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6日,杭城的雪下得绵密。暮色西合时,城西那片中式别墅区己覆上一层薄白,飞檐翘角在路灯下勾勒出深浅不一的墨色轮廓。沈诗涵推开书房雕花木门时,檐角的冰棱正往下滴水,滴答声混着远处零星的鞭炮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书房里暖意融融。紫檀木书桌靠窗摆着,砚台里的墨汁还冒着微热的气,旁边叠着几本烫金封皮的书——《现代商业学原理》《跨国资本流动分析》《哲学方法论与金融决策》。沈诗涵脱下驼色羊绒大衣,露出里面月白色旗袍,领口绣着几枝腊梅,衬得她颈间肌肤胜雪。她走到书桌前坐下,指尖划过桌角那叠证书,封面上的烫金字体在台灯下闪着光: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悉尼大学哲学硕士、计算机科学硕士、金融投资硕士……八国语言等级证书整齐地码在最下层,而最上面那本暗红色封皮的,是三个月前刚拿到的博士学位证书。
“二十七岁的博士,说出去倒像个噱头。”她对着空气轻笑一声,打开了桌上的台式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映出她眼底的沉静——那是远超同龄人的从容,仿佛早己将世事翻涌看透。鼠标轻点,调出致一科技集团的实时股价曲线,蓝线在黑色背景上起伏,像一条游弋的鱼。旗下八家子公司的财报摘要弹出窗口,她扫了眼互联网事业部的用户增长率,又点开影视公司的新片立项表,指尖在键盘上敲下几行批注,逻辑清晰得像在解一道数学题。
走廊传来脚步声,是母亲沈芳回来了。沈诗涵起身时,正撞见母亲披着貂皮披肩站在门口,鬓角的碎发沾了点雪粒,却丝毫不减那份雍容。“还在忙?”沈芳的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女儿桌上的书,“琪露集团的年货礼盒刚送完,你爸在客厅研究那份新能源投资报告,说要跟你讨教。”
“爸又谦虚了。”沈诗涵接过母亲递来的暖手炉,“他上周给我分析的港股趋势,比华尔街那些分析师准多了。”
母女俩相视而笑。沈芳转身往楼梯走,旗袍下摆扫过红木地板,留下淡淡的栀子花香——那是琪露集团旗下商场自主品牌的香水味。这个掌管着2586亿资产的女人,总能把食品、商场与投资做得像艺术品,就像她打理这个家,永远井井有条。
楼下传来轻微的争执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致一风华沈家两代的商海与星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沈诗涵探头望去,只见奶奶沈露正拿着账本敲爷爷的手背。“这个月酿酒的原料钱又超支!”奶奶的声音清亮,带着江南女子的利落,“地窖里存的酒够你喝到下个春天了,偏要折腾新配方。”
爷爷沈浩华举着个紫砂酒壶,笑得像个孩子:“就尝尝嘛,这批青梅酒加了桂花,等诗涵生日时开封正好。”他年轻时是家族企业的掌舵人,如今退居二线,最大的乐趣就是在院子里的酒坊捣鼓新酿,偶尔被老伴念叨两句,倒成了家里的日常调味。
书房门被“砰”地推开,妹妹沈彤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马尾辫歪在一边,脸上还沾着巧克力渍。“姐!救我!”她把屏幕转向沈诗涵,“这章男女主卡在暴雨夜的山洞里,我写了三个版本都觉得傻气,读者肯定要催更了。”
沈诗涵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字,又看看妹妹那双写满焦虑的圆眼睛——这孩子总这样,写小说时像个拼命三郎,每月几十万字的更新换来的稿费,却真如她所说“当零钱用”。“你上次写商战戏,不是把我跟金丽华她们开会的细节写进去了?”沈诗涵指尖点了点屏幕,“试试让女主用你最擅长的心理描写,别光想着情节冲突。”
沈彤眼睛一亮,抱着电脑又一阵风似的跑了,临走前还不忘抓了把书桌上的杏仁糖。窗外的鞭炮声突然密集起来,远处的烟花在雪夜绽开,照亮了隔壁几栋别墅的轮廓——金丽华、王丽娜和李娜娜就住在那里。三个发小此刻大概也在忙,或许在核对集团的原始股分红,或许在准备明天的董事会资料,但沈诗涵知道,只要她一个电话,这三个从穿开裆裤起就认识的姑娘,会立刻带着红酒和文件赶来。
书房里重归安静。沈诗涵回到电脑前,屏幕上的商业学课件还停留在“全球化市场中的风险对冲”章节。她拿起笔,在页边空白处写了几行字,字迹清隽如她的人。雪还在下,落在窗棂上沙沙作响,与键盘敲击声、楼下的笑语声、远处的烟火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这个除夕前夜最安稳的背景音。
她知道,明天一早,致一科技的晨会纪要会准时出现在邮箱里,琪露集团的商场促销方案会摆在母亲的餐桌上,而沈彤的小说更新提醒,会准时弹在258万读者的手机屏幕上。这个家,这群人,就像精密咬合的齿轮,在时代的浪潮里,稳稳地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UA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