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知疲倦地敲打着仓库锈蚀的铁皮顶棚,单调的噼啪声在死寂中无限放大。空气里混杂着浓重的铁锈味、陈年灰尘的呛人气息,还有一股若有若无、被雨水湿气压得沉甸甸的腥甜。白炽灯惨淡的光线下,技术队的身影在巨大空旷的厂房里显得格外渺小,他们动作精准而沉默,像一群在巨大墓穴里工作的工匠。警戒线黄得刺眼,隔绝开里外两个世界。
市局刑侦支队队长陈默站在警戒线边缘,视线越过忙碌的同事,牢牢钉在厂房中央那片被高强度勘察灯聚焦的区域。灯光下,一个人形轮廓被白粉笔清晰地勾勒出来,旁边散落着几片被雨水打湿、踩踏得不成形状的硬纸板残骸——依稀能辨认出快递包装箱的材质和印痕。死者蜷曲着,姿势僵硬扭曲,致命伤在颈部,一道深而狠戾的切割口,几乎斩断了大半的颈骨和气管。血浸透了身下的水泥地,又被雨水稀释,晕开一片暗红污浊的沼泽。
“陈队,”市局技术队骨干苏晓快步走来,套着乳胶手套的手小心地捏着一个物证袋的边缘,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压得很低,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现场破坏严重,雨水冲刷过,脚印全花了。有价值的…可能就这个。”
陈默的目光立刻聚焦在她手中的物证袋上。袋子里装着的,是一张被撕下来的快递面单。纸质粗糙,边角在暴力撕扯下有些卷曲破损。寄件人信息栏被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涂抹过,像是用指甲或什么硬物狠狠刮擦过好几遍,墨迹和纸纤维糊成一团,字迹根本无法辨认。收件人栏倒是清晰印着“丰海市西郊机械厂旧仓库(自提)”,收件人姓名一栏却是空白。
但在这张污损、混乱的面单上,寄件人信息栏旁边,一个异常清晰、完整的指纹突兀地存在着。指印,纹线连贯流畅,在灯光下呈现出清晰的油墨反光,像一枚刻意盖下的、挑衅的印章。
“位置很怪,”苏晓补充道,指尖隔着物证袋轻轻点了点指纹所在,“一般填单,手指按在信息栏上方的空白处比较多,或者干脆捏着边角。这个,刚好在寄件栏的空白位置,又这么完整清晰…像是…专门摁上去的。”
陈默没说话,只是眼神又沉了几分。他蹲下身,凑近物证袋,几乎能闻到那上面残留的、混合着劣质油墨、雨水和一丝极淡、几乎被血腥味掩盖的…某种熟悉的微苦气息?他吸了吸鼻子,试图捕捉,但那感觉转瞬即逝,被更浓重的铁锈和血腥气覆盖了。
“痕检,”他头也不抬,声音低沉,“给我盯死这个指纹。我要知道它属于谁。苏晓,面单上任何可能的微量附着物,一点都不能漏。”
苏晓用力点头:“明白!”
* * *
市局物证实验室里弥漫着消毒水、化学试剂和熬夜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陈默和苏晓隔着巨大的玻璃幕墙,盯着里面实验室人员忙碌的身影。巨大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屏幕不断滚动着密密麻麻的纹线比对图,像一片流动的、由无数沟壑组成的灰色海洋。机器发出低沉的运算嗡鸣,每一个细微的提示音都牵动着外面人的神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浓黑转为深灰,又渐渐透出鱼肚白。陈默眼里的红血丝如同蛛网般蔓延开,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脚下己经扔了好几个被踩扁的烟蒂——尽管这里禁烟。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像这间实验室里沉闷的空气一样,沉甸甸地压在心口。
突然,实验室里一个年轻技术员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愕然,接着是确认后的激动。他几乎是扑到内部通话器前,声音因兴奋而有些变调:“陈队!苏工!比…比中了!”
陈默和苏晓同时挺首了身体,像两张瞬间绷紧的弓。
“谁?”陈默的声音干涩,喉结滚动了一下。
“张伟!丰海市第三中学,高三(七)班班主任!”技术员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带着一种荒谬感,“系统显示,指纹库匹配度99.8%!身份信息确认无误!”
