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第五章 春夜里的薪火与家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顶流作者的隐藏职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UGLS/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13年3月2日的杭州,晚风带着玉兰花的甜香,从400平书房的落地窗钻进来。沈诗涵盯着网银页面上“转账成功”的提示,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一点,把转账记录截图发到工作群里:“3月工资+2月奖金己到账,注意查收。另外,每人去前台领一份礼物。”

消息刚发出去,楼下就传来沈彤咋咋呼呼的声音:“刘芳姐!赵磊哥!快来看!姐给咱们发了iPhone和iPad!”

沈诗涵笑着摇头,转身从书柜最上层抽出个红绸包裹的木盒。盒子是爸爸陈铭文用红木边角料做的,边角打磨得圆润光滑,上面刻着朵小小的玉兰花——那是妈妈沈芳最爱的花。她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最上面那张是奶奶沈露年轻时的样子,梳着麻花辫,站在爷爷沈浩华的酿酒店门口,背景里隐约能看见“沈记”的招牌。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沈芳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亮起,妈妈的脸出现在中央,身后是县城琪露超市的货架,上面摆满了星畅集团的有机槟榔礼盒。“诗涵,刚听彤彤说你给员工发了手机?”妈妈的声音带着笑意,“你这孩子,刚盈利就这么大方。”

“他们该得的。”沈诗涵把镜头转向窗外,江面上的游船正放着烟花,“这个月电商平台的流水破了五百万,编辑组推的新书也上了畅销榜,没有他们哪行。”

“也是。”妈妈忽然压低声音,“对了,你大舅明天从北京回来,特意绕到杭州看你,说是带了好东西。”

沈诗涵心里一动。大舅沈浩宇是妈妈的亲哥哥,今年50岁,在京城做市委书记,平时忙得脚不沾地,上次见面还是三年前的春节。她印象里的大舅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说话慢条斯理,却总在关键时刻说出掷地有声的话——就像去年爷爷八十大寿,有人提议大办宴席,大舅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心意到了就行”,最后一家人围着圆桌吃了顿简单的寿面,反倒比任何排场都让人踏实。

“大舅回来怎么不提前说?”沈诗涵起身找茶壶,“我明天去买些他爱吃的醉蟹。”

“他就住一晚,后天还要去宁波考察。”妈妈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神秘,“对了,你大舅说,要跟你讲咱家祖上的事,是关于……武则天的。”

这句话让沈诗涵手里的茶壶差点脱手。她从小听奶奶说过些家族旧事,只知道祖上是从北方迁到江南的,具体是什么来头,奶奶总说“时机到了自然会告诉你”。

挂了视频,沈彤抱着一堆包装好的手机和平板跑进来:“姐,刘芳她们都快哭了,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老板。对了,赵磊说要给你写篇‘神仙老板’的推文,让你火出圈!”

“别让他写。”沈诗涵把木盒放回书柜,“让他把心思放在改稿上,下个月的奖金还等着他拿呢。”

沈彤吐了吐舌头,忽然指着窗外:“姐你看,那是不是大舅的车?”

楼下的停车位上,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走下来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身形挺拔,正是沈浩宇。他身后跟着个气质温婉的女人,是大舅妈林慧——沈诗涵小时候听妈妈说,大舅妈和大舅是青梅竹马,两人在京城的胡同里一起长大,后来大舅进了体制,大舅妈就在外交部做翻译,政商两界都有不少朋友。

“大舅!大舅妈!”沈彤像只小鹿似的冲下楼,沈诗涵跟在后面,刚走到玄关就被大舅握住了手。大舅的手掌宽厚温暖,指腹上有层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

“都长这么高了。”沈浩宇笑着打量她,眼神里满是慈爱,“上次见你还是个扎羊角辫的丫头,现在都成大老板了。”

大舅妈把一个精致的锦盒递给她:“这是给你的,你大舅特意托人从西安带回来的。”

