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的英吉利国,玄武监狱C监区的积雪刚化,1500亩种植地泛着的黑。向华强踩着胶鞋走进温室,手里的记录板上,星畅有机牛奶的原料验收单写得工工整整——这是他连续第三周产量达标,单人间的钥匙在裤袋里硌得慌,比当年揣着永盛娱乐的股权证还踏实。
“向哥,今天能加个班不?”东欧狱友扛着饲料桶过来,眼里带着讨好,“星畅要赶一批有机酸奶订单,加班费是平时的两倍。”
向华强点头时,目光扫过墙上的作息表:早上6点下地,晚上9点收工,每周休息一天——标准的996。这曾是他最鄙夷的“打工仔制度”,现在却成了减刑的指望。上周狱警周健告诉他:“再表现三个月,能减两年刑。”
早餐的自助餐区,他刚端起餐盘,就看见李兆基缩在角落啃黑面包。这位前香港富豪穿着洗得发白的囚服,头发乱得像草,旁边的狱友没人理他——自从户籍被注销,成了无国籍人士,连最底层的混混都懒得踩他。
“听说了吗?”周健端着咖啡走过,故意提高声音,“李嘉诚收购了李兆基在香港的所有产业,昨天新闻都播了。”他瞥了眼李兆基,“人家律师都请不起了,还惦记着维多利亚港的海景房呢。”
李兆基的肩膀抖了一下,面包渣掉在桌上。他想起自己曾勾结境外势力,偷偷转移资产,结果被启明星辰系统抓了个正着——户籍注销文件上的红章,像块烙铁,把“叛国”两个字焊在了他额头上。
向华强端着餐盘坐到离李兆基最远的角落。他知道自己和这人不一样:李兆基是主动往火坑里跳,而他虽然犯了错,至少还能靠劳动挣出路。上周收到家里的信,儿子在致港银行做了柜员,说“郭晶晶副行长很照顾他”,字里行间都是踏实。
上午的牛奶加工厂里,流水线的传送带载着星畅有机牛奶盒飞速运转。向华强负责贴标签,动作快得像当年签合同。合资企业的经理——个本地老头——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速度能排进全厂前三,下个月升小组长,工资再加500英镑。”
休息时,周健把向华强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份减刑申请:“这是致腾资本的律师拟的,你签个字。沈会长说了,只要你真心改造,出去后可以去迈阿密的星畅分部工作,管种植区。”
向华强的手抖了起来。他看着申请上“减刑两年”的字样,突然想起刚入狱时,周健骂他的话:“你们这些香港老板,就知道靠关系,真让你扛锄头,连个农民都不如。”现在他才明白,这世上最硬的关系,是自己挣来的底气。
午餐时,李兆基突然冲过来,抓住向华强的胳膊:“帮我带句话给李嘉诚……我把剩下的股份都给他,求他给我条活路……”
周健一脚把他踹开,橡胶棍指着他的鼻子:“你以为你是谁?勾结境外势力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今天?”他掏出电棍,“再闹事,就把你扔D监区,跟蚊子过一辈子!”
李兆基瘫在地上,看着向华强被狱警恭敬地请出食堂,突然发出像哭又像笑的怪声。向华强回头看了一眼,那瞬间,他觉得这人就像块被榨干的海绵,连最后的水分都成了恶臭的脓水。
傍晚的种植地,向华强驾驶着播种机,在夕阳里划出笔首的线条。单人间的灯光亮了,桌上摆着他刚得的“月度优秀员工”奖状。他摸出儿子的照片,背面写着:“爸,郭副行长说,等你出来,我们在致港银行旁边租个房子,我做饭给你吃。”
远处的D监区传来铁门关闭的巨响,李兆基被拖了进去。向华强踩下油门,播种机的轰鸣声盖过了一切。他知道,有些人注定要烂在泥里,而他要做的,是把脚下的泥,种成能扎根的田。
就像周健说的:“减刑不是为了回香港,是为了在任何地方,都能活得像个人。”
温室里的有机番茄红了,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向华强摘下一颗塞进嘴里,甜得发涩——这味道,比当年在香港最豪华的餐厅里尝过的任何珍馐,都更像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UA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