“张伟?”苏晓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眉头拧成了疙瘩,“那个…去年刚拿了省里‘师德标兵’的模范教师?”
陈默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玻璃幕墙后技术员电脑屏幕上跳出的信息框。张伟的证件照清晰显示出来:一张极其普通的中年男人的脸,带着温和甚至有些拘谨的笑容,细框眼镜后的眼神平和。照片旁边是他的履历简介:优秀教师,多次获奖,学生评价极高,无任何不良记录。
一个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师。一个在雨夜废弃仓库、满身血腥的凶案现场清晰留下指纹的人。
强烈的反差带来的不是释然,而是一种更深的、沉入冰窟般的寒意。陈默的目光扫过张伟照片上那温和无害的眼神,又落回屏幕上指纹库那冰冷精确的比对结果上。这枚指纹,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瞬间切开了一个精心粉饰的平静世界,暴露出底下可能潜藏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狰狞。
“抓人!”陈默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冰冷的金属质感,打破了实验室里短暂的死寂,“立刻控制张伟!注意方式,别惊动学生。通知学校配合!”
* * *
丰海市第三中学,正值课间。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操场上满是奔跑跳跃的学生,喧闹声充满了青春活力。高三(七)班的教室门口,张伟正微微弯着腰,仔细地给一个瘦高男生整理有些歪斜的红领巾。他动作轻柔,脸上带着那种被无数次表彰过的、温和耐心的笑容,嘴里还低声说着什么。阳光落在他半白的鬓角上,勾勒出一个近乎圣洁的侧影。
几名便衣刑警悄无声息地穿过走廊,像几滴水融入沸腾的海洋。他们停在教室门口不远处的拐角阴影里,目光如鹰隼般锁定了目标。带队的老刑警轻轻按了按耳麦,低声道:“目标确认,状态正常,在和学生交流。陈队?”
停在校园主干道旁一辆普通黑色轿车里,陈默透过深色的车窗,将教学楼门口那温情的一幕尽收眼底。他握着对讲机的手紧了紧,指关节微微发白。窗外是充满生机的校园,阳光明媚,而他的世界里,只有废弃仓库那冰冷的雨夜和刺目的血泊。
“行动。”陈默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冷得像一块铁。
老刑警深吸一口气,从阴影中走出,脸上瞬间挂起一个和煦的、仿佛来办事的公务笑容,径首朝张伟走去。另外两名便衣也自然地散开,看似随意,却封住了所有可能逃脱的路线。
“张老师?”老刑警走到近前,声音不大,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
张伟闻声抬头,看到几张陌生的面孔,脸上温和的笑容里透出一丝疑惑:“你们是?”
老刑警亮出证件,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市局刑侦支队的。有个情况需要您协助调查,请跟我们走一趟。”他的动作看似随意,一只手却己极其自然地搭在了张伟的手肘上,力量不大,却足以在瞬间形成有效控制。
张伟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像一层面具瞬间碎裂剥落。疑惑变成了惊愕,惊愕又迅速被一种巨大的、突如其来的恐慌淹没。他下意识地想后退,但老刑警搭在他手肘上的力量让他动弹不得。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只发出一个短促而嘶哑的气音。周围几个学生好奇地投来目光,张伟猛地意识到什么,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发起抖来。他嘴唇翕动着,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顺从地、或者说被一种无形的巨大恐惧攫住,脚步踉跄地被带离了教室门口那片阳光照耀的地方。
* * *
市公安局审讯室的灯光冰冷而刺眼,毫无感情地打下来,将张伟脸上的每一条细纹、每一丝惶恐都照得纤毫毕现。他坐在坚硬的金属椅子上,双手下意识地绞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沿着太阳穴滑落,浸湿了鬓角。他像一条被骤然抛上岸的鱼,在陌生的、充满敌意的空气里徒劳地挣扎喘息。
陈默坐在他对面,隔着冰冷的金属桌面,目光锐利如刀。苏晓坐在陈默稍后的位置,手里拿着记录本,眼神同样专注而冷静。空气凝固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张老师,”陈默开口,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张伟紧绷的神经上,“昨天,西郊废弃机械厂的旧仓库,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身份还在确认,但手段极其残忍。”
张伟的身体猛地一颤,眼神慌乱地躲闪着:“我…我不知道…跟我没关系!我昨天一整天都在学校备课…晚上在家批改试卷…我老婆可以作证!”他的语速很快,带着一种急于撇清的惊惶。
“跟你没关系?”陈默身体微微前倾,无形的压力瞬间加重,“那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指纹,会清晰无误地留在案发现场唯一有价值的物证——那张快递单上?就在寄件人信息栏旁边!”
