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气轻松却坚定:“不就是拿点政绩?我拿给你便是。”
嬴政随即问:“那你打算从哪里开始着手?大秦变法,你先动哪一块?”
“我想问你一件事。”
江月看向他,“你想想,如果商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意被人看得起,有保障,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放手经营,大胆投本。”
嬴政回应道。
“正是。”
江月点头,“他们会扩大买卖,牵动各行各业。百姓因此有钱可赚,有了钱便会去花,买卖就活了,经济就顺畅了。”
嬴政若有所思,“依你之见,眼下之秦,最需要的是民富?”
“对。”
江月沉声道,“兵马虽强,但若百姓穷困,根基就不牢。唯有万家安宁,国家才能长盛不衰。”
嬴政沉吟片刻,低声道:“先生所言有理,但如何振兴商道,还请先生指教。”
“这便回到方才说到的纸张。”
江月微微一笑:“你身为天子,要从我这里正式购买纸张,用金银付款,这就释放一个信号——皇室不掠夺,官府不压榨商人!”
嬴政微微蹙眉:“朕自然不会赖账,但何必刻意高调?”
“就是要高调。”
江月语气坚定,“要让百官知晓,让咸阳人知晓,让全天下知晓,朝廷买卖,是守信用、讲规矩的。这才是核心。”
嬴政沉默良久,随即目光坚定:“好,那就从这十万张纸做起,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朕守信用。”
“不是十万。”
江月笑着否定,“是一百万。”
嬴政怔了一下,继而笑道:“好你个江月,一张口就是百万,好气魄!”
“你放心,纸很快便能量产,一百万只是起点。”
江月淡淡道,“我说过,我要先让大秦富起来。”
“没错。”
嬴政颔首,“商业的确重要,但不能单靠商业。商道,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方便交换,本身并不能首接创造财富。商业须与工业并行。唯有工业兴盛,产量充足,方可实现真正的繁荣。再依托商人之力,推动货物流通天下,如此各方所需皆能得以满足,秦国方可真正富强。”
嬴政又问道:“那若朕下令举国生产,是否也能实现增产?”
“表面上合理,实际却不妥。”
“为何?错在何处?”
江月反问:“你还记得你以前看到我对仆人和气,曾经问我缘由,那时我讲过的一句话吗?”
嬴政沉思片刻,恍然大悟:“想起来了!当时先生说了一句话——解放生产力。”
“没错,是‘解放’,而不是别的。”
嬴政笑道:“当初听了甚觉有理,但未深解,请先生详解。”
江月说道:“其实道理简单,我一句话就能说清——‘放权放利’。”
“放权放利?”
“正是!”
江月点头,“譬如,你设宴款待大臣,如果首接下令:‘都给我吃给我喝!’你说,他们感激你,还是心有顾虑?”
嬴政笑笑:“朕自是明白,表面是感激,实则难免惶恐。”
江月再问:“如果换种方式:‘今备上好酒肴,请诸君尽兴享用。’众人听闻,会害怕,还是会欢喜?”
嬴政笑了笑:“自然不惧,而是心生感激。”
江月点头:“恩赐真假不论,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感受。”
江月含笑说道:“正如先前所言,不论做法本身对错,关键在于他人如何看待。你虽然两次设宴施恩,但在众人眼里,感受却大不相同。第二次宴会之所以让大家更舒服,是因为你放开了束缚。”
嬴政沉吟片刻,微微点头。
江月继续道:“并不需要你真正赋予他们全部权力,而是让众人心里感受到实惠。”
他又说道:“比如说你对老秦人表示江山有成,也有他们的功劳。这话只要说了,哪怕没有实际赏赐,他们也会倍感振奋。这就是让他们心里尝到了甜头。同样,百姓若得以宽松环境,能自由劳作而不被严令限制,反倒可能带来更丰硕的收获。”
嬴政略显顾虑地问道:“那若放任太久,恐怕也会出事。”
“不,我没让你让百姓凌驾朝廷之上,也没让他们与士大夫平起平坐,恰恰相反。”
江月笑着回应道:“他们所创造出的利益,归根结底,首先是滋养皇族,其次是高官显贵,接着才轮到士族和百姓。只要牢牢掌控军队大权,对百姓略施恩惠,不但不会动摇统治,还会稳固根基。”
稍停后他说道:“老赵,你要记住,人性本善变,普通百姓最懂顺势而为。顺时能昂首,难时也知低头。只要你掌握全局,稳住朝廷根本,哪怕是惊涛骇浪,也难以撼动你嬴氏这艘大船。”
听着这些话,嬴政先是发愣,随即沉默。
不一会儿,他突然开怀大笑。
“哈哈哈……”
江月一头雾水:这是高兴,还是被我气笑了?
嬴政笑着指着江月说道:“先生你究竟藏了多少奇思妙想?你所谋划的一切,胜过群臣千万,得你相助,真是上天助我!”
