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昱岭关下地藏星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宣和九年孟冬,昱岭关的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临时伙房的帆布上噼啪作响。朱富系着油渍的围裙,正往蒸笼里码放馒头,面团在他手里揉得瓷实,虎口因常年揉面磨出的厚茧泛着光。帐外传来伤员的咳嗽声,他掀开蒸笼,一股白汽裹着麦香漫出来,瞬间模糊了他总是带笑的脸。"王三哥,趁热吃。"他把馒头递给个断了胳膊的喽啰,眼角的笑纹里还沾着面粉,"吃完了有力气养伤,等开春咱就回梁山蒸糖包。"

笑面下的肝胆

朱富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总像笼屉里的热气,暖得让人舒服。他原是沂水县的酒店老板,一手酿酒蒸馍的手艺冠绝乡里,因脸上总挂着笑,得了个"笑面虎"的绰号,排座次时被定为"地藏星"。这名号暗合他"外热内冷"的本事——当年他用笑脸麻痹都头李云,配合李逵救出宋江,转头就用蒙汗药放倒了追兵,手段利落得让人心惊。归顺梁山后,他成了"钱粮官",管着山寨的酒坊与粮库,账算得比谁都精,却总在弟兄们挨饿时,偷偷多蒸两笼馒头。

攻打昱岭关前,大军被暴雪困在山下,粮草渐渐吃紧。方腊的守将庞万春又在关前设了"冻粮计"——把腐烂的猪肉扔到梁山大营附近,引得瘟疫滋生。不到三日,就有上百名喽啰上吐下泻,军医营的草药见了底。朱富看着弟兄们蜡黄的脸,把自己的伙房改成了"病号灶",亲自守在蒸笼前,用艾草水和面,说能"驱寒解毒"。

"富哥,面粉快没了。"负责管粮的喽啰急得首搓手。朱富却笑着拍他的肩:"去,把俺藏在粮囤底下的那袋荞麦面扛来,那玩意儿抗饿。"那袋面是他从沂水县带来的,本想留着给母亲做寿桃,此刻却毫不犹豫地倒进了面缸。

夜里,他带着两个徒弟摸到关下的村落,想换些粮食。村民们被方腊的兵吓怕了,见了他们就关门。朱富不恼,只是坐在雪地里,给孩子们捏面人,孙悟空、猪八戒捏得活灵活现。有个老汉看着心软,偷偷塞给他半袋红薯:"庞万春的兵比狼还狠,你们若能打跑他们,俺们给你们送粮。"

蒸笼里的杀机

朱富的"病号灶"渐渐有了名气,连方腊那边都听说了——梁山有个笑面厨子,蒸的馒头能治病。庞万春眼珠一转,派了个心腹扮成逃难的货郎,挑着担子混进了梁山大营,筐底藏着罐"断肠散"。

货郎刚到伙房外,就被朱富拦住。"大哥是做什么的?"朱富笑着递过个热馒头,指尖却不经意地碰了碰货郎的筐绳——那绳子是浸过桐油的,寻常货郎绝不会用这么结实的绳。货郎慌忙接馒头,手却往筐底摸,被朱富一把按住:"天冷,我帮你暖暖担子。"

他接过担子往伙房走,刚进门就把筐底朝天一翻,断肠散摔在地上,摔出几枚方腊军的腰牌。"这点伎俩,还敢在俺面前耍?"朱富脸上的笑瞬间敛去,抄起面杖就打,货郎被打得满地打滚,嘴里还喊着:"庞将军说了,让你尝尝自己的蒙汗药!"

原来庞万春早就查了朱富的底细,知道他善用麻药,特意在断肠散里掺了"醒神草",要让他自食其果。朱富听后冷笑,让人把货郎捆在柱子上,自己则取来罐新酿的酒:"这酒里是俺新配的'醉仙散',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比蒙汗药厉害十倍,你若说出关里的布防,俺就给你解药。"

货郎起初嘴硬,喝了半杯就瘫在地上,吐得一塌糊涂,把昱岭关的粮仓位置、哨兵换岗时间全说了。朱富让人记下来,却没给解药:"对狼不能讲良心。"他望着窗外的雪,突然对徒弟道:"明早蒸些带碱的馒头,让弟兄们吃了有力气打仗。"

地藏星的终局

总攻那日,朱富推着辆装满馒头的独轮车,跟着攻城队伍冲在前面。他的目标是关下的敌军粮仓——按货郎的供词,那里藏着庞万春囤积的大半粮草。"弟兄们,先吃馒头再杀贼!"他把馒头往地上一撒,白花花的面团滚在雪地里,像群胖娃娃。

就在此时,粮仓突然炸了——庞万春早就埋下了火药,要将梁山军一网打尽。气浪掀翻了独轮车,朱富被埋在坍塌的粮堆下,他挣扎着往外爬,却看见个被吓得哭不出声的小童,正躲在粮堆后面。那是守粮官的儿子,才刚会走路。

"别怕,叔叔带你出去。"朱富用尽全力把小童护在怀里,后背顶着落下的横梁。火药的浓烟呛得他睁不开眼,他却记得货郎说的"粮仓后墙有暗门",摸索着往那个方向爬。小童在他怀里不哭了,伸手去够他脸上的面粉,咯咯地笑。

暗门就在眼前时,一根燃烧的木梁砸了下来。朱富把小童往前一推,自己却被压在下面。"去找穿红甲的叔叔..."他的声音被爆炸声吞没,最后看到的,是小童跌跌撞撞跑向梁山军的方向,手里还攥着半个他刚蒸的馒头。

当李逵扒开废墟找到朱富时,他的身体己经凉了,怀里却还护着块没被压碎的面团,冻得像块白玉。宋江把面团揣进怀里,说要带回梁山,让弟兄们看看"笑面虎"最后揉的面。

麦香里的余温

昱岭关被攻破后,弟兄们在粮仓的灰烬里,发现了朱富藏的酒坛,里面的"醉仙散"完好无损。后来这酒放倒了逃跑的庞万春,也算替他报了仇。那个被救的小童,被宋江收在身边,教他读书写字,小童总爱说:"朱叔叔的馒头,比糖还甜。"

安葬朱富时,沂水县的百姓特意送来袋新磨的面粉,撒在他的坟上。"富哥最疼粮食,"李逵用手拢着面粉,"这样他在那边,也能蒸馒头。"孙二娘在坟前支起蒸笼,蒸了满满一笼糖包,热气腾腾的,麦香混着雪味,飘出很远。

大军班师回朝时,朱富的徒弟把那根打年货郎的面杖带回了梁山泊,挂在酒坊的梁上。后来每次蒸馒头,徒弟都会对着面杖拜一拜,说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有朱富的味道。

很多年后,昱岭关的百姓还在传唱一首童谣:"笑面虎,蒸馒头,蒸个白胖娃,送俺家门口。"有个老伙夫说,每逢雪天,能看见伙房里有个系围裙的身影,在蒸笼前忙碌,笑声混着汽笛声,像在说:"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聚义厅的花名册上,"地藏星笑面虎朱富"的名字旁,有人用面粉画了个小馒头。旁边的批注写着:"笑里藏的不是刀,是暖人心的糖。"风从沂水县吹来,带着麦香,像那个总爱笑的厨子,还在伙房里忙碌,蒸出一笼笼热馒头,等着晚归的弟兄,说声:"回来了?快趁热吃。"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