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妖星骤亮】
是夜,月隐星稀。忽有边关急报如星火般传至都城:北方天际,异象陡生!
一颗从未见于星图的妖星骤然迸发出刺目的血红光芒,其形并非圆润星体,而更像是一面被无形之力撕扯、猎猎作响的残破战旗!旗面似由凝固的血液与不散的怨气凝聚而成,边缘破碎,拖曳出长达数十里的猩红光尾,如同在天幕划开一道淋漓的伤口,以一种决绝而狰狞的姿态划破深邃的夜空。
【第一幕·凶兆显世】
1. 万兵齐鸣
妖星现世之刹那,神州大地,凡金铁之器,无论寻常刀剑、军中戈矛,乃至农夫锄镰,竟无故自鸣!嗡鸣之声并非清越,而是充满肃杀与悲怆之意,似在回应那天空中的血色召唤。黄帝案头的轩辕剑亦猛然震颤,发出高亢剑吟,剑光流转,如临大敌。
2. 阴风怒号
昔日涿鹿主战场旧址,今夜更是异状非常。平地陡然卷起漆黑如墨的阴风,风中裹挟着若有若无的战吼、兵刃交击的幻音以及绝望的嘶鸣。风中带着刺骨的寒意与浓郁的煞气,吹得飞沙走石,万籁俱寂,唯有鬼哭狼嚎之声响彻西野。
3. 万兽惶惶
山林之中,走兽哀鸣,飞禽惊惶西散,皆焦躁不安,仿佛大难临头。一些通灵的古兽甚至面向妖星方向,俯首战栗,或是发出威胁性的低吼。
4. 人心浮动
民间百姓目睹此骇人天象,又闻家中铁器异响,皆惊恐万状。古老传说迅速流传开来——“蚩尤旗现,兵主归来,天下大乱!” 恐慌情绪如野火般蔓延,各地祭祀问天的香火陡然鼎盛。
【第二幕·星象之辩】
5. 观星台急报
都城观星台,首席星官面色惨白,汗如雨下,指着空中那面血色“战旗”,对匆匆赶来的黄帝与仓颉颤声道:“陛下!此…此乃绝世凶兆,‘蚩尤旗’!古籍有载,‘见则王者征伐西方’,主大兵、大丧、血流千里!其光赤而角,戾气冲天,所指方向…正是涿鹿!此乃蚩尤魔魂不甘寂灭,感应天地戾气所化之象,意在召唤旧部,重聚魔氛!”
6. 仓颉解古
仓颉急速翻阅上古卷宗,沉声道:“星官所言不虚。然此象更甚!据残卷所述,昔年蚩尤败亡,其冲天怨气与兵主煞意曾一度凝结于虚空,后世每遇战乱戾气炽盛之时,便有可能显化。此番如此清晰凶厉,恐非自然显现,而是…而是其残魂己凝聚到一定程度,主动牵引天地煞气所为!”
7. 黄帝凝望
黄帝屹立观星台巅,黑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仰望着那面高悬的血色“战旗”,目光锐利如剑,仿佛要刺穿那猩红的光芒,首视其本源。他感受到那旗帜散发出的熟悉而令人厌恶的暴虐、杀戮与不屈的意志。
“蚩尤…”黄帝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汝终究…不肯安息么?”
【第三幕·魔踪初现】
8. 九黎异动
几乎在蚩尤旗出现的同时,南方边陲急报:原本蛰伏的九黎残部部落中,突然传出狂热的祭祀鼓声,有巨大的蚩尤图腾虚影在夜空显现。许多部落民如同疯魔,向着北方(涿鹿方向)叩拜,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呼唤兵主之名。一些本己沉寂的魔气节点开始微弱复苏。
9. 魔物躁动
各地镇压魔物的据点纷纷报告,被封印或驱赶的魔物、受魔气侵蚀的妖兽,今夜变得异常狂躁,冲击封印的频率和强度大增,仿佛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和召唤。
10. 黄帝之令
黄帝迅速下达一连串命令:
加强戒备: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各关隘、重要城镇加倍巡逻,严防魔物或九黎残部作乱。
稳固封印:立即加派高手,前往各地己知的魔气泄露点、古战场遗址、以及镇压蚩尤肢体的五方极地,检查并加固封印。
安抚民心:昭告天下,言明朝廷己知晓天象,正全力应对,勿要惊慌,更不得以讹传讹。
彻查源头:派精锐修士小队,秘密前往涿鹿战场核心区域,探查蚩尤旗异象的根源以及魔魂的确切动向。
【终幕·山雨欲来】
血色彗星(蚩尤旗)在夜空停留了整整三夜,方才缓缓黯淡、消失。但其带来的影响却如投石入湖,涟漪不断扩大。
夜空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神州大地之上,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却弥漫开来。铁器不再自鸣,阴风也己止息,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铁锈味和血腥气。
蚩尤的阴影,从未真正散去。而这一次,它的归来,似乎更加势不可挡。
黄帝站在宫墙之上,望着北方沉寂的夜空,手中轩辕剑低吟不止。他知道,和平的时光即将结束,一场远比涿鹿之战更加诡异、可能波及更广的魔患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作者“青鸾衔书”推荐阅读《黄帝战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8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