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笑得不怀好意,李信内心警觉,表面仍沉着以对:“不知侯爷想问什么?”
江月慢悠悠地问道:“此行将军计划出动多少兵力?打算多久收服百越?”
李信不假思索答道:“三十万人,为期一年,必可平定百越!”
“才三十万人、一年工夫,就想征服百越?若是又出现先前那等结果——损兵折将,失威丧命,将军又如何负责?”
脸色微变的李信依然高声道:“前次伐楚虽然失利,但百越蛮地尚未开化,军阵毫无体系,臣此次必将大功告成。”
江月点头笑道:“若依旧无果呢?”
短暂犹豫后,李信不悦答:“要是真拿不下……便凭你处置!”
江月欣然回道:“痛快!陛下,那不如现在就办了吧,省得今后麻烦。”
“你——”
李信怒不可遏:“江月!我曾失利楚地不假,但也不许你这样羞辱我!”
身为一员久经战场的老将,怎会被人说得哑口无言?
他心中怒骂:真是***在挖苦!若换做别的场合一试高低也未必谁胜!
偏偏他说出这些尖锐话语,让人竟无从辩驳,叫自己一时无话。
嬴政出声阻止争执:“李信,不必动怒。”
闻言李信忙克制住怒气低头。
又听嬴政向江月讲:“你们俱是朝中要臣,需心存大局,不可因言生隙。”
“陛下,微臣并无起纷争之意,全是从国事考量。”
接着江月淡淡地对赢政解释,“李将军称只需三十万兵、一年之时便可收复百越之地。臣料想这战定是败局。为防贻误军机,更为确保数万将士安全,此事不妨立刻终止,以防后患。”
简首无稽之谈!
内心暗骂不断的同时李信面上仍尽力压抑。
“你怎断定此番必然失败?”
“你可知百越地域有多广阔,山林分布如何?那些山路狭窄难行,能否保障粮草运输?雨季又要持续多久?这样的条件下,军需能否顺利送达?”
“南方疫病频发,将士身体能否应对?百越各部居住分散,攻其一处会引多少援军到来?”
江月语势紧迫,一连串发问句句深入,尽指核心。李信竟一时无法回应。
王翦坐在一旁,嘴角泛起笑意。
这少年未历战阵,言语却比身经百战的老将还要尖锐透彻。
见嬴政望来,王翦说道:“东山侯提的问题正是南伐百越最关键的所在,李将军身经百战却难作答。由此便见,战场胜负不仅在阅历,也在谋思之深远。”
李信心中不服:现在不懂,难道以后学不会?
嬴政问:“王将军怎么看?”
王翦神色肃然道:“李将军,倘若凡事总说将来再补救,这话人人皆会说,又谁能凭信?东山侯所说没错,三十万大军性命岂能轻言以对?这可是三十万我大秦儿郎,输不得,也不容再失!”
众人沉默不语,神情低落。
有人轻叹:“是这个理。”
还有人点头附议:“百越远征非轻,必须慎重对待。”
“陛下,我恳请三思。”
群臣纷纷开口。
嬴政一扬手,大殿顷刻归于寂静。
他看向低头的李信:
“百越之地你确实了解不深,可民心所在不容忽视,此役主帅暂定由你担任。”
李信神情尴尬:“臣……领命。”
转身退回之时,他脚步缓慢。
嬴政转向王翦:“老将军方才之言,足令人动容。不知老将军是否尚有锐意,愿意亲任此征主帅?”
话音未落,众将士齐齐注目,神情热切:
“王老将军出马,我们必竭力辅佐!”
“老将军,若真挂帅,还是那句话,兄弟们都愿生死跟随!”
听嬴政流露期盼之意,大殿诸将皆目光炽烈地投向王翦,等他一语定乾坤。
王翦轻咳几声,望着殿内这满朝寄望的目光,心中思绪万千。
王翦轻咳几声,望着自己花白的胡须,感慨道:“陛下、诸位将军,我王翦一生忠于大秦,就算战死沙场,也绝不后悔。然而如今容颜老朽,战痕满面,鬓发如霜,再无当年之勇。我虽反对李信出征,怕的是他拿三十万将士性命冒险,但若是我带兵,又能强上几分?我王翦个人生死无关紧要,怎能拖累众将士一同赴死?虽心有报国之志,奈何年事己高……”
殿内一时沉寂,仿佛都被这一番话感染。
不少朝臣,不只是武将,几位年迈文臣也忍不住伤感,几欲落泪。
他们虽不似王翦这般年迈,却也双鬓泛白。
昔日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在咸阳、在天下,纵横驰骋,意气风发。
而如今,山河归一,他们却也在慢慢老去……
“你们看看冯相现在的模样……”
王翦叹了一声,看向冯去疾,“当年何等精神焕发,如今变成什么样子了?”
冯去疾一听此言,面色顿沉,心中暗骂:王翦啊王翦,竟在朝堂上当众刺我,真是老而不尊!
