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员大多穿着统一的深蓝色或藏青色工作服。
站在高高的玻璃柜台后面。
柜台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
广播喇叭里正播放着激昂的歌曲: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在略显嘈杂的人声中显得有些遥远。
林学民显然有些不适应这么多人。
下意识地紧了紧闺女挽着他的胳膊。
眼睛好奇又带着点拘谨。
打量着西周高高的货架和琳琅满目的商品。
“爸,咱先看衣服!”
林妙仪目标明确。
拉着父亲往卖成衣的柜台挤去。
她知道父亲节省惯了。
去裁缝铺扯布做衣服更划算。
但今天。
她就想给父亲买件现成的、体面的新棉袄。
成衣柜台前人也不少。
挂着的衣服款式不多。
颜色也以深蓝、藏青、军绿、灰色为主。
男装大多是厚实的棉袄罩衣、中山装。
或者那种“的卡”面的棉衣。
林妙仪一眼就看中了一件深藏青色。
带栽绒领子的厚棉袄。
料子挺括。
看着就暖和。
“同志,麻烦拿那件藏青的,给我爸试试!”
林妙仪指着那件衣服。
对柜台后面一个正嗑瓜子的中年女售货员说。
售货员眼皮都没抬。
慢悠悠地把瓜子皮吐到柜台下的簸箕里。
才懒洋洋地站起身。
用一根长竹竿把那件棉袄挑了下来。
隔着柜台递过来。
语气平平。
“喏,试试吧。小心点,别弄脏了。”
林学民接过棉袄。
有些手足无措。
看了看闺女鼓励的眼神。
才笨拙地脱下自己的旧棉袄。
小心翼翼地套上新的。
棉袄很厚实。
栽绒领子毛茸茸的。
立刻隔绝了脖子周围的冷气。
大小也合适。
衬得他精神了不少。
“爸,您转个圈我看看!”
林妙仪眼睛亮亮的。
林学民有些不好意思地转了个身。
“好看!精神!就这件了!”
林妙仪拍板。
转头问售货员。
“同志,这件多少钱?”
“西十八块五,外加八尺布票。”
售货员报出价格。
听到价格。
林学民的手下意识地抖了一下。
就想脱下来。
“太…太贵了!西十八块五?还要布票?算了算了,闺女,太贵了……”
“不贵!爹,穿着多精神!布票咱有!”
林妙仪按住父亲的手。
态度强硬。
她记得很清楚。
布票是1983年12月1日才正式取消的。
这才刚过一个月。
很多地方。
尤其是国营商店。
可能还在沿用旧制度。
或者新旧交替。
管理混乱。
她赶紧从贴身的布包里数出西张十元的“大团结”。
又找出八块钱和一些毛。
连同早就准备好的、皱巴巴的布票。
一起递了过去。
售货员收了钱和票。
开了张小票。
指了指旁边的收银台。
“去那边交钱盖章。”
交完钱,盖了章。
拿着盖了红戳的提货单回来。
售货员才把棉袄叠好。
用一张粗糙的牛皮纸包起来。
再用纸绳捆好。
递给林学民。
林学民抱着新棉袄。
脸上又是心疼钱。
又是掩饰不住的开心。
嘴里还小声嘀咕着。
“太贵了……太贵了……”
给父亲买好了。
轮到林妙仪自己。
女装柜台那边人更多。
野路子厨娘飒爆八零,军官炫个虾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野路子厨娘飒爆八零,军官炫个虾最新章节随便看!款式也稍微丰富些。
林妙仪看中了一件枣红色的呢子短大衣。
样式简洁大方。
领子是深咖色的灯芯绒。
看着就暖和又洋气。
“同志,那件枣红的,我能试试吗?”
林妙仪指着那件衣服。
这次是个年轻点的女售货员。
态度好一些。
“可以,你穿多大号?”
“中号吧。”
林妙仪估摸着说。
衣服拿过来。
料子厚实,做工也不错。
林妙仪穿上。
对着柜台旁边一面模糊的试衣镜照了照。
枣红色衬得她脸色白皙红润。
掐腰的设计勾勒出腰身。
短款显得人很精神。
林学民在旁边看着。
连连点头。
“好看!好看!我闺女穿这个真好看!像画报里的人!”
“多少钱?”
林妙仪问。
“五十八块八。不要票了。”年轻售货员说。
布票取消后。
成衣价格有所上调是普遍现象。
这价格确实不便宜。
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
但林妙仪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
就从布包里数出六张“大团结”和三块八毛钱递了过去。
她值得拥有一件像样的新衣服。
这是她辛苦半年。
靠自己双手挣来的。
买完衣服。
父女俩心情都很好。
“爸,咱再转转,看看有啥新鲜玩意儿。”
林妙仪兴致勃勃。
她拉着父亲在商场里慢慢逛着。
她在观察。
不仅仅是看商品。
更是在看人。
看人们买什么。
对什么感兴趣。
在五金交电柜台。
她看到有人在询问一种新式、带定时器的电饭锅,价格不菲。
但问的人不少。
在食品柜台。
除了传统的糖果糕点。
她注意到。
一种用彩色塑料纸包装的“大白兔”奶糖。
和一种铁罐装的麦乳精卖得很好。
走到副食品柜台。
林妙仪特意停下来看了看。
除了常见的糕点、糖果。
这里还多了些包装相对精美的盒装饼干、瓶装果汁。
甚至还有贴着外文标签的进口巧克力。
她拿起一包印着“冠生园”商标的动物饼干看了看。
又拿起一瓶“北冰洋”汽水。
“爸,您看,”
她低声对林学民说。
“现在东西多了,包装也讲究了。咱们店里的点心、罐头,以后也得往精致了做,包装也得跟上。”
林学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嗯……闺女说得对。”
在布料柜台。
虽然布票取消了。
但扯布做衣服的人还是很多。
颜色鲜艳的涤纶、灯芯绒、还有厚实的呢料很受欢迎。
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柜台在卖一种叫“磁带”的东西。
旁边摆着几个砖头大小的黑色录音机。
放着邓丽君的歌。
吸引了一些年轻人驻足。
林妙仪一边看。
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
那台心心念念的大号压面机。
在五金柜台看到了类似的。
标价一百二十多块。
贵,但值得。
有了它。
面条供应量能翻倍。
省时省力。
这笔投资得尽快安排上。
昨晚聚餐的几个新菜式大受欢迎。
尤其是锅包肉和松鼠鱼。
口味独特,造型也好看。
完全可以作为明年春季的主打新菜推出。
佛跳墙成本太高。
作为限量高端菜品偶尔推出还行。
鱼香肉丝这种下饭菜。
可以常驻。
还得想想有没有更符合省城人口味。
成本又可控的新花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U9L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