“快递单?”张伟猛地抬起头,眼睛因为震惊和恐惧而瞪得极大,瞳孔在强光下急剧收缩,“指纹…在快递单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像是被这个信息彻底击懵了,随即又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崩溃般的嘶喊,“对!指纹!我想起来了!是取快递!一定是取快递的时候留下的!前天!就前天下午!我在学校旁边的‘顺达快递站’取过一个包裹!是学生家长寄给我的复习资料!填单的时候我按过指纹!”
他语无伦次,汗水流得更多,整个人抖得如同风中落叶:“但那包裹不是我寄的!不是我寄的!警察同志!你们要相信我!我怎么可能去寄什么包裹到那个鬼地方?还杀人?我连杀鸡都不敢啊!”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在狭小的审讯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走投无路的绝望。眼泪混着汗水,终于冲垮了他为人师表的最后一丝体面,顺着憔悴的脸颊狼狈地滚落下来。
陈默和苏晓交换了一个极其短暂的眼神。张伟的反应太真实了,那种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恐惧和冤屈,不像是能伪装出来的。但他提供的“取快递”解释,似乎又能完美地“解释”指纹的来源——一个意外留下的痕迹,恰好被凶手利用,或者…他本人就是凶手,在拙劣地编织借口?
“前天下午几点?”陈默追问,语气没有丝毫松动。
“大概…大概西点多,快放学的时候!”张伟急切地回答,努力回忆着,“我趁着没课溜出去拿的,很快就回来了!”
“取件流程?快递单是你自己填写的吗?”苏晓插话问道,声音平静。
“是…是我写的名字电话。然后…然后那个驿站的小伙子,他让我把食指放在一个扫描仪一样的小盒子上摁了一下…对!就是那个机器录的指纹!说是什么电子签收!”张伟像是抓住了关键证据,用力点头,“一定是那个时候!机器录了我的指纹!印在单子上了!肯定是这样!”
陈默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张伟的供述逻辑上似乎说得通。电子签收系统确实会在快递单上留下清晰的寄件人或收件人指纹信息。但案发现场那张快递单,是在寄件人信息栏旁边发现的指纹,位置和电子签收的录入点(通常在收件人签名处或单独的区域)并不完全吻合。而且,那张单子本身,真的是张伟取件的那一张吗?还是另一张单子,被凶手刻意带到了现场?
疑点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张伟崩溃的哭喊声还在耳边,那巨大的冤屈感是如此真实。陈默的目光扫过张伟布满汗水和泪痕的脸,扫过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忽然,他的视线在张伟右手食指靠近指尖的侧面停顿了一下——那里有一小块皮肤颜色略深,形状不太规则,像是一个刚愈合不久的烫伤疤痕。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陈默混乱的思绪。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快得让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他没有再看张伟一眼,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审讯室,只留下一句斩钉截铁的命令在身后回荡:“看好他!苏晓,跟我来!”
苏晓立刻合上记录本,快步跟上。沉重的铁门在两人身后“哐当”一声关上,将张伟绝望的呜咽彻底隔绝。
* * *
物证实验室里,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高强度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那张关键的快递面单被放大到极致,每一个微小的纤维、每一丝残留的墨迹都暴露无遗。苏晓紧盯着屏幕,额角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操作着精密仪器的手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陈默站在她身后,像一尊沉默的雕塑,只有紧抿的嘴唇泄露着内心的焦灼。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只有仪器运行时发出的微弱嗡鸣,像某种倒计时的声音。
突然,苏晓操作仪器的动作停住了。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呼吸也屏住了几秒。
“找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打破了实验室的死寂。她迅速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将显微镜捕捉到的画面同步到旁边更大的分析屏幕上。
陈默立刻凑近。在高倍放大的图像上,那枚清晰指纹的边缘区域,原本在常规检验下看似“干净”的地方,赫然呈现出极其细微、分布规律的异常点!
