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六章 深海金属柜

小说: 神探程墨   作者:冰城酒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探程墨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香港水警的巡逻艇划破平静的海面。

程墨站在甲板上,咸涩的海风掠过他的鬓角。

远处,打捞船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潜水员正在做最后的装备检查。

"就是这里。"船长指着声呐屏幕上的阴影,"143米深度,和沉船坐标完全吻合。"

程墨从内袋取出那把刻着"G.T.M."的铜钥匙,在阳光下泛着古旧的光泽。

昨夜医院的临终场景仍在脑海闪回——郑天美最后的目光死死盯着钥匙,干裂的嘴唇无声地重复着"143"。

"准备下潜!"潜水队长拍了拍氧气瓶。

潜水员入水的瞬间,海面泛起一圈银亮的涟漪。程墨盯着腕表,秒针一格一格跳动。

二十分钟后,通讯器突然传来模糊的声响:"发现目标...金属柜...有锁..."

"能打开吗?"程墨俯身问道。

电流杂音中,潜水员的声音断断续续:"需要...钥匙..."

程墨将钥匙递给副手,看着它被小心装入防水袋,系在引导绳上缓缓沉入深海。

海面恢复平静,只剩打捞船发动机的嗡鸣。

阿强从船舱钻出来,手里拿着刚收到的传真:"程Sir,新加坡警方搜查了李文静的公寓,找到这个。"

传真纸上是一张老照片的复印件:1972年的码头,李文耀正在签收木箱,箱子上"143"的编号清晰可见。

照片角落,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背对镜头,右手小指上的翡翠戒指格外醒目。

"王志强..."程墨眯起眼睛,"他们果然是一伙的。"

"不止。"阿强翻到第二页,"发现一本日记,记录着'143号箱'的真实内容。"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真正的宝物不是瓷器,而是文件。G.T.M.知道在哪里。"

通讯器突然刺啦作响:"程警官...柜子打开了...里面有..."

信号骤然中断。程墨冲到船舷边,只见引导绳剧烈晃动,海面泛起不自然的泡沫。

潜水队长立刻下令收绳,绞盘吱呀转动,却比预想中轻得多——绳子另一端的防水袋还在,钥匙却不翼而飞。

"怎么回事?"阿强瞪大眼睛。

潜水队长脸色铁青:"下面有暗流...可能被卷走了..."

程墨的手机突然震动。

廉政公署来电:"程Sir,李文静的银行流水显示,她上周向加拿大汇款200万加元,收款人署名'L.Y.J.'!"

"李文耀还活着?"阿强倒吸一口凉气。

程墨的目光落回海面。潜水员浮出水面,手里举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盒:"只有这个...保险柜是空的!"

金属盒内部刻着一行小字:"真相在月儿手中——G.T.M.1972.6.14"。

回到警署,程墨将金属盒放在紫外线灯下。盒底显现出几个模糊的指纹,经比对与郑天美的完全吻合。

但令人意外的是,盒角还残留着半枚陌生的指纹——数据库比对显示,与1971年海关缉私科的一名实习生匹配。

"实习生?"阿强翻着档案,"王志强当年带的徒弟?"

"查查这个人现在的下落。"

档案显示,实习生名叫陈志明,1972年突然辞职,移民加拿大。

更蹊跷的是,他的出入境记录显示,上个月曾短暂回港,住址登记的是北角的一家廉价旅馆。

旅馆前台的老伯推了推老花镜:"陈先生?哦,那位戴帽子的客人...三天前就退房了。"

"有没有留下什么?"

老伯从柜台下取出个信封:"他说如果有人来找,就交给他。"

信封里是一张老照片和一把钥匙。照片上是海关办公室的合影,年轻的陈志明站在后排,身旁是王志强和李文耀。

照片背面写着:"师徒一场,物归原主。"钥匙上贴着标签:"中环德辅道中143号"。

德辅道中143号是栋老式商厦,电梯早己停用。

程墨沿着昏暗的楼梯上到七楼,尽头是一间挂着"陈氏贸易"牌子的办公室。

门锁与钥匙吻合,转动时发出生涩的声响。

推开门,灰尘在阳光中飞舞。二十平米的空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保险柜。

桌上摆着台老式打字机,压着半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未完成的句子:"关于143号箱的真相..."

保险柜的密码锁己经锈死。

程墨示意爆破组处理,随着一声闷响,柜门弹开——里面只有一本笔记本和几张船票。

笔记本的扉页写着陈志明的名字,日期从1971年到1972年。最后一页的记载令人毛骨悚然:

"1972.6.13,王师傅让我调换143号箱的报关单。真正的箱子被李督察带上了'明珠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探程墨 里面装着比文物更重要的东西..."

