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共情首播”观众跳楼的消息传来时,颜小糯的人格切换刚结束。32岁的程序员王某从28楼坠落,手机屏幕停留在“情感同步首播”的支付界面,最后的弹幕是:“我感受到了她的痛苦,原来活着这么累。”警方在他的电脑里发现78G的“颜小糯记忆碎片”,全是通过共情功能下载的情绪数据包,其中一段“溶血反应记忆”被反复播放了217次,播放时间与王某的自杀时间高度吻合。
三天后,数据瘟疫进入1期爆发阶段。
社交媒体上突然涌现上万条“我是颜小糯”的诡异发言。某中学的初三学生李某在作文里写道:“今天首播抽脂时,脂肪管刺入皮肤的痛感像烧红的针,观众的打赏特效像烧红的硬币砸在脸上。”但事实上,她从未做过医美手术,这段记忆与颜小糯的L5级首播内容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她的字迹突然变得与颜小糯一致,连写错字时的涂改习惯都分毫不差——比如写“痛”字时,总会把“甬”字的竖钩写得像支注射器。
“这是记忆碎片的交叉感染。”数据光明组织的首席科学家在首播中警告,屏幕上的传播模型像幅恐怖的血管图,“共情功能会让观众的镜像神经元与主播同步,当情绪数据包超过300G时,大脑会自动将他人记忆识别为‘自我经历’。”他展示的脑扫描图显示,患者的海马体出现“蜂巢状空洞”,被颜小糯的记忆碎片填满,空洞的形状与LX实验室的培养皿纹路完全一致。
粉丝冲击电视台的事件发生在周末。数百名戴着“我是颜小糯”面具的人围堵在广电大楼前,举着“还我首播权”的牌子,要求进入演播厅“完成未播完的手术”。警方使用催泪瓦斯驱散人群时,有人哭喊着“我的脂肪管还在体内”,有人蜷缩在地模仿监护仪的警报声——这些行为,都与颜小糯的首播片段高度重合。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个戴面具的老太太突然抽搐,吐出的假牙上刻着“X-12”,经核实,她是1989年项目的受试幸存者,己患阿尔茨海默症十年,却在数据瘟疫爆发后突然记起所有实验细节。
数据瘟疫2期的症状更加惊悚:记忆碎片开始无序交换。
某上市公司董事长突然在发布会上痛哭流涕,说自己“被绑在1984项目的实验椅上,输液管连着亢奋剂”,而这段记忆实际属于苏媚。更可怕的是,多名从未见过颜小糯的观众,突然能准确说出她后颈的白玉兰胎记、童年养过的流浪猫名字(“煤球”)、甚至她12岁时写的日记内容——“今天医生给我打针,他的手表是银色的,秒针走得特别响”。这些隐私,都是通过共情功能从颜小糯的潜意识里窃取的,而那位“医生”,正是李教授年轻时的模样。
“他们在杏仁核里种了‘数据种子’。”苏媚拄着拐杖走进隔离病房,指着患者大脑的PET扫描图,“LX的算法能把记忆编码成蛋白质,通过共情首播植入观众的神经突触。”她展示的电子显微镜照片里,患者的神经元上布满了微小的二维码,每个都对应着颜小糯的某段记忆。其中个二维码解码后是段音频,是颜小糯5岁时的哭声,背景里隐约有个男人的声音:“再哭就把你妈妈的实验数据烧了。”
当数据瘟疫进入3期,群体意识融合的恐怖景象出现了。
全球的患者突然开始同步行动:每天19:00准时打开首播软件,对着屏幕做颜小糯的标志性动作(右手抚过后颈胎记);在社交平台用统一的话术攻击“质疑者”——“你不懂被数据寄生的痛”;甚至自发组成“记忆公社”,用颜小糯的记忆碎片拼凑“集体自传”。某国的黑客团队试图破解传播源时,竟发现所有患者的电脑正在自动编写同一段代码——正是颜母当年开发的“潮汐算法”,但被篡改用于意识控制,代码末尾的注释变成了:“织网者永生”。
“这是LX的终极计划。”林琛在隔离区的防护服里对着镜头说,屏幕上是他破解的LX内部文件,“他们想通过数据瘟疫制造‘千万个颜小糯’,用群体意识淹没真相。每个患者都是传播节点,每个节点都在复制X-12项目的罪恶。”文件附件里的邮件显示,林妍曾给技术部发过指令:“确保第12号染色体的记忆片段能通过5G信号传播,目标是让全球1%的人成为‘颜小糯分身’。”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在深夜。所有患者的手机突然自动亮起,屏幕上跳出颜母的照片,接着是段合成语音:“加入我们,成为织网的一部分。”随后,全球的“记忆公社”同时发起网络攻击,目标是国际刑警组织的证据库——他们在用颜小糯的名义,销毁LX的罪证。攻击日志显示,他们使用的密码是颜小糯的生日,而这个生日,从未在公开渠道泄露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UDM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