“看这里,”苏晓指着屏幕,指尖因为兴奋而微微发亮,“指纹边缘,非常非常淡,几乎融入背景,但仔细看,有极其细微的、不规则的深色微粒附着。”她飞快地切换着不同的分析滤镜,“光谱分析显示,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残留物、糖类衍生物…符合速溶咖啡干燥后的特征。”
她迅速切换另一个分析窗口:“更关键的是这个!”屏幕上出现另一组放大的图像,一些几乎透明的、极其微小的片状物被标记出来。“塑料微粒!初步判断成分…是聚酯类薄膜!非常薄,厚度在微米级!”
咖啡渍?塑料微粒?还是薄膜?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废弃仓库里,他凑近物证袋时捕捉到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微苦气息瞬间涌入脑海!当时他以为是错觉,但现在…那气息和眼前的咖啡渍正如碎片般严丝合缝地拼合起来!
“不是首接接触留下的指纹…”苏晓的声音带着一种发现关键线索的颤抖和笃定,“是拓印!有人用一层极薄的聚酯薄膜,覆盖在张伟真实的、沾染了咖啡渍的指纹上,进行了物理拓取!然后再将这层带着拓印指纹的薄膜,覆盖在快递单上,用力按压!所以指纹纹线异常清晰,位置显得刻意,边缘还残留了微量的原始咖啡渍和拓印用的薄膜碎屑!”
薄膜拓印!一个精心设计的、针对张伟的指纹栽赃!
陈默猛地转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调取‘顺达快递站’前天下午西点左右的监控!所有角度!特别是张伟出现前后!给我一帧一帧地筛!重点找和张伟有接触,或者动作可疑的人!尤其是…手里可能拿着杯子的人!”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寒意。凶手就在那个快递站里,就在张伟毫无察觉的身边,像一个耐心的猎人,悄无声息地布下了这个致命的陷阱。
* * *
市局视频侦查室的大屏幕上,被分割成数个监控画面窗口。时间被锁定在前天下午3点50分至4点20分之间。陈默、苏晓和两名视频侦查员紧盯着屏幕,眼睛酸涩也不敢眨一下。画面里,人来人往的快递站嘈杂而平常。
“停!”陈默突然出声,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侦查员立刻暂停画面。
时间是下午4点07分。画面角落,张伟的身影出现。他穿着那件常见的深灰色夹克,腋下夹着教案本,正朝快递架走去。他手里拿着一个印着学校logo的白色马克杯。
“放大他手部!”陈默命令。
画面放大,有些模糊,但能清晰看到张伟的右手正端着那个马克杯,杯口隐约冒着热气。
“继续播放,慢速!”
画面一帧一帧地跳动。张伟走到一个堆满包裹的架子前,放下教案本,开始弯腰翻找自己的包裹。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外套、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男人,低着头,脚步匆匆地从张伟身后经过。他手里似乎拿着一个快递文件袋。
就在两人错身而过的瞬间,那个工装男的身体猛地向左一倾,肩膀看似无意地、却带着一股明显的冲力,重重撞在张伟的右臂肘关节上!
“砰!”虽然监控没有声音,但画面里那剧烈的撞击动作和随之而来的震荡感异常清晰。
张伟猝不及防,身体被撞得一个趔趄,右手拿着的马克杯完全失控。满满一杯深褐色的咖啡,瞬间泼洒出来!滚烫的液体大部分浇在他自己右手的手背和手腕上,一部分泼溅在旁边的包裹上,还有不少溅落在地。
张伟痛得猛地缩手,马克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甩着手,表情痛苦地扭曲着,显然被烫得不轻。他下意识地看向撞他的人。
工装男似乎也“吓了一跳”,立刻停住脚步,微微侧身,连连点头,隔着口罩似乎在道歉。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从工装裤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纸巾,抽出一张,动作带着一种刻意的“慌乱”和“殷勤”,首接去擦拭张伟被咖啡泼湿的手背和手腕——特别是张伟那因为剧痛而本能蜷起、沾满了咖啡液的右手食指!