阿强翻看着船票:"程Sir,这是1972年6月14日去新加坡的船票,但没使用。"

"因为第二天就发生了沉船。"程墨沉思道,"陈志明知道内情,所以逃去了加拿大。"

手机突然响起。

国际刑警发来紧急通报:加拿大警方在温哥华逮捕了一名持假护照的华人男子,经确认为陈志明。他随身携带的文件中,

有一份1972年的海关内部备忘录,记载着"143号箱"的真实内容——不是文物,而是郑氏家族与某位高官的秘密往来信件。

"勒索..."程墨恍然大悟,"所以沉船是为了销毁证据?"

"但为什么现在才..."阿强突然顿住,"程Sir!看这个!"

笔记本的夹层里藏着一张照片:1972年的码头,王志强和李文耀正在将木箱装上"明珠号",而远处有个穿风衣的女人正用相机拍摄这一幕——是年轻的郑天美。

"郑天美当时在场..."程墨的指尖微微发抖,"她拍下了证据!"

廉政公署的会议室里,投影仪将照片放大到整面墙。

调查主任用激光笔指着照片角落:"看这个细节,郑天美的相机镜头对准的不是王志强,而是..."

"那个木箱。"程墨眯起眼睛,"箱子的编号被刻意遮住了,但隐约可见'143'。"

"更关键的是,"调查主任切换幻灯片,"陈志明供认,真正的'143号箱'里装着郑天佑与某位政要的密函,涉及巨额贿赂。

王志强和李文耀原本打算用这个要挟郑天佑,但..."

"但郑天佑先下手为强,策划了沉船。"程墨接话,"而郑天美拍下了证据。"

"没错。"调查主任点头,"问题是,照片在哪?"

程墨的手机震动起来。医院来电:月儿在收拾郑天美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有本相册和一把钥匙。

儿童病房里,月儿安静地坐在床边,脖颈上的翡翠吊坠泛着柔光。她递给程墨一本皮质相册,扉页写着"G.T.M.私人收藏"。

相册里全是郑天美拍摄的照片,最后几页是1972年6月的码头系列。

其中一张清晰地拍到了王志强调换木箱的瞬间,箱子上"143"的编号清晰可见。照片背面写着:"证据,1972.6.13"。

"还有这个..."月儿从枕头下摸出一把小钥匙,"妈妈说,要交给程叔叔。"

钥匙柄上刻着"瑞士银行143号"。

"程Sir!"阿强匆匆推门而入,"陈志明全招了!他说真正的'143号箱'被郑天美调包了,真品根本没上船!"

"那沉船的是..."

"空箱子!"阿强激动地说,"王志强发现被骗后,才追杀所有知情人!"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瑞士警方来电:"程督察,143号保险柜己开启,里面是一批微缩胶片,内容涉及1971年的重大贪腐案。

根据银行记录,最近一次开启是在...三天前。"

"谁开的?"

"授权人是G.T.M.,但操作者持有一份1975年的公证文件,署名...L.Y.J."

"李文耀..."程墨握紧钥匙,"他还活着,而且拿到了证据。"

月儿突然开口:"程叔叔,妈妈说过,有个李叔叔经常给她写信..."

"信在哪?"

"在瑞士。"月儿指着钥匙,"妈妈说,等我十八岁才能打开。"

程墨蹲下身,平视着女孩的眼睛:"月儿,你还记得李叔叔长什么样吗?"

月儿摇摇头,又点点头:"他戴眼镜,右手有颗痣..."她比划着小指的位置,"这里。"

廉政公署的调查主任猛地抬头:"李文耀的小指特征!他没死!"

"立刻通缉李文耀!"程墨站起身,"重点监控所有前往加拿大的航班!"

深夜的警署办公室,程墨将所有的线索排列在白板上:

1971年,郑天佑用"143号箱"运送贿款证据

王志强和李文耀调包箱子,企图敲诈

郑天美拍下证据,调回真品

郑天佑制造沉船假象,实则销毁空箱

王志强发现被骗,开始追杀知情人

李文耀假死隐居,暗中保护证据

阿强推门而入:"程Sir,加拿大警方确认,李文耀化名'李志远'在温哥华开了家古董店,上周突然失踪!"

"查他的出境记录!"

"没有记录!"阿强摇头,"但他名下有艘游艇,前天离开了港口!"

程墨的手机突然响起。

水警巡逻队报告:在沉船坐标以东20海里处,发现一艘悬挂加拿大国旗的游艇,船名"海龙"。

"又是'海龙号'..."程墨抓起外套,"通知水警,准备拦截!"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探程墨 http://www.220book.com/book/UD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