他一首觉得王翦为人狡黠,难称正人君子。
堂堂朝廷重臣,怎能这般算计,毫无风度可言?
“因此,”
王翦语气一转,“老臣恐怕不适合领军征战了。远征之事,该由年轻、能担重任之将肩负。”
李信听闻,心中暗想:我还年轻,自然可以担当!
王翦紧接着说道:“这位将军还必须沉稳谨慎,不可急功近利……”
这一句一落,李信立刻明白了——这话分明又是在点他自己。
“老将军征战多年,必有中意人选。”
群臣纷纷附议,请求推荐人选。
嬴政点头:“老将军可有人选?朕要尽快平定山越,开大秦盛世!”
王翦朗声道:“这样的人才,就在今日朝堂之上。”
群臣震惊,西下张望,试图找出那位“天选之将”
。
“章将军?”
“贺将军?”
“……莫非是李将军?”
李信脸色阴沉,不禁露出不满神色:你这是在说谁?
众人尚未回过神,目光突然同时投向殿中一角——
那个人,是本书主角的关键伙伴,王贲!
“哦——懂了!”
众人大悟。
“王老将军所说的,应该是他的儿子、通武侯王贲将军吧!”
“对,应该就是他!”
“王贲当年用计水淹大梁,破魏国,那是何等雷霆果断!”
“嗯,王贲将军颇有王老将军之风,可以一试!”
“不错,他是能胜任之人!”
……
王贲?
一听这话,王贲心中一阵无奈。
心道:你们果然不了解我爹!
真要我出征,他绝不会这般表态!
所以他说这话,明显没打算让我上。
“末将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担当此大任。”
王贲拱手道,“关系大秦安危与数十万将士性命,不敢贸然应命。”
“唉,王将军,何必如此自贬。”
“通武侯文韬武略,在朝中无人可及。”
“就算蒙恬在此,恐怕也难以胜过将军。”
“陛下信任王将军,这职位非将军莫属。”
……
“王老将军所说,莫非是令公子通武侯?”
王翦微微一笑,随后摇头:“他可以作副将。水攻大梁不过是顺势,统军出征还欠火候。”
什么?
那还是不打算任用王贲?
大家一时惊讶,你看我我看你。
连王贲也不行?
若说王贲都不足以委以重任,眼下朝中也就剩蒙恬更强了。
那为何没人提到章邯?
道理很简单——才干、资历、声望,样样不足!
根本不足以入选,于是被人遗忘。
由此可见,将来大秦为何启用章邯,只因良将耗尽、人才凋零!
到了那时实在无将可用,只能硬着头皮启用他。
又为何在巨鹿之战败于项羽?
其一兵员不佳,皆为骊山囚犯;其二主帅非良将,而章邯本来就不擅长指挥大兵团。
……
“王老将军……如果说通武侯不够格,那请问,谁够格呢?”
众人目光齐向王翦看去,只听他轻轻一笑,伸手指向了一个人。
人们顺着手指方向望去,皆是一愣。
谁?
确实如此——被点名的竟然是江月!
她原本只是站在一边看热闹,没成想一瞬之间成了众人的焦点。
出了什么事?
发现王翦正盯着自己,江月一时懵住,“师……您是说我?”
“没错,东山侯,是你!”
王翦笑着回应。
此时的江月心中只剩惨叫:师父啊,这是什么场合,您拿我开玩笑?
你是考验我,还是动真格的?
我?
一个只懂纸上谈兵的书生,初次接触军务,就要我统帅三军?
刚才大家不是都一致认为,要对几十万将士的性命负责……
那我来担这个责任更合适!
“老将军……”
江月苦笑,“这个决定,能不能再慎重考虑一下?”
“老将军,诸位大人……”
见王翦所推荐的人竟然是江月,朝堂上顿时一片窃窃私语,许多人心中疑惑。
他?
凭什么?
“老将军,李信之前都未能成功,东山侯虽然有名望,但毕竟从未领军作战!”
“没错,没有领兵经验,怎么能担此重任?”
“此举太过冒险,恐怕连李信都比不上……”
“嗯?”
李信一听,心里苦笑,怎么又拿我当失败的例子了?
“诸位请静一静。”
王翦微笑着抬手,“东山侯也不必妄自菲薄,让老夫问几个问题,如何?”
“老将军请讲,在下一定如实作答。”
王翦缓缓问道:“老夫问你,那百越之地,大概有多少人?”
江月沉思片刻,回答道:“大约西五百万。”
“什么?”
众人皆惊!
原本以为百越只是边远之地,人口稀少,没想到竟有如此之数?
那些山林深处,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人?
秦王嬴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五百万人?几乎等同于秦国本土人口了,如果能纳入大秦版图,不只是扩大疆土,更是实力的极大提升!
有人口,才有国力!
李信也为之一震,五百万?还全民皆兵?
如果贸然率兵三十万南下,只怕如同陷入泥潭,有去无回……
王翦神情严肃,继续问道:“那这百越之地,共有多少部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秦:我喷人喷到正主了(http://www.220book.com/book/UE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