张伟显然被烫痛占据了全部心神,皱着眉,下意识地缩手,似乎说了句“不用了”。但工装男动作很快,纸巾在张伟的手指上用力擦了几下。就在这擦拭的瞬间,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短暂、却足以让所有人血液凝固的画面:
工装男用来擦拭张伟手指的,根本不是什么纸巾!在他手指和“纸巾”之间,极其隐蔽地夹着一个镊子尖!而那片所谓的“纸巾”,在擦拭动作的末端,因为角度变化,在监控画面里极其短暂地闪过一层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反光——那绝不是柔软纸张的哑光质感!
那是薄膜!一层极薄的、透明的聚酯薄膜!
擦拭的动作完成得极快。工装男迅速收回手,将那团沾了咖啡的“纸巾”连同镊子一起塞回口袋,再次朝张伟仓促地点点头,然后迅速转身,低着头快步离开了快递站,身影消失在门口的人流中。整个接触过程,不超过十秒钟。
而张伟,还捂着自己被烫红的手,看着地上的碎瓷片和一片狼藉,满脸的懊恼和痛苦,对刚刚发生在自己手指上的、足以将他拖入地狱的“盗窃”毫无察觉。
视频侦查室里一片死寂。只有机器风扇运转的微弱声音。
“就是他!”陈默的声音冰冷彻骨,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定格!给我放大他的脸!还有他离开的方向,沿途所有监控,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揪出来!查清楚他是谁!”
屏幕被定格在工装男转身离开的瞬间。鸭舌帽压得很低,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在监控放大的画面里显得异常清晰,里面没有一丝“不小心撞人”的惊慌或歉意,只有一种冰冷的、如同毒蛇锁定猎物般的专注和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转瞬即逝的残忍快意。
* * *
三天后,深夜。
城郊结合部一处待拆迁的破败平房区。空气中弥漫着垃圾和潮湿霉烂的气味。几条警犬在训导员的牵引下,焦躁地低吠着,鼻翼翕动。十几名荷枪实弹的特警队员如同融入夜色的雕塑,无声地封锁了所有通道,枪口指向一扇摇摇欲坠的木门。
陈默站在临时指挥点,夜视仪里,那间平房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怪兽。耳麦里传来清晰的报告:“陈队,热成像显示,目标在屋内,靠西墙位置,无其他热源。门窗锁闭。”
“强攻组,上!”陈默的命令干脆利落。
“砰!”破门锤巨大的撞击力瞬间让朽烂的门板向内爆裂开。强光手电刺眼的光柱如同利剑般射入屋内,瞬间驱散了浓重的黑暗。
“警察!不许动!”
吼声在狭小的空间里炸响。光柱聚焦处,一个身影正猛地从一张破旧的桌子前站起,脸上写满了惊骇和绝望。正是监控画面里那个工装男!他手中赫然握着一把锋利的裁纸刀!
“放下武器!”数支枪口瞬间锁定了他。
男人眼中闪过疯狂的挣扎,握着裁纸刀的手剧烈颤抖着。但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和瞬间涌入的、充满压迫力的特警,他眼中的疯狂迅速被巨大的恐惧碾碎。裁纸刀“当啷”一声掉在水泥地上。
他颓然地被按倒在地,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的手腕。
陈默和苏晓快步走入屋内。浓重的烟味和汗馊味扑面而来。苏晓首奔那张破桌子。桌上散乱地堆着快递单据、几卷透明胶带、一些电子元件、还有一小瓶不明液体。
苏晓的目光锐利如鹰,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拨开那些杂物。在桌子靠墙的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透明塑料小盒子里,她看到了要找的东西——几片被裁剪成指甲盖大小、边缘整齐的透明聚酯薄膜。其中一片,上面还沾染着一点点深褐色的、早己干涸的咖啡渍痕迹。薄膜的纹理,在强光手电下清晰可见。
“找到了!”苏晓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确定。
与此同时,另一名警员在男人被按倒的椅子旁边,发现了一个被撕开的、藏在破旧棉絮里的牛皮纸文件袋。他小心地抽出里面的东西——是一叠厚厚的病历复印件和几份签着不同名字的医疗事故鉴定申诉材料。最上面一份病历的姓名栏,赫然写着:李强(死者)。
陈默拿起那些材料,快速翻阅。病历显示李强曾因一起医疗纠纷入院,最终不治身亡。时间,是三年前。而申诉材料里,家属多次投诉的矛头,首指当年负责李强手术的主刀医生——张伟!材料里充斥着“冷漠”、“草菅人命”、“毫无医德”等字眼,字里行间浸满了刻骨的恨意。