“你这笑吓我一跳。”
江月白了他一眼,“我还以为你要反对。”
“反对?怎可能!你出的每一个计谋,都是实在助我稳固江山。”
嬴政认真地回应道。
嬴政含笑说道:“旁人说朕苛刻寡恩,可若无足够的胸襟和眼界,又怎能统御满朝文武?”
“这么说,你确实认同朕的做法了?”
“虽是认同,不过你得再为朕细说一二……你提及的‘天下为商’,还有‘皇商’,到底是如何施行的?”
江月开口解释:“皇商之设,关键在于掌控最要紧的物产和资源。比如铁、盐、铜这些关键物资,必须由朝廷掌管。民间可用,但生产和销售权必须收归朝廷,他们要用,便要从朝廷购置,朝廷因此获利。”
“那你意思,连铁器也要准予民间使用?”
“没错。”
江月点头,“可你怕的是他们用来造兵器吧?”
“正是如此。”
嬴政应道,“六国残余尚存,朕早己明令天下,民间不得私藏兵器。然而每次搜查依旧查获不少。”
“警惕固然没错,但做法却欠妥。”
“那该当如何?”
嬴政皱眉追问。
江月反问:“当你从百姓手中夺取铁器时,不正是在加重他们心中的戒备与疑虑吗?如此施为,无异于将百姓推到对立面上。就算他们见到藏兵器之事,也会视而不见,甚至暗中对抗。”
嬴政面色沉重:“此类情形确实存在,也难怪朕每每下令严禁,却总是屡禁不止。”
“不如换个思路。”
江月劝道,“你不该将他们推开,而应想方设法将他们拉近,关键在于民心。失去百姓的信任,便是失去了万千助力,岂不更加艰难?你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协助朝廷。”
“如何才能做到?”
嬴政问。
“首要便是——放开部分权力,让利与民。不就是铁器嘛,给!”
江月微微一笑,接着说:“其次,你禁止私藏兵器,原本是为了杜绝六国残余势力暗中造反。但秦国素来讲求军功赏罚,不论是将士还是平民,立功就该受赏。可现在政策偏重举报却轻奖赏,只有罚而无赏,人心怎么会动?如果实行分级赏赐,比方赐银、减税,只要有人检举属实,就只惩罪人,不再株连旁人。到那时,百姓反而会踊跃揭发,哪还需要那么多‘老鼠药’?”
“确实如此……”
嬴政点头回应,“先生的意思,是说以往对百姓太过严酷了?”
“严酷?”
江月心中微动,这不是一般的严酷……
但这点没法遮掩。确实是严酷。
“不是严酷,是一些方法可以更加妥善。”
江月淡淡一笑,心想:这话你非要我来出口?
那我不说。
099 我去?你现在就让我上朝?
“原来如此。”
嬴政应道,“既然如此,就依先生所言,调整方向。”
“正是,改变手段,不是以威压人,而是让人由心归附。”
江月微微一笑,说道:“民力最广。秦国要稳江山,谋扩展,离不开百姓的支持。而你要做的,不是培养百姓的勇气,而是让他们真心认可秦国的强盛。只要你练好精兵,让军威无人敢挡,即便有人心存不轨,也能果断出兵平定,震慑西境!我这边可以为你打造出一支日行数百里的骑兵——天亮从咸阳出发,黄昏便可到达齐地,在短时间内迅速平定局势。老赵不必忧心太多。治理天下讲究以恩服人,然后才展威势。”
“呵呵,妙啊!先生此言极是!”
嬴政听了,精神大振,“那就照先生所说,改弦更张,下放权利,给百姓实惠!”
“正是这个道理。”
江月点头道,“百姓归心,则六国余孽无所遁形!有这股强大力量在手,不加利用,就太可惜了!”
当然,他心里明白,真正能触动嬴政内心的,是他后续提出的那项建设计划——组建一支从咸阳晨发、傍晚就兵临齐境的精锐骑兵部队。
毕竟军力为本,这才是秦国真正的根基。
“好!”
嬴政郑重其事地点头,“这些事,朕会逐步推行。只是……”
顿了顿,他叹道:“有一桩事,恐怕难以解决。”
“怕是大臣反对?”
嬴政道,“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铁矿资源紧缺。朕收缴民间兵器,除了以防不测,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大军所需。数十万将士的兵械消耗极大……因此,实在无法向百姓提供大量铁器。”
的确,秦军对兵器的需求极其庞大。铁器易生锈损坏,需频繁更换。
听到这话,江月突然大笑。
“这就有问题了?”
嬴政一怔,“先生此言……何意?”
“这对你来说或许是难题,在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我可是正规地质学出身的研究生!
缺矿产?
没问题,我来解决!
“你是说……你有办法?”
嬴政惊讶地问。
“不是解决,是扩大开采就行。”
“扩大?”
嬴政笑着摇头,“这话说得轻松。新铁矿不易找到,开挖亦是艰难,才导致铁料如此紧张。”
看着江月神情笃定,嬴政不由迟疑。
难道……先生糊涂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E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