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泰山封禅

小说: 黄帝战纪   作者:青鸾衔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帝战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开篇·星轨之紊】

首山之犁惠泽苍生,中原大地重现生机。然黄帝夜观天象,见紫微帝星虽明,周遭辅星轨道却仍有细微紊乱,天地间流转的气运似被无形之手拨动,难以彻底平复。仓颉以新创文字推演,于龟甲上灼出裂痕,显象为“余波未平,根在九黎”。风后亦奏报:各地虽无大战,却小灾频仍,地动、山洪似比往年更密。

黄帝深知,蚩尤虽身死魂散,但其以兵主之力搅乱的天地秩序、其麾下魔神散逸的污秽之气、以及那场旷世大战本身对天地灵脉造成的创伤,并非轻易可愈。他忆起上古记载,圣王功成,需封禅天地,以人皇之功德,沟通天地,抚平创伤,重定秩序。

“登泰山,告祭皇天后土!”黄帝诏令传出,万民响应。

【第一幕·圣山之路】

1. 泰山灵威

泰山,五岳之首,自古便是通天之山。其山势巍峨,云雾缭绕,蕴含无尽灵威。黄帝率风后、仓颉、力牧、常先等重臣,并精选三千仪仗,携牺牲玉帛,踏上登山之路。越往上行,灵气愈浓,威压愈重,寻常士卒需结阵方能抵抗,仿佛整座山都在审视着这位即将封禅的人皇。

2. 万灵朝贺

奇景频现:山间瑞兽隐现,白鹿衔芝,仙鹤翔集;古木无风自动,似在躬身;溪流潺潺,其声如乐。这并非幻象,而是泰山山灵与天地精粹对即将举行的盛大仪式的回应,亦是对黄帝功德的认可。

3. 前朝遗刻

于一天然石壁前,队伍暂歇。石壁上留有模糊的古老刻痕,经仓颉辨认,竟是神农氏昔日巡狩泰山时所留的农耕祭祀图纹,以及更为久远的伏羲氏留下的先天八卦残迹。黄帝以手抚过刻痕,感受到跨越时空的传承之重,心中明悟更增。

【第二幕·封天禅地】

4. 燔柴祀天

登临绝顶,设圆形祭坛以象天。以栎木为柴,堆积如山,置玉璧、牺牲于其上。黄帝身着玄衣纁裳,手持轩辕剑,诵念由仓颉撰写、蕴含文字力量的祭天文告,历数自蚩尤作乱至天下初定的历程,颂扬天地化育之恩,祈请天道垂怜,抚平创伤,重降祥瑞。

风后引动阵法,离火自生,点燃柴堆,烈焰冲天,烟气袅袅首上九霄,竟凝成华盖状,久久不散。霎时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似有天音渺渺。

5. 瘗埋祭地

于山下设方形祭坛以象地。掘穴深埋玉琮、缯帛、五谷,黄帝诵念祭地文告,感恩厚德载物,祈求地脉安宁,灾祸不生,五谷丰登。仪式完成时,地面微震,似有地脉回应,周围枯木竟抽新芽。

6. 人皇正名

黄帝立于峰顶,面向九州,将轩辕剑高举向天,声传西野:“朕,公孙轩辕,承天命,顺民心,戮力破魔,平定祸乱。今寰宇初定,特告祭天地,自此以往,当励精图治,使万物各得其宜,百姓安居乐业!天地共鉴!”

话音落下,轩辕剑光芒大作,与天光相接。黄帝周身气运与泰山灵脉、乃至整个中原的气运短暂相连、共鸣,那紊乱的星轨为之一定,天地间的浊气为之一清。

【第三幕·天赐地馈】

7. 河图再现

祭天仪式产生的烟气华盖之中,忽有星光点点坠落,于黄帝面前汇聚,竟再次显化出河图虚影,但比洛水所见更为清晰复杂,其中多出了许多代表山川地脉、气候流转的符号,似是一幅无形的九州灵脉图。此图一闪即逝,却深深印入黄帝与风后脑海。

8. 社稷之重

祭地之处,新芽迅速生长,转眼化为一片青翠。土壤变得异常肥沃,蕴藏生机。黄帝于此立石,亲手刻下“社稷”二字,寓意土地与谷神,象征王朝根基。此地日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的重要场所。

9. 麟德现身

仪式终了,祥云缭绕间,一头异兽自云端漫步而下。其麋身、牛尾、马蹄、头顶独角,周身覆盖鳞甲,闪耀五彩光华。它行至黄帝面前,低头轻鸣,温顺异常。

“麒麟!”仓颉惊呼,“仁兽麒麟现世,乃圣王出、天下德治之兆!”

麒麟绕黄帝三周,留下一片祥光,继而隐入云中。

【终幕·新的起点】

封禅礼成,泰山恢复宁静,却仿佛更具灵性。黄帝下山回望,心中并无志得意满,反觉责任更重。天地认可了他的功绩,也赋予了他更大的职责——治理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引导它走向真正的繁荣。

“陛下,河图所示灵脉节点,似有几处淤塞紊乱,恐是灾祸之源。”风后上前低语。

黄帝目光深邃:“传令,巡狩九州,疏浚灵脉,安抚黎民。这天下,才刚刚开始。”

黄帝战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黄帝战纪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帝战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