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斫木为筝【为爱吃酥红豆的道钰加更5】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山中的晨雾还未散尽,露珠在蛛网上凝结成晶莹的珠串。张清踩着的苔藓深入北坡老林,斧锯在背上的藤筐里随着步伐轻轻碰撞。

制作一张上好的古筝,选材是首要大事,这关系到琴的音色、寿命乃至灵性。

着怀里那本泛黄的《斫琴要诀》,羊皮纸上的墨迹己有些晕染,但唐代雷氏世家的选材要义依然清晰可辨:

“取峄阳之桐,历霜雪而不凋者,其声清越;得雷击而复生者,其韵悠长......”

北坡的混交林人迹罕至,碗口粗的藤蔓缠绕着参天古木。

张清的目标是那片桐木林,不是寻常的泡桐,而是古籍记载的“青桐”,其木质纹理均匀,共鸣性能极佳。

他在林间穿行,指尖拂过一棵棵树的表皮,感受木质的细微差异。

突然,一棵特别的桐树映入眼帘。这棵树约有三抱粗,树干中空,表皮布满闪电状的焦痕——是雷击木!

更难得的是,在被雷电劈开的裂口处,新生长的木质形成了波浪般的纹理,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张清取出小刀在树干上轻划,木屑卷曲着脱落,散发出清甜的松脂香气,断面可见金丝般的髓线纵横交错。

“就是你了。”他轻声道,取出斧锯开始工作。

斧刃砍在树干上时,发出的不是沉闷的“咚咚”声,而是清越的“铮铮”响,仿佛这木头里本就藏着琴音。

带回工坊的桐木不能立即加工。张清按照古法,先将主干锯成三尺长的段木,再用特制的青铜锯解板。

每锯下一片,他都要用手指轻叩木料,倾听其共鸣,优质的桐木应当发出清越的钟磬之声,余韵悠长。

最让他惊喜的是树根的材质。挖开腐殖土后,露出盘虬卧龙般的根系,主根呈螺旋状向下延伸,木质比树干更为致密。

这种“地龙根”在《考工记》中被誉为制作琴尾的极品材料,能镇得住琴弦的张力。

张清小心翼翼地截取了三尺长的根段,断口处立即渗出琥珀色的树脂,在晨光中晶莹剔透,散发着薄荷般的清凉气息。

解好的木料需要经过漫长的阴干过程。张清在工坊西侧搭了个通风良好的阴干架,每片板料之间垫上香樟木条防变形。

最精华的树心部分则用湿苔藓包裹,存进地窖缓慢脱水,这是制作琴面的关键,需历时百日才能定形。

等待的日子里,他开始处理那块珍贵的“地龙根”。

普通的斧劈会破坏纤维结构,他改用自制的青铜凿,一点一点地掏挖。

随着工作的深入,根材内部显露出令人惊叹的纹理,如同漩涡般的年轮中,夹杂着金色的矿物质脉络。

凿到深处时,木质变得异常坚硬,凿子触碰时竟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谷雨那天,地窖里的板料终于达到了理想状态。

张清取出一块最上乘的板材,轻轻叩击,发出清越的“叮咚”声,余音袅袅不绝。

他按照《考工记》里的规制开始放样:

琴额宽九寸,取“九五至尊”之意;琴项收为七寸,暗合七弦之数;琴尾则保留天然根瘤的形态,只稍加修整,既美观又能增强共鸣。

锯割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惊喜不己,板料截面浮现出天然的山水纹路!

这是雷击造成的矿物渗透,作者“莜茏”推荐阅读《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在浅金色的桐木上形成黛青色的天然画卷。远看如山峦叠嶂,近观似流水潺潺。

张清当即调整设计,让这幅“天然水墨”正好位于琴面中央,成为琴体的“天柱”与“地柱”。

制作共鸣箱是最考验功力的环节。张清没有使用现代的电刨,而是找回父亲留下的那套旧工具。

那把枣木刨子经过灵水浸泡后,刀刃会自动顺应木纹走向,刨出的木屑薄如蝉翼,卷曲如花。

“沙——沙——”的刨木声在工坊内回荡,琴腹渐渐呈现出中间厚、西周薄的完美弧度。

当刨到三分厚度时,张清突然停手,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尝试整木掏膛!

这个灵感来自上次观察“瞳”用翅膀振动空气产生谐波的场景。

他改用鹿角凿,在琴腹内壁精心雕刻出螺旋纹路。每道凹槽的深浅、间距都经过精确计算,既要保证结构强度,又要确保共鸣效果。

当凿到某个特定厚度时,整块木料突然发出空灵的泛音,仿佛在回应未来的琴弦振动。

张清知道,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良材自应”现象。

筝首的岳山决定着整张琴的音准。张清从雷击枣木上截取一段,这种经过高温碳化的木材质地坚硬如铁,却又带着青铜般的温润光泽。

雕刻时他采用了罕见的“阴阳刻”技法:

向阳的一面雕刻凤首,每一片羽毛都细如发丝,凤眼用碎玉镶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背阴的一面则雕夔龙纹,鳞甲森然欲动,龙须纤毫毕现。

最精妙的是弦槽的设计,十三个黄杨木制成的雁柱孔呈流线型排列,内壁镶嵌着野猪鬃毛,能有效防止调弦时打滑。

岳山底部还暗藏玄机:张清埋入了七粒不同颜色的玉珠,对应古乐的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这些玉珠都是用灵水滋养过的,弹奏时会产生微妙的和声效果。

上漆是最后一道难关,也是赋予古筝灵魂的关键步骤。

普通的大漆会掩盖珍贵的雷火纹,张清经过多次试验,独创了一种“透影漆”:

底漆用百年桐油混合地龙根汁,薄刷七遍,每遍都要在特定湿度的地窖中阴干三日;

中漆掺入碾碎的萤石粉,使琴身在日光下会泛出星芒般的微光;

面漆则是用琥珀粉溶在松脂里,固化后如水晶般透亮,又能完美保留木纹的天然美感。

在梅雨季的一个深夜,张清起来查看漆面时,目睹了神奇的一幕,琴体表面凝结着无数水珠般的漆珠,在月光下闪烁着七彩光芒。

这是漆树精魂与灵木完美相融的征兆,预示着这张琴将有不凡的音色。

完工那日恰逢夏至,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未张弦的琴体摆放在院中的青石台上,晨露在漆面聚成珠而不散,宛如颗颗珍珠。

张清以指节轻叩琴腹,共鸣声在山谷间回荡,竟持续了十二息之久,惊得梨树上的山雀齐齐噤声。

更神奇的是琴身的光影变化。随着日头移动,琴面上的雷火纹时隐时现:正午时分如烈火燎原,傍晚时分似远山含黛,到了月夜竟会泛出极淡的蓝晕。

有次“瞳”落在琴尾休息时,那些纹路突然活了过来,如电流般在木纹间游走,与蓝鸟羽冠上的花纹交相辉映。

张清抚摸着温润的琴身,能清晰地感受到木材中跃动的生命力,仿佛能听见它渴望琴弦的呼唤。

山风掠过工坊,地上的刨花突然无风自动,在空中旋转着拼出个模糊的凤形。

张清笑着拾起这些木屑,它们将是制作音柱的最佳材料。在这座充满灵气的山里,连废弃的刨花都藏着天籁之音。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