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6章 新纪元的曙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构歌:开局被金兵追杀 http://www.220book.com/book/UCSW/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共和元年(公元1899年,虚纪)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些。尽管北国依旧朔风凛冽,战云密布,但在华夏共和国控制的岭南大地,木棉如火,暖意渐浓。广州城,这座被赋予新生的临时首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希望、焦虑、破旧与立新的独特气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就在这片古老而疲惫的土地上,蹒跚起步,其面貌是如此的矛盾与复杂,既有万象更新的蓬勃朝气,又面临着积重难返的深重危机。

初生的共和国,以其迥异于帝制的崭新气象,首先首观地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 街头巷尾,前官衙的龙旗被尽数撤去,取而代之的是红底金徽的共和国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官府文告的抬头,从“奉天承运”变成了“共和政府令”;纪年方式,也从皇帝年号更替为“共和X年”。这些细微却无处不在的变化,无声地宣告着主权归属的根本性转移。

* 得益于《建国纲领》对言论自由的承诺,各种报纸、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和日报》、《民呼报》、《新青年》等报刊,尽管立场各异,但都能公开议论时政、批评政府、介绍西学,形成了帝国时代从未有过的舆论活跃局面。茶馆酒肆中,人们也开始敢于公开讨论国家大事,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 教育部通令各地广设新式学堂,课程中加入格致、算学、世界历史地理,并开始讨论废除科举。广州还成立了共和大学堂,试图培养新式人才。沈继祖率领南下的天工院学者,被奉为上宾,着手筹建国立格物院,科技火种得以留存并寻求培育之土。

这一切,都让久经压抑的人们,尤其是青年,感受到一种挣脱枷锁般的兴奋,仿佛一个平等、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己然在望。广州城街头,时常可见学生游行演讲,市民集会欢庆,洋溢着一种天真而热烈的理想主义激情。

然而,浮华的表面之下,是共和国肌体上深可见骨的创伤和步履维艰的现实。

* 共和国政府名义上统辖南方十余省,但实质控制力极其有限。各省督抚大多拥兵自重,截留税款,自行其是。中央政府的政令,出了广州城便大打折扣,甚至形同空文。军队国家化遥遥无期,所谓的“共和军”,实则是穿着不同号褂的私家武装的松散联合。郑观应总统的权威,更多依赖于其个人声望和各派势力的暂时平衡,而非稳固的制度。

* 连年战乱导致田园荒芜,工商停滞。帝国时代赖以生存的漕运和官营体系崩溃,新的经济秩序尚未建立。政府财政极度拮据,连官员薪俸和军队粮饷都时常拖欠,不得不大量发行毫无准备金的白条,导致物价飞涨,民怨渐生。重建之路,漫漫无期。

* 共和理念主要在城市精英和知识分子中传播,广大的农村地区依然笼罩在传统的宗法秩序之下,农民对“共和”茫然无知,只关心赋税轻重、年成好坏。新旧观念、城乡差距、贫富分化,构成了共和国脆弱的社会基础。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以郑观应为首的共和国精英,将制定一部真正的宪法视为巩固共和、凝聚国家的根本大计。临时议会内,围绕宪法草案的辩论,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战场。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血构歌:开局被金兵追杀

1. 中央与地方关系: 地方实力派主张仿效西方,实行联邦制,赋予各省极大自治权,以防中央集权侵害其利益。而中央派则坚持 “建立强有力之中央政府” ,实行单一制,否则国将不国。

2. 总统制 vs 内阁制: 是赋予总统较大实权,还是建立对议会负责的内阁?这关系到未来政治稳定和效率的平衡。

3. 土地与社会政策: 激进议员提出 “平均地权” 甚至 “土地国有” 的条款,触及了传统士绅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郑观应穿梭于各派之间,舌敝唇焦,竭力调和。他深知,这部宪法若不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共和国可能未及稳固,便从内部瓦解。议会大厦的灯火,常常彻夜通明,争论之声不绝于耳。这是立法政治在华夏大地的首次大规模实践,过程充满稚嫩、混乱与妥协,却也闪烁着通过规则和辩论而非暴力来解决争端的理性之光。

政治的变革,解放了思想。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成为了新思潮传播与碰撞的中心。各种主义、学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开来,形成了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百家争鸣” 的盛况。

* 民主主义: 这是主流和官方意识形态,以郑观应、部分立宪派为代表,主张通过议会政治、宪政法治、发展实业来建设一个西方式的现代民族国家。其刊物如《共和言论》,影响广泛。

* 社会主义: 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资矛盾和社会平等。他们介绍马克思的学说,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 “节制资本”、“改善民生” ,甚至提出更激进的社会改造方案。虽属小众,但吸引力日增。

* 无政府主义: 一部分对一切形式的强权 都深感失望的极端理想主义者,热衷于宣扬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主张绝对自由,废除国家,建立基于个人自愿联合的社会。其主张虽显得空想和激烈,但在部分青年中颇有市场。

* 文化保守主义: 面对西潮汹涌,亦有如章太炎等学者,起而捍卫传统文化,强调 “国粹” 的重要性,批判盲目西化,试图在新时代为传统价值寻找立足之地。

这些思潮在报刊上激烈论战,在学堂里公开讲授,在沙龙中深入探讨。知识界的思想天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与活跃,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埋下了各种可能性和冲突的种子。

共和国的初年,就是这样一幅希望与困境交织、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复杂图景。它如同晨光熹微,照亮了黑暗的大地,让人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但这曙光还十分微弱,前方道路迷雾重重,沟壑纵横。新生的共和国,就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童,既要努力站稳脚跟,又要面对内外强敌的环伺和自身肌体的孱弱。

郑观应总统在议会的一次演讲中,曾意味深长地说:“诸君,我等今日所创之共和,非如欧美之瓜熟蒂落,实乃于狂风暴雨中播种,于废墟瓦砾上育苗。其成长,必伴随剧痛与艰辛。然唯有秉持信念,和衷共济,方能使此幼苗,渐成参天之木,荫蔽我华夏子孙。”

这缕新纪元的曙光,能否最终驱散漫长黑夜,迎来真正的黎明,考验着这个古老民族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勇气与韧性。道路,注定漫长而坎坷。



    (http://www.220book.com/book/UCS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构歌:开局被金兵追杀 http://www.220book.com/book/UCS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