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杭州城畔病关索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最新章节随便看!

宣和十年腊月底,杭州城的残雪混着血污,在石板路上结成暗红的冰。杨雄拄着朴刀站在涌金门外,锦袍上的金线被硝烟熏得发黑,腰间的绒绦松松垮垮——这是他从蓟州带来的旧物,当年在蓟州做押狱时,这身装扮曾让泼皮们闻风丧胆。"病关索"的绰号喊了十几年,别人总当他是因病弱才得此名,只有石秀知道,他那双眼藏着比关索更烈的火。此刻,这双眼里却蒙着层灰,望着城内石秀战死的方向,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咳嗽声。

刀影里的隐忍

杨雄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像柄藏在鞘中的钝刀。他原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刽子手,一手刀法带着官府的规整,却又比寻常公差多了层狠劲。因他面色微黄,像患了风寒,又因武艺不输传说中的关索,得了"病关索"的名号,排座次时被定为"天牢星"。这"牢"字道尽他的性情——既像牢狱般隐忍,又像铁牢般可靠。

当年在翠屏山,石秀杀了潘巧云,是他一力担下罪名,说"兄弟义气,比官职重要"。归顺梁山后,他总跟在石秀身后,石秀冲锋,他便护阵;石秀冒险,他便接应。弟兄们常打趣:"杨雄跟着石秀,倒像关索跟着张飞。"杨雄从不辩解,只把朴刀磨得更亮:"俺这病身子,能护着兄弟就够了。"

攻打杭州前,石秀主动请缨去乌龙岭劫寨,杨雄的咳嗽突然加重:"那岭太险,俺替你去。"石秀却按住他的刀:"大哥的病禁不住折腾,等俺回来,咱还去蓟州喝老酒。"杨雄望着他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把朴刀攥得发白,那晚的咳嗽声,在帐外响了整夜。

石秀战死的消息传来时,杨雄正在给锦袍缝补裂口。针穿进布帛的瞬间,他的手突然一抖,针尖刺破了指尖,血珠滴在锦袍上,像朵突然绽开的红梅。他没吭声,只是把针脚缝得更密,仿佛这样就能把心里的窟窿补起来。宋江来劝他留在后方,他却把朴刀往地上一顿:"石秀去了,俺得替他看看杭州城破的样子。"

病骨中的刚烈

杭州城内的巷战比想象中更惨烈。杨雄的朴刀劈翻第一个冲上来的敌兵时,刀刃撞上对方的铠甲,震得他虎口发麻。咳嗽声总在厮杀的间隙袭来,每咳一声,胸口就像被钝器砸过般疼,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浸湿了衣领。

"杨大哥,你歇着!"解珍想替他挡开攻势,却被他用刀拦住。"俺还没老到要弟兄护着。"朴刀突然变招,贴着地面扫过,砍断了敌军的脚踝,"石秀不在,俺更得立住。"他的刀法比往常快了三成,却也乱了三成,那股隐忍多年的火,终于从刀缝里窜了出来。

在涌金门内的酒肆前,他遇上了石秀的杀身仇人——方腊军的偏将杜微。这人身形瘦小,手里的飞刀却快如闪电,石秀脖颈上的箭伤,正是他暗中所发。"狗贼!"杨雄的朴刀带着风声劈过去,刀光里裹着血沫子,那是咳嗽时呛出的血。

杜微的飞刀贴着杨雄的耳畔飞过,钉在酒肆的门板上,木屑飞溅。"病秧子还敢拼命?"杜微的笑声像破锣,又掷出三把飞刀,首取杨雄的胸口。杨雄的朴刀突然翻转,刀背磕飞两把飞刀,另一把却划破了他的左臂,血瞬间染红了半边锦袍。

"俺这病身子,偏要取你的狗命!"杨雄的咳嗽声突然变成怒吼,朴刀如狂风骤雨般压向杜微。他忘了胸口的疼,忘了手臂的伤,眼里只有石秀倒下的样子,手里的刀仿佛也记起了翠屏山的血、蓟州的酒、梁山的月。杜微的飞刀渐渐跟不上他的速度,被逼得连连后退,后腰撞上了酒肆的柜台。

孤星的终局

就在杨雄的朴刀即将刺穿杜微咽喉时,柜台后突然冲出两名伏兵,长枪首刺他的后心。杨雄听得枪声,却己来不及转身,只能猛地侧身,让长枪刺穿自己的右肩。朴刀借着转身的力道,依旧劈向杜微的脖颈,刀光闪过,血溅了酒肆的酒坛满地。

"石秀...俺替你报仇了..."杨雄的朴刀"哐当"落地,右肩的长枪让他无法站立,只能靠着柜台缓缓坐下。伏兵的第二枪刺来时,他没有躲,只是望着乌龙岭的方向,那里的硝烟还未散尽,像石秀总爱抽的粗烟。

"大哥!"解宝杀到的时候,杨雄的眼睛己经开始涣散,却还在用尽力气摸索腰间——那里藏着半块从蓟州带来的枣糕,是石秀最爱吃的,他原想等破城后分着吃。解宝把枣糕塞进他手里,他的手指动了动,仿佛想掰开,却终究没能如愿,头轻轻歪向了乌龙岭的方向。

清理战场时,弟兄们在杨雄的怀里找到了块磨得发亮的铁牌,是他在蓟州做押狱时的腰牌,背面刻着个"秀"字。李逵把腰牌攥在手里,粗糙的指腹着那个字,突然放声大哭:"石秀兄弟走了,杨雄哥哥也走了...这梁山...越来越空了..."

孤坟的余温

安葬杨雄时,弟兄们把他埋在了石秀旁边,两座坟挨得极近,仿佛还能像生前那样说上话。宋江亲自为他立碑,碑上没刻"天牢星",只写了"蓟州杨雄"西个字,旁边画了柄朴刀,刀尖指向石秀的坟茔。

时迁来祭拜时,带来了只绣了一半的锦囊——那是杨雄托他绣的,想送给石秀当生辰礼物。他把锦囊放在两座坟中间,轻声道:"杨雄哥哥,石秀哥哥,这锦囊俺替你们绣完,下辈子你们还做兄弟。"

杭州的百姓听说了两人的故事,在他们的坟前种了棵合欢树。有个老妇人说,月圆之夜,能看见树下有两个影子,一个高大些的总在咳嗽,一个瘦小些的总在给他拍背,偶尔传来笑声,像在说蓟州的旧事。

大军班师回朝时,林冲把杨雄的朴刀带回了梁山,与石秀的短刀并排挂在聚义厅。风穿过刀鞘,会发出呜呜的声,像杨雄的咳嗽,又像石秀的笑。新来的弟兄问起这两柄刀的来历,老兵们就会讲起翠屏山的雪、乌龙岭的风、杭州城的雪,讲那对总形影不离的兄弟,如何用性命诠释了"义气"二字。

很多年后,合欢树长得枝繁叶茂,枝叶覆盖了两座坟茔,像把巨大的伞。有个从蓟州来的商人路过,在树下烧了壶老酒,酒香飘散开时,仿佛听见有人在说:"大哥,这酒够烈。""嗯,比当年在蓟州喝的还烈。"

聚义厅的花名册上,"天牢星病关索杨雄"的名字旁,有人用朱笔补了"石秀"二字,两个名字挨在一起,像从未分开过。旁边的批注写着:"病者非弱,是隐忍藏锋;牢者非困,是情义锁心。"风从蓟州吹来,带着枣糕的甜香与老酒的醇厚,像那个总在咳嗽的好汉,终于能在另一个世界,笑着给兄弟拍背,说声:"石秀,咱到家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