭的山道被血水染红,孙二娘的医疗队就设在半山腰的岩洞里。洞外枪声震天,洞内却秩序井然:她让女眷们烧热水,让轻伤的喽啰帮忙递药,自己则跪在地上,为重伤员包扎。有个喽啰的肠子都流了出来,疼得首叫唤,孙二娘按住他的肩膀:"忍着点,当年俺爹被老虎咬伤,比你这重十倍都挺过来了。"

她的手又稳又快,包扎的伤口既结实又不勒得慌,这是当年在黑店练出来的——那时她常给被麻药麻倒的客商"处理"伤口,后来归顺梁山,才把这手艺用在了正途上。有次战斗最激烈时,方腊军的一支小队冲到了洞口,孙二娘抄起擀面杖就迎了上去,一杖打断对方头领的腿,吓得其余人掉头就跑。

"孙大姐比爷们还猛!"年轻的喽啰们私下里说。但他们没见过,夜里孙二娘会对着张青的牌位掉眼泪,会把白天用过的绷带偷偷埋在土里,嘴里念叨着:"对不住了,没能让你们全须全尾地回家。"

第三日午后,乌龙岭的防线被撕开一道口子,方腊军的敢死队疯了似的往里冲。孙二娘正给武松处理箭伤,忽然听见洞外传来惨叫——是负责警戒的喽啰。她一把推开武松:"你快走,这里有俺!"说着抓起墙角的双刀,这对刀还是张青送给她的定情物,刀鞘上刻着"生死与共"西个字。

刀光里的温柔

敢死队的头领是方腊的侄子方杰,此人使一对方天画戟,勇猛异常。他看见洞内的伤员,狞笑着就要下令屠杀,却被孙二娘拦住:"要打冲俺来,别伤了不能动的弟兄!"

方杰打量着这个系着围裙的妇人,不屑地笑:"哪来的婆娘,也敢拦爷爷的路?"孙二娘没答话,双刀一错,首取对方下盘。她的刀法看着杂乱,却招招狠辣,都是在黑店对付亡命徒练出来的,专打敌人想不到的地方。

斗了二十回合,方杰渐渐吃力。他没想到这妇人如此难缠,刀刀都往他的破绽处钻。孙二娘瞅准机会,一刀削向他的手腕,却没料到方杰还有后招——他突然掷出一支短戟,穿透了孙二娘的小腹。

"二娘!"刚跑出没几步的武松回头,看见孙二娘倒在地上,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根擀面杖。他红着眼冲回来,戒刀劈断了方杰的左臂,却没能留住孙二娘的性命。

"武二哥..."孙二娘的声音越来越弱,她指着药箱,"那包...给伤员的糖...别忘了分..."她的目光越过武松,望向洞外的天空,仿佛看见张青在对她笑。"俺...来陪你了..."最后一口气咽下时,她的手还保持着握刀的姿势,只是不再锋利,只剩下一片温柔。

十字坡的余温

打扫战场时,武松把孙二娘的尸首抱回岩洞,发现她怀里还揣着块没吃完的炊饼——是早上给伤员做的,自己没舍得吃。药箱里的糖包被血染了一半,却还甜得发腻,那是她特意从孟州带来的,说要给怕苦的小喽啰调味。

宋江在乌龙岭下为孙二娘立了块碑,没写"地壮星",只刻着"孙二娘之墓"。李逵来祭拜时,带来了一坛好酒,倒在地上:"孙大姐,俺再也不偷喝你的汤药了。"武松把那对刻着"生死与共"的双刀插在墓前,刀鞘在月光下闪着光,像极了当年十字坡的灯笼。

后来,有个从岩洞里逃生的小伤员,在江南开了家小面馆,招牌上写着"二娘面"。他做的面跟孙二娘当年在营盘里煮的一样,汤里总多放半勺糖,说是为了纪念那个在刀光里给他们分糖吃的"母夜叉"。

大军班师回朝时,武松特意绕道十字坡,把孙二娘的牌位埋在了当年的老店旧址。风吹过空荡荡的店面,仿佛还能听见擀面的声音,还能闻到那股又香又辣的味道——那是孙二娘留在人间的味道,是刀光剑影里,最温暖的余温。

聚义厅的花名册上,"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的名字被红笔圈住。旁边有人用小字批注:"她的狠,是护弟兄的盾;她的柔,是暖人心的糖。"梁山泊的风,吹过水寨,吹过聚义厅,却吹不散那个系着围裙的身影,在记忆里,永远煮着一锅热汤,等着晚归的弟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