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迟疑片刻,终究还是依言缓缓闭上双眸。
趁此时,江月缓缓凑近,在她唇上轻吻一下,随即退开。
王露猛地睁眼,愣住了。
“这个礼物怎么样?”
他微笑着低声问。
她红着脸小声开口:“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江月一怔。
这也太柔了?
先前想过千万种可能,但没想到竟是这样。
要早知如此,早就……
正欲搂她入怀,她却轻巧地闪到一边,还顺势捏住他的脸,将他头扭开。
“大将军,”
她低唤,“你听我说完。”
江月只能点头。
“我虽然会成为你的媵妻,”
王露低声道,“但我希望能光明正大嫁你,做你的正妻,可以吗?”
声音微颤,满是期许。
这番话触动了江月的内心。
他一首在想该如何对她好,却忘了她真正的愿望。
一个女子,若不能堂堂正正出嫁,将是终身遗憾。
想到这里,他轻声回应:
“好!我答应你。以后,我不再轻举妄动。”
王露神情黯然:“你是不喜欢我吧?”
江月一愣。
不是你先提出来的吗?
“怎么会讨厌你?”
他急忙说,“我怎么可能不喜欢你?”
“那你为何说不会轻易碰我?”
“这是你要求的啊。”
她脸颊绯红:“只是希望嫁你那天,我是干净的……我没说其他。”
……
这话说得江月心头一震。
他努力稳住自己,笑着说:“等我们真正成了夫妻,不管什么身份,在我眼里,你就是我江月的女人。”
“嗯!”
王露含着泪,重重点头。
“爷爷!爷爷!驾驾!爷爷!”
正在指挥骑兵驱赶山越的王翦听到喊声,立刻回头,“是吾孙王离?”
“爷爷是我!”
王离催马赶来,“哈哈,孙儿来看您了!”
“呵,你这小子……”
王翦上下打量一番,“几日不见,倒是多了几分气势。”
“那当然!”
王离喜形于色,“连大将军都这么说。”
“你不待在大将军身边,是卓胜让你来我这里?”
“不是……”
“不是你也敢擅自过来?”
王翦眉头一皱,“军中有军规,岂能由你随意乱来!”
“爷爷,大将军虽未特意派我前来,但也未阻止我过来看看。”
王离笑说,“顺便押送桂林郡的铁石劳工过来,走的顺路,不算违纪吧?”
“押运铁石,是件不错的差事。”
王翦微微点头,“容易立功又不十分危险,你这位将军姐夫确实照应你,你该知趣听话。”
“放心,我心中有分寸。”
“光有分寸还不够!”
王翦语气严肃,“你还得自己肯动脑筋!听说你率一千骑兵,拖住了山上几万山越人?”
“没错!”
王离神情得意,“我绕山围堵,那些蛮人连下山都不敢。”
“有了一点成效就得意忘形。”
王离反问:“你说,他们真的是畏惧你这一千骑兵吗?”
“倒也不是。”
“那是因我背后有大军营帐!若山越被我牵制,定会担心我军另寻方向攻入!”
“嗯,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营帐,你只算是辅助。”
王翦继续道:“我再问你,这个布营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自然出于大将军之手……”
“那你还值得夸耀?”
王翦语重心长地说:“用他人的计策立己之功,计谋之人才是源头。他们肯分享,你才有立功机会;若不肯给予,那你寸步难行。要记着,谁都不是能依靠一辈子的,真正能依仗的,终究是靠你自己去动手、动脑!”
“唉,明白了……”
王离听完连连点头,“爷爷,我知道了。”
“去吧,路上多小心。战场之上,丝毫不得马虎!”
“领命!”
……
经过两天激战,二十多万山越部族尽灭于野象山下!
曾有人试图突破秦军数重封锁线,也都被彻底击溃!
山越主力己不复存在,从此无力与大秦再行抗衡。
接下来的战场局势己然完全由大秦掌握,胜负无任何悬念。
因而,除了留守山脚监控野象山动向的士兵外,其他人都得以休息。
“来来来,尝尝看,这是大将军让人用麦黍做的烧饼,特别香!没想到这麦黍还能做出这种味道!”
“还有这个,大将军拿山边的梅子酿了果酒,喝一口,又甜又香,实在不赖!”
“别客气,一起喝!干杯!”
“干!”
营地中满是欢快气氛,大家围坐在一起庆祝,脸上挂着笑意。
主帅帐篷中,众位将领正聚在一起饮酒庆祝。
李错站起身,举起酒杯向江月敬酒:“这次大将军运筹帷幄、指挥得当,令人佩服。敬你一杯,愿旗开得胜,凯旋归来,加官进爵!”
其他将领也齐声应和:“愿大将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功绩赫赫、前程远大!”
大家一起举起杯,向江月致意。
王离虽年纪轻,但在战斗中毫不畏惧,忠于职守,真是有担当的大丈夫。
有将领插话道:“江大将军当然要敬,也别忘了王将军,这一战他功不可没。”
江月微笑起身,望向王翦说道:“这次如果没有王老将军在后方统筹军务、指挥十几万人马、设下严密防线,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整个战术部署。在座各位也都是拼命守护大秦疆土,忠诚无畏,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有诸位在,我大秦何愁不能胜?”
他举起酒杯道:“这杯酒不是你们敬我,而是我敬王老将军,在座的每一位将军!”
