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绽时,山间雾气尚未散尽。
张清将那张古筝搬到前院的青石台上,指尖拂过琴弦,清越的泛音惊飞了檐下两只早起的麻雀。
今日他要弹一曲《百鸟朝凤》,不过不是传统版本,而是融入了自己这半年来观察山雀鸣叫所创的变调。
筝首的岳山泛着琥珀色光泽,这是常年浸润松脂的结果。
张清转动雁柱,将商弦调低半音,又在羽弦上加了枚铜码,如此改动后,高音区会格外清亮,最适合模拟鸟鸣。
试弹几个散音,余韵在山谷间回荡,惊起远处林间一阵扑簌声。
右手拇指轻轻一挑,宫弦震颤着发出凤啼般的起音。
前奏是模仿凤凰苏醒的泛音列。指尖在弦上蜻蜓点水般掠过,一连串晶莹的音符便如晨露坠叶般迸溅开来。
东边香樟树上立刻有了回应,三只红嘴蓝鹊翘着长尾飞至,落在最近的梨树枝头,黑豆似的眼睛紧盯着琴弦。
转入“雀噪晨曦”段落时,张清改用快速轮指。指甲与丝弦摩擦发出“沙沙”声,活像一群山雀在枝头拌嘴。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西溪方向突然飞来十几只麻雀,绕着琴台盘旋成环,它们的灰褐色翅膀在朝阳下竟泛出金属光泽。
当乐曲进行到“百鸟争鸣”章节时,张清的指法骤然变得灵动起来。
他左手拇指稳稳压住筝弦,其余西指在琴码左侧快速摇动,指腹与琴弦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颤音技法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指尖每一次颤动都精准控制着音高的微妙变化,仿佛真的有一只黄鹂在弦上婉转啼鸣。
那颤音时而急促如鸟雀争食,时而舒缓似雏鸟初啼,在连续不断的音波中竟能听出三西重不同的音色层次。
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在琴弦上快速刮奏。指甲与丝弦相触的瞬间,一连串清脆的泛音如珠玉般迸溅而出。
他的手腕灵活地上下翻飞,时而用指背轻扫,制造出群鸟振翅的“扑棱棱”声响;
时而以指甲快速轮拨,模拟出鸟群掠过长空的呼啸之音。
最妙的是他左右手配合的节奏,左手颤音稍作停顿时,右手立即补上一串急促的刮奏,宛如一只领头的鸟儿振翅高飞,引得百鸟相继应和。
筝面在他的抚弄下微微震颤,共鸣箱将每一个细微的音响都放大得淋漓尽致。
那些原本单调的琴弦,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化作无数振翅欲飞的鸟儿。
就连窗外的风似乎也被这乐声感染,时而轻拂窗帘应和,时而骤然停驻静听。
张清闭目凝神,整个人仿佛与这张古筝融为一体,指尖流淌出的己不仅是音符,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林间鸟语。
山林仿佛被这乐声唤醒:
北面松林掠来一对戴胜鸟,羽冠如折扇开合,翅膀上的黑白斑纹舞成流动的八卦图;
南麓方向则腾起金翅雀群,它们金黄的翼斑连成一片,宛如阳光的碎屑在风中流转;
最惊艳的是从悬崖飞来的两只红腹锦鸡,它们拖着三尺长的尾羽,赤金色的羽毛在气流中翻卷,像两团坠落的晚霞。
琴台周围很快形成鸟的漩涡。
小型鸣禽在最内圈,山雀、柳莺、白头鹎挤挤挨挨地落在琴首筝尾;
中型鸟类占据枝头,灰喜鹊、松鸦、杜鹃各自选好观演位置;
大型猛禽则在高空盘旋,张清认出有只苍鹰和两只红隼,它们锐利的目光穿透晨雾,却意外地保持着和平。
“凤凰展翅”是全曲高潮。
张清突然改用双手和弦,左手在低音区奏出浑厚的震音,象征神鸟振翅;右手则在极高音区快速点奏,如同凤羽间抖落的星火。
鸟群在这瞬间陷入疯狂:
红嘴蓝鹊们齐刷刷张开尾羽,露出末端雪白的眼状斑;金翅雀集体振翅悬停,金黄翼斑连成耀眼的光环;
最不可思议的是那群麻雀,它们突然变换队形,在空中拼出个模糊的凤凰轮廓!
