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初抚琴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初露时,张清己经完成了每日的例行劳作。

灵水浇灌过的菜园青翠欲滴,露珠在蔬菜叶片上滚动,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果树苗又长高了一截,嫩绿的枝叶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他蹲下身,指尖拂过一株苹果树新抽的枝条,触感柔韧而充满生机。

“应该快到了。”

张清抬头看了看日头,估算着王铁柱上山的时间。

他走向前院,将准备好的货款装进信封,除了乐器的尾款,还有额外的两百元作为辛苦费。

这笔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算什么,自从向周家供应灵蔬后,他的银行存款己经突破了七位数。

山路上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王铁柱的小货车缓缓驶近,车后卷起一阵薄薄的尘土。

张清注意到今天除了王铁柱,副驾驶还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想必就是琴行老板。

“张兄弟!”王铁柱跳下车,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东西都给你安全送到了!”

后车厢里,两个长方形的木箱被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琴行老板小心翼翼地解开固定绳,露出里面的乐器。

古筝通体呈深棕色,面板上的木纹如流水般自然流畅;乌德琴则散发着异域风情,梨形的共鸣箱上镶嵌着珍珠母贝的繁复花纹。

“这是上好的桐木面板。”琴行老板推了推眼镜,指着古筝介绍,“岳山用的是紫檀,琴弦是德国进口的钢丝芯缠尼龙。”

他又转向乌德琴,“这把是土耳其大师手工制作的,玫瑰木背板,羊肠弦。”

张清轻轻抚过古筝的琴弦,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二十一弦在晨光中泛着银光,像是一排等待被唤醒的精灵。

乌德琴的琴颈则格外光滑,十一根弦紧绷着,仿佛己经蓄满了音符。

“隔音棉在另一个箱子里。”王铁柱帮忙搬下器材,“按你说的,够铺满一间房。”

交接完毕,张清邀请两人进屋喝茶。琴行老板对茶亭赞不绝口,特别是那把红松木椅的人体工学设计。

闲聊中,张清得知这位老板姓陈,年轻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来因伤转行开了琴行。

“张先生是初学?”陈老板抿了口茶,突然问道。

张清点头:“完全零基础。”

“那得从调音开始学起。”陈老板放下茶杯,主动提出,“要不要我帮你把琴调好再走?”

这个提议正中下怀。张清领着陈老板来到西厢房,这里己经清空,地上铺好了防潮垫。

两人合力将古筝放在特制的琴架上,陈老板从随身工具箱里取出调音器,开始演示如何校准每根弦的音高。

“宫弦要松紧适度,太紧易断,太松则音不准。”陈老板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琴轸,“听这个音色,要像山涧清泉一样透亮。”

张清全神贯注地观察每个动作。当陈老板拨动第五弦时,他敏锐地注意到音波在房间内的反射轨迹。

长期饮用灵水增强的感知力,让他能捕捉到最细微的声波变化。

调完古筝,陈老板又帮乌德琴换了新弦。“这种羊肠弦容易受潮,最好放在干燥剂旁边。”

他示范了几个基本指法,“拇指负责低音弦,食指弹旋律,小指偶尔打节奏。”

正午时分,送走两位客人后,张清迫不及待地回到琴房。他先试着拨动古筝的琴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划过,清脆的音符如珠落玉盘。

乌德琴的音色则更加低沉神秘,带着西域特有的沧桑感。

“先从基础指法开始。”

张清翻开随琴附赠的教材,对照视频教程调整坐姿。

古筝要坐在琴的右侧,身体与琴尾成45度角;乌德琴则需斜抱在怀中,像拥抱一位老友。

他决定先专注学习古筝,等掌握基本技巧后再接触乌德琴。

最初的练习枯燥而艰难。右手的大指、食指、中指要分别掌握“托”、“抹”、“勾”三种基本指法,左手则负责按弦变音。

张清的手指很快就被钢弦勒出了红痕,但他没有停下。灵水强化过的身体恢复力惊人,刚出现的压痕转眼就会消失。

莜茏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托——抹——勾——”

单调的音节在琴房内回荡。张清强迫自己放慢速度,确保每个音都圆润。

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他发现优秀的演奏者手腕都极其放松,像柳枝般柔韧有力。

这种“松而不懈”的状态,与附灵时的灵气控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午后阳光透过纱窗,在古筝面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清己经练习了两个小时基本指法,开始尝试简单的《茉莉花》片段。

旋律并不复杂,但要弹出韵味却不容易。他注意到每次当自己完全放松时,琴音就会突然变得通透起来,仿佛琴与人产生了某种共鸣。

“会不会是...”

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脑海。张清放下拨片,将玉珠从腰间取下,轻轻放在古筝的岳山旁。

然后他再次拨动琴弦,这一次,音色明显更加圆润,余音缭绕不绝。

更神奇的是,当他全神贯注演奏时,玉珠竟会随着音符微微震动,散发出柔和的光晕。

“灵气共振?”

张清赶紧记下这个发现。看来声音与灵气之间存在某种尚未知晓的联系,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修行者都重视音乐修养。

他将玉珠移到不同的位置测试效果,最终发现放在琴尾的"龙龈"处共振最为和谐。

夕阳西下时分,张清己经能流畅地弹奏《茉莉花》全曲。他抱着古筝来到茶亭,想试试在自然环境中演奏的感觉。

晚风拂过草帘,远处的山峦被落日染成了金红色,几缕炊烟从山谷中袅袅升起,定格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张清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落在琴弦上。这一次,他没有刻意遵循乐谱,而是任由手指随着眼前的景色即兴发挥。

高音区清脆如鸟鸣,中音区流畅似溪水,低音区厚重若远山。玉珠在琴尾微微发光,将灵气注入每个音符。

当最后一个余音消散在暮色中时,张清才发现自己己经弹了整整一个小时。

夕阳己经完全沉入山脊,只在天际留下一抹绛紫色的余晖。第一颗星星在渐暗的天幕上闪烁,像是为这场即兴演奏点亮的灯光。

茶早己凉了,但张清并不在意。

他轻轻抚摸着古筝光滑的面板,感受着木材传来的微微温热,那是阳光与手指共同留下的温度。

乌德琴静静地靠在茶亭栏杆上,琴弦反射着最后的夕照,仿佛在提醒主人不要冷落它。

夜幕完全降临,山间升起薄雾。张清没有点灯,任由月光勾勒出茶亭的轮廓。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茶台,回忆着白天学到的节奏型。指腹上己经磨出了薄茧,这是成长的印记。

回到琴房,张清将古筝和乌德琴仔细擦拭干净,盖上防尘布。

玉珠被他放在两琴之间的檀木架上,这个位置能让灵气均匀地滋养两件乐器。

他翻开笔记本,记下今天的发现:

1. 音色与灵气存在共振现象

2. 放松状态下的演奏效果最佳

3. 即兴创作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最后一项后面打了个星号,这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假设。

洗漱完毕,张清躺在床上,耳边还回荡着琴弦的余韵。他忽然想起茶亭檐角还没挂上风铃,明天得把这个补上。

透过窗户,能看到西厢房的轮廓在月光下静谧安详,那里现在不只是储藏室,而是一个全新世界的入口。

手指的轻微酸痛提醒着他今天的努力。

张清满足地闭上眼睛,让《茉莉花》的旋律在脑海中再次响起,伴着窗外的虫鸣与风声,谱成一曲天然的山居催眠曲。

明天将是夏季的第二十六天,生活仍会继续这样充满新发现地展开:更深层的琴艺探索、风铃的制作、或许还能尝试将音乐与绘画结合...

在这座深山里,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向他展示着世界的另一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