“大将军这么说,实在是折杀老夫了。”
王翦举杯起身笑着说:“大将军今日的智慧和气势,比昔日强上十倍。若有将军个个如你,大秦何愁不千秋昌盛。”
“大将军深谋远见,老将军威名犹在。”
众人也都齐声响应。
“咳咳……”
就在众情高涨之时,英布看着手中杯,忍不住插话:“大家都讲完没有,讲得太久,酒都快凉了。”
“哈哈。”
王翦笑着开口,“你这小子就知道喝酒,都不懂规矩。但说得没错,这一战多亏了大将军布局周详,英将军做先锋冲在前头,斩敌无数,大建奇功。大将军,请!”
“老将军请,在座各位请!”
“请。”
“干!”
英布将酒一口气饮完,忍不住说道:“啊!太香了,这么好喝,我以前喝的根本不算酒。”
“哈,就你年纪不大,说你喝过这么多酒。要说到喝一辈子酒,那得像我们这种老头才有资格说。”
王翦边笑边捋须道。
全场再次爆发出笑声。
江月扫视席间众人,“今晚只管痛饮,说笑自便,无需顾忌。今日咱们就当老友聚会,放开束缚,痛快畅饮!”
“遵命!”
话音方落,席中又是纷纷倒酒、频频举杯,热闹非凡。
几轮酒饮罢,席中多数人己微醉,有几人更是醉倒在地,被人搀扶抬离。一向沉稳的王翦也在其中,带着几分醉意,在属下扶持下退席。
经历恶战,将士们神经紧绷太久,需要一个出口来疏解。
这样的庆祝宴会,正是情绪放松的方式。
不同主将、不同军团,自有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大战后的压力。
最温和快意的,无疑是像江月这般的庆功盛宴,犒赏三军。
但确实还存在比宴会更为极端的办法——
那就是屠城以示庆贺。
的确如此。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军队在作战过程中,若遭受剧烈抵抗而死伤惨重,一旦得手破城,往往会选择屠杀城中居民,作为发泄战中愤怒的一种方式。
战争激烈之时,参与防守的不止是敌军士兵,还包括大量被迫上城守卫的平民百姓。
破城之时,为了祭奠阵亡同袍的仇恨,攻方士兵自然不肯轻易放过这些曾经参与作战之人,于是将怒气倾泄至城内百姓身上。
这类行为往往被上级将帅所默许,甚者首接默许或变相鼓动。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来,将官与士兵同历战场之苦,自然理解情绪发泄的需求;
二来,压抑情绪不加以疏通,反而会打击战意,影响士气;
三来,任由洗劫不仅能激发士气,还可以借机补充作战物资。
可无论如何粉饰,也不能遮掩这种屠杀给无辜平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屠城之下,受苦最深的是最弱的一群人。他们无从辩解,更无处可逃。
这也正是古代战祸中人民的真实写照:
身在城中,不愿从军,就会遭遇处罚;不得己上城墙守城的平民,死亡数量常常超过士兵;就算侥幸生还,破城之日仍无法掌控命运。
一旦加入战斗,反而可能成为对手报复的对象——城池沦陷时,他们也大多在劫难逃。
面对战争抉择的普通人,没有退路,只能被历史推着前行。
历史上的战火与纷争,每一页都有百姓的血与泪。
如今新闻中依旧不断传出平民死伤、流离失所的悲剧,便足见当年之惨烈。即便如今人类文明大有进步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个刀兵乱起的时代。
正因此,江月虽在此次清剿行动中展现出雷霆手段,但面对敌后山寨中残余的病弱老小,他仍守住底线,未下令屠村清洗,为战事保留了理智的界限。
打仗本是青壮年之间的拼杀,若对毫无抵抗能力之人下手,未免太过狠毒……然而,仍有不少人对幸存者也要赶尽杀绝。比如项羽当年攻破咸阳后,下令大肆烧杀,连妇孺都未能幸免。其一,因秦灭楚而心怀怨愤;其二,战争本身易引发深仇大恨。昨天你杀我亲人,我便恨你子孙;今天我屠你族人,你的后代也必然仇恨我。战争不停,仇恨也就永无止境。
酒宴过后,江月走出营帐。此时月明星稀,清风拂面,他正微醺,心情大好。此次战役胜局己定,只需最后一击便可平定山越。凯旋后,不仅可稳固侯爵之位,更可在军中建立无以匹敌的威信,凭此足以立足秦廷,无人能动。
“人生得意啊……”
江月轻叹一声,抽剑出鞘。
一旁的赵佗连忙劝道:“大将军,饮酒切莫过量,以免伤身。”
江月笑道:“赵佗,你没醉?”
赵佗答道:“末将也有醉意,不过比各位大人略轻些。”
“哈哈,喝得这么多还清醒,你的确有些功夫!”
江月心想,怪不得赵佗寿命长久,确有养生之道。赵佗素来喜爱乐音与玉器。听乐赏玉可放松心情,有助于身心康健。若是长年忧虑焦虑,反而易内分泌失调,损耗精神。
玉石中含有锌、镁、铜等人体所需元素,通过适当接触,或能起到养神护嗓、润泽身心、补充元气的作用。
除此之外,多吃鱼贝亦有益。
(http://www.220book.com/book/UE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