张清自己也被这景象震撼,指尖力道不自觉地加重。
一根羽弦“铮”地断裂,在空气中抽出一道银光,也在他手背上抽出一道红痕。
按说该停手换弦,但鸟群的共鸣让他不忍中断,继续用指腹拨弦。
血肉与丝弦相触的刹那,异变陡生,琴箱突然共鸣出前所未有的浑厚音色,而他的指尖竟渗出极淡的金色光晕。
这光顺着琴弦传导,整张古筝顿时笼罩在薄纱般的金雾中。
当最后一个泛音袅袅散去,鸟群却没有立即飞离。
它们安静地悬浮在空中,组成一个巨大的球状阵列,连最凶猛的苍鹰都收敛了利爪。
晨风拂过,第一片羽毛落下,是红腹锦鸡的尾羽,金红色的羽枝在风中缓缓旋转,像一团坠落的火焰。
紧接着是蓝鹊的尾羽、金翅雀的翼羽、柳莺的绒羽......无数羽毛簌簌飘落,在琴台周围铺成七彩的圆环。
张清伸手接住一片苍鹰的初级飞羽。这根灰褐色的羽毛边缘呈锯齿状,根部还带着体温。
曲终鸟散后,张清皱眉望着那根蜷曲的断弦,轻抚琴身暗自思量,是时候亲手制作一张真正的灵木古筝了。
后山那棵雷击过的老杉木正合适,被天火淬炼过的木质,定能容纳灵气奔涌。
想起在山里看到过的野蚕,琴弦就用灵蚕丝混合马尾,再以松脂调和朱砂点染,那样的乐器,或许真能引来凤凰。
用灵水浸泡过的蚕丝做芯,再裹上马尾毛,那样的琴弦才能与天地共鸣。
日头渐高,所有鸟儿皆己离去。张清收集起这些馈赠:
最珍贵的当属两根红腹锦鸡尾羽,每根都有天然的金色纹路,对着阳光能看到细密的虹彩;
蓝鹊尾羽的白端黑斑形成完美的太极图案,适合做符笔;
金翅雀的飞羽则轻盈如蝉翼,羽管中空透亮,是天然的笛膜材料;
......
意外收获是几根猛禽羽毛,苍鹰的飞羽坚硬如铁,红隼的绒羽则能吸附静电。
午前阳光将羽毛晒得蓬松起来。张清把古筝移回屋内时,发现琴箱里多了个精巧的鸟巢,不知何时,有只红头长尾山雀竟在里面铺了松针和蛛丝!
巢中躺着三枚芝麻大的鸟蛋,蛋壳上布满褐色的螺旋纹。
他没舍得拆除,只是轻轻合上琴盖。
这意外的馈赠让他怔立良久,指尖还残留着筝弦的余颤。
山风穿林而过,带起檐角悬着的青铜铃叮当作响,与尚未散尽的筝音交融,竟似天地也在应和。
他忽想起《琴操》中那段记载——
东汉蔡邕亡命江海时,曾于吴地见人焚桐木炊饭。
火中爆裂的噼啪声清越非凡,他当即扑救出那段烧焦的残木,制成千古名琴“焦尾”,其音色“清亮透云,尾韵含炭”。
昔年蔡邕闻火烈声而制《焦尾》,今日自己这张筝,或许该改名叫“百禽和鸣”了。
灶房里飘来灵米粥的香气。张清将最绚丽的几根羽毛插在青瓷瓶中,摆在琴案旁。
阳光透过窗棂照射其上,在粉墙上投出流动的光斑,恍如那群神鸟仍在翩跹起舞。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隐居深山:我的附灵物品能升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E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