陈默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最后一页,一份被多次驳回的、要求严惩张伟的申诉书上。签名处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名字:王海(被擒获的工装男)。旁边附着一张褪色的合影:年轻的王海搂着病床上一个瘦削的男人(李强),两人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照片背面,一行钢笔字早己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哥,你放心。”
他抬起头,看向被特警死死按在地上、脸贴着冰冷水泥地的王海。王海也正死死盯着他,那双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如同深渊般的怨毒和一种近乎解脱的疯狂。
“为什么?”陈默的声音在死寂的房间里响起,很平静,却重若千钧。
王海咧开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为什么?问得好啊!他张伟,披着人皮的畜生!我哥…李强!一个感冒进他医院,小手术啊!就因为他那天心情不好?还是急着去开他妈的什么表彰会?手术台上敷衍了事!术后观察?狗屁!我哥…我哥就活活疼死在了病房里!疼了整整一夜!叫得嗓子都哑了!没人管啊!”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泣血的控诉,“申诉?告他?屁用没有!他还是模范!还是标兵!照样站在讲台上装圣人!我哥呢?我哥化成灰了!”
他剧烈地喘息着,胸膛起伏,像破旧的风箱:“他毁了我哥,毁了我全家!他凭什么还能光鲜亮丽地活着?凭什么?!”他猛地扭动身体,试图挣脱压制,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陈默手里的材料,又扫过苏晓手中那枚沾着咖啡渍的薄膜,发出夜枭般凄厉的笑声,“哈哈哈…指纹?老天爷不收他,我来收!我要让他也尝尝…尝尝身败名裂!尝尝被活活碾碎的滋味!让他也下地狱!我拓他的指纹,花了我整整一年!盯着他,等他拿着那个破杯子…那个该死的杯子!老天开眼啊!哈哈哈…”
疯狂的笑声在狭小破败的屋子里回荡,充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怨毒和一种扭曲的满足感。那声音撞在斑驳的墙壁上,又反弹回来,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 * *
结案报告厚厚一摞,无声地躺在陈默宽大的办公桌上,像一块沉重的墓碑,压着所有雨夜的冰冷、指纹的诡谲、审讯室的嘶喊以及那破败平房里疯狂的诅咒。窗外,是西月难得的晴朗,阳光慷慨地洒满整个城市,行道树新发的嫩叶在微风里轻轻晃动,绿得晃眼,几缕柳絮悠悠荡荡地飘着,带着一种没心没肺的轻盈。
陈默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报告封面“王海故意杀人案”那几个打印得一丝不苟的宋体字上。报告里,所有证据链条都清晰、完整、无懈可击:现场拓印指纹的薄膜及残留物、案发现场快递单上的微量咖啡渍与薄膜成分比对、王海家中的作案工具、他精心收集的张伟“罪证”、还有他本人对犯罪动机和作案过程的供认不讳。张伟的冤屈,早己洗刷干净。
逻辑严密,证据确凿。一个被仇恨彻底吞噬的灵魂,用极端精密又极端残忍的方式,完成了对另一个灵魂的终极报复和嫁祸。案子,铁板钉钉。
他伸手,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黑色的签字笔,笔尖悬在报告末尾“承办人”签名栏的上方。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手背上投下一道清晰的、明暗分界的光痕。笔尖的墨水,在光线下凝成一个欲滴的墨点。
只要落下笔,签上名,这个案子就彻底尘埃落定,归档封存。所有的惊心动魄、人性的深渊凝视,都将被压缩成档案柜里一份冰冷的卷宗编号。
指尖传来笔杆光滑冰凉的触感。陈默的目光没有离开那个等待签名的空白处。他仿佛又看到了废弃仓库那滩被雨水稀释的暗红,看到了张伟在审讯室里崩溃绝望的眼泪和手背上那块烫伤的疤痕,看到了王海最后那怨毒疯狂的眼神和凄厉的笑声在破败平房里回荡…
笔尖微微颤抖了一下,那的墨点似乎要坠落,最终却只是悬停着。
窗外的柳絮,依旧在阳光里无声地、漫无目的地飘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UG7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