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二年暮春,楚州的雨下得缠绵,像要把这座江南小城泡进愁海里。宋江坐在衙内的书案前,手里的御酒盏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酒液澄黄,却映出他鬓角的白发——那是招安后三年,被朝堂的风霜染就的。案上的圣旨还摊着,"楚州安抚使"的印鉴红得刺眼,像血。窗外的芭蕉叶被雨水打得噼啪响,像极了李逵在梁山时,双斧劈柴的声音。
招安路的初心
宋江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像面永远飘扬的旗。他原是郓城县押司,因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得了"及时雨"的绰号,又因自号"呼保义",排座次时被定为"天魁星"。这"魁"字藏着的,是江湖的敬重,更是对正统的执念——当年杀了阎婆惜,他辗转江湖,却始终没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上了梁山后,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扛得比谁都稳,弟兄们说:"宋大哥心里,装着的是整个天下。"
他的招安梦,像颗埋在心底的种子。三打祝家庄后,他第一次在庆功宴上提起:"弟兄们都是好汉,总不能一辈子当草寇。"李逵当场掀了桌子,骂他"忘了初心";武松冷笑,说"朝廷容不下咱们";只有吴用摸着胡须,说"大哥深谋远虑"。宋江没辩解,只是给弟兄们各斟了杯酒:"俺宋江若有一日负了弟兄,任凭处置。"
征方腊前,他在聚义厅烧了三炷香,香灰落在"忠义堂"的匾额上,像层薄雪。"此行凶险,"他望着满堂弟兄,"不愿去的,可留梁山。"却没人动——李逵把双斧拍在桌上,说"跟哥哥走";林冲咳嗽着站起,说"愿效犬马";就连总与他意见不合的武松,也默默握紧了戒刀。那一刻,宋江觉得胸口滚烫,仿佛招安后的荣华富贵,都不及此刻弟兄们的眼神。
杭州城破时,他站在涌金门外,看着尸横遍野的弟兄,突然想:若不招安,是不是就不用死这么多人?可转念又想起晁盖临终前的嘱托,想起自己对弟兄们的承诺,终究把这念头压了下去。他让人把阵亡弟兄的名字一一记下,说"回朝后必请朝廷追封",却没看见林冲在病榻上,望着东京的方向摇头。
御酒里的终局
高俅的使者带着御酒到楚州时,宋江正在处理赈灾的公文。灾民的名册堆得比山高,他用朱笔在上面圈点,笔尖的红墨像血。使者笑着说:"宋安抚使治理楚州有功,圣上特赐御酒两坛,以示嘉奖。"宋江接过酒坛,封泥上的龙纹在烛火下闪着光,像在狞笑。
他不是没察觉异样。近日常有流言,说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高俅、童贯在朝堂上屡屡发难,说他"贼性不改"。可当使者为他斟酒时,他还是端起了酒杯——他是"呼保义",是朝廷命官,怎能怀疑圣上的恩宠?
第一杯酒入喉,带着甜腻的香,却在腹中烧起团火。他强忍着不适,与使者谈笑风生,首到对方离去,才猛地捂住肚子,冷汗瞬间浸透了官袍。"大人!"随从想喊郎中,却被他拦住,"别声张。"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酒,是穿肠的毒。
夜里,李逵提着两坛老酒闯进来,身上的酒气比他的还重。"哥哥,俺听说高俅那厮送酒来了?快拿出来尝尝!"宋江看着他黑旋风般的模样,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李俊起义之大唐重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突然红了眼——他可以死,却不能让李逵活着闹事,毁了梁山弟兄的名声。
"铁牛,"他倒了杯御酒,递过去,"这是圣上赐的,你陪哥哥喝了。"李逵仰头饮尽,咂咂嘴:"不如梁山的老酒烈。"宋江别过脸,泪水滴在公文上,晕开了"赈灾"二字。
毒发时,李逵正趴在桌上打鼾。宋江的肚子像被万千钢针穿刺,他挣扎着爬起来,想去摸李逵的头,手却在半空垂落。"铁牛..."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别怪哥哥...这是为了...梁山的名声..."
李逵被疼醒时,看见宋江倒在地上,嘴角淌着黑血。"哥哥!"他扑过去,才发现自己的肚子也在绞痛,"这酒...有毒!"宋江望着他,眼里的泪混着血:"铁牛...俺对不住你..."李逵却笑了,笑得咳出血:"能跟哥哥死在一块儿...俺乐意..."
两人的手在地上摸索,终于握在一起,像在梁山时那样,再也没分开。烛火在此时熄灭,衙内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为这对生死弟兄呜咽。
蓼儿洼的归宿
宋江与李逵的尸首被葬在蓼儿洼时,雨终于停了。湖水绿得发暗,像铺了块巨大的翡翠,将两座新坟拥在怀里——那是宋江生前选的地方,说"这里像梁山的水泊,死后也能看着弟兄们"。
花荣、吴用赶来时,坟头的青草刚冒芽。花荣跪在坟前,雕弓"哐当"落地,他望着宋江的墓碑,突然想起当年清风寨的月夜,宋江为他披衣;想起征辽时,宋江把唯一的战马让给他;想起每次他遇险,宋江总能化险为夷——可这次,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拔出箭,对准自己的心口。
吴用在一旁摆了副棋,黑棋是梁山弟兄,白棋是朝廷,他执黑,却怎么也走不出死局。花荣倒下时,他的算筹从袖中滚出,落在宋江墓前,木头上的刻痕对着天空,像在问:这招安路,究竟值不值?
当地百姓说,那年后每逢阴雨天,蓼儿洼的湖面上就会出现两艘小船,一艘坐着文官模样的人,一艘站着黑大汉,两人在船上对饮,笑声顺着湖水飘远,像在说梁山的旧事。有个老渔民说,他曾看见船上空着许多座位,像是在等什么人,座位旁的兵器闪着光,有矛,有刀,有斧,有箭。
后来,朝廷为宋江立了块"宋公明之墓"的碑,却被百姓偷偷改成"天魁星呼保义宋江",旁边还刻了行小字:"聚义梁山,忠肝义胆"。花荣的箭、吴用的算筹、李逵的斧刃被后人放在墓前,成了最特别的祭品。
风从郓城县吹来,掠过梁山的水泊,穿过楚州的雨幕,带着押司的印章、杏黄旗的猎猎声、弟兄们的笑骂,像那颗陨落的天魁星,终于在蓼儿洼的湖水里,找到了永恒的安宁。他的招安梦碎了,却留下了"忠义"二字,在江湖上传颂;他的性命没了,却让梁山弟兄的故事,永远活在了百姓的心里。
蓼儿洼的湖水依旧涨落,拍打着岸边的新坟,像在诉说一个未完的故事:有个想当清官的押司,聚了一群好汉,走了一条招安路,最终把性命留在了江南的雨里。他或许错了,却错得坦荡;他或许输了,却输得磊落——因为他心里的"义",从未变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U6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