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的临安,共富村的稻田泛着金黄,远处68层的云端五星级酒店像根银色的针,刺破秋日的晴空。云帆公寓的业主群里,一组对比图正在疯传:左边是华西村的旧厂房,烟囱冒着黑烟,配文“传统企业污染重,产值停滞不前”;右边是共富村的光伏农场,智能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标注着“环保新农村,产值896.63亿,抵俩华西村”。
“这哪是农村,分明是小都市!”住在12楼的周大姐发了段航拍视频,镜头里,星畅有机牛奶分公司的白色厂房挨着有机汉堡厂区,致一文媒的红色办公楼藏在银杏林里,物流机器人沿着太阳能板铺成的小路无声滑行。
3楼的程序员小张刚从共富村考察回来,他在群里甩了组数据:“村里有88名公务员,全是985毕业的,年薪起步30万。星畅的挤奶工月薪1.5万,致一文媒的内容审核员转正2万,连村口卖有机蔬菜的大爷,支付宝月流水都有5万+。”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有人翻出三年前的新闻,共富村那时还叫“穷山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剩老人守着荒田。谁能想到,现在连北京、长沙的乡村都来这儿取经,搞起了“三地联动”共富计划。
“最厉害的是户口政策!”周大姐发了张村民的房产证,“在村里工作满一年,300平的房子首接送产权,一分钟就能办完手续。我表妹在星畅做质检员,上个月刚落户,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她家的庭院,种着星畅的有机草莓。”
小张补充道:“这房子是智能生态房,屋顶带光伏板,厨房接无土栽培系统,冬天靠地热能供暖,夏天用空气能制冷,电费基本不用交。致一科技的智能家居系统全免费装,比咱们公寓的配置还高级。”
正聊着,群里有人@所有人,发了段云端酒店的内部视频。68层的旋转餐厅里,客人正用AR眼镜挑选星畅的有机食材,窗外是稻田与光伏矩阵交织的图案,服务员穿着绣着村标的制服,胸前的工牌显示“月薪1.8万,包吃住”。
“我大伯在那儿当保安,”15楼的小李冒泡,“年薪28万,比我在上海的经理还高。他说酒店的客人都是来考察的企业家,上周还有马来西亚的代表团,想把共富村模式搬回他们国家。”
周大姐突然想起什么,发了张村口的招聘启事:“致一文媒在招乡村主播,负责首播牛奶生产过程,要求会点农活,月薪2.5万起。我侄女在长沙的村小当老师,看到这消息,正辞职准备来应聘呢。”
群里的讨论从下午延续到傍晚。有人算经济账:“华西村靠钢铁、纺织,污染大还不赚钱;共富村靠有机食品、数字经济,既环保又能持续造血,这才是真本事。”有人聊民生:“你看村里的老人,每月领5000养老金,还能去星畅的食堂免费吃饭,比城里的养老院还舒服。”
小张发了张共富村与北京、长沙乡村的联动协议:“三地共享致一的云技术,北京村搞文创,长沙村种有机稻,咱们共富村做深加工和销售,形成闭环。沈总说,‘共富不是独富,要让更多人搭上快车’。”
夜幕降临时,云端酒店的灯光次第亮起,68层的轮廓在夜空里格外清晰。周大姐望着窗外那片璀璨,突然明白共富村的秘密——它不光有高产值,更有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红利的制度:农民靠土地赚钱,工人靠技能致富,公务员靠服务拿高薪,连外来的打工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归属感。
群里最后一条消息来自小张:“刚收到通知,共富村明天举办‘乡村振兴论坛’,沈总和星畅的沈露董事长都会参加。听说要发布新政策,以后外地来的技术人才,落户时间能缩短到半年。”
下面跟着一串“想去”的表情。云帆公寓的业主们知道,共富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那68层的云端酒店,不断向上生长,却始终把根扎在土地里,扎在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而这,或许就是比“亚洲发达农村”更珍贵的勋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UC6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