打开锦盒,里面躺着块玉佩,雕的是朵绽放的玉兰花,玉质温润,隐隐透着光。“这是咱们家祖传的物件,”大舅妈轻声说,“你大舅说,该让你知道家里的根了。”

客厅里的茶泡好了,沈浩宇喝了口龙井,缓缓开口:“咱们沈家,是武则天的后裔。”

沈诗涵和沈彤都愣住了,连正在嗑瓜子的沈彤都停了下来,嘴里的瓜子壳忘了吐。

“安史之乱的时候,武则天的后人怕遭迫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顶流作者的隐藏职场 从长安逃出来,一路南下,最后在江南水乡定居。”沈浩宇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本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沈氏家史”,“你看这上面的记载,‘天宝十西载,避乱南迁,隐于苕溪之畔,易姓为沈’——苕溪就是咱们现在住的这片地方。”

他翻开书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毛笔字,记载着沈家历代的故事:有在宋朝做过知府的,有在明朝经营绸缎庄的,到了爷爷这辈,开起了酿酒店,靠着诚信经营,在当地攒下了好名声。

“难怪奶奶总说‘做人要守规矩,做事要留余地’。”沈诗涵忽然想起小时候,她把别人多找的五块钱偷偷藏起来,奶奶发现后,拉着她走了三站路,把钱还给了人家,“原来这些道理,祖上早就教给咱们了。”

“是啊。”沈浩宇合上书,“武则天虽是女皇帝,但她常说‘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咱们沈家后代,不管是做官、经商还是读书,都得记住这句话。”他看向沈诗涵,“你给员工发手机,让他们不加班,做得对——做生意和做官一样,得让跟着你的人有奔头,日子才能长久。”

大舅妈补充道:“你大舅常说,他在京城做书记,心里装的是老百姓;你妈妈在县城开超市,想的是让街坊邻居买得方便;你做电商、写小说,不也是想让大家过得更舒心些吗?说到底,都是一个理。”

这时,沈浩宇的手机响了,是他弟弟沈浩兴打来的。沈诗涵听见大舅在电话里说:“……星畅的有机蔬菜基地要扩大,你跟王书记多沟通,一定要保证农户的收益……对,让诗涵的电商平台也参与进来,给农户多一条销路……”

挂了电话,大舅笑着说:“你小舅舅就是个工作狂,大半夜还在琢磨联盟的事。他说你上次提的‘文创+农产品’的想法很好,想让你下周去杭州总部聊聊。”

沈诗涵心里一暖。从妈妈的超市到小舅舅的有机联盟,再到自己的工作室,原来一家人看似各忙各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连成了一条线——就像祖传的玉佩,历经千年,依然能照见彼此的心意。

夜渐渐深了,大舅妈去客房休息,沈浩宇却拉着沈诗涵和沈彤在书房聊天。他说起自己年轻时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说最难的时候,靠着奶奶寄来的腌菜和爷爷酿的米酒挺了过来;说起大舅妈在外交场合,用流利的八国语言为中国企业争取利益,眼里满是骄傲;还说起沈诗涵的大表哥——大舅妈那个在中部战区做司令员的弟弟,去年在边境救灾,连续七天七夜没合眼。

“咱们家的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得有点精气神。”沈浩宇看着窗外的江景,“就像这钱塘江的潮水,看着温柔,骨子里却有股往前冲的劲。”

沈诗涵忽然想起自己刚写完的小说结尾:“所谓传承,不是把名字刻在石碑上,而是把前人的道理,活成自己的日子。”她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再合适不过。

第二天早上,大舅要去宁波了。临走前,他把那本《沈氏家史》留给了沈诗涵:“好好看看,里面有咱们沈家的根,也有做事的本分。”

送大舅上车时,沈诗涵注意到他的车后座放着个帆布包,里面是换洗的衣服和几本书,简单得像个普通的出差族。大舅妈笑着说:“你大舅就这样,当了这么多年官,还是改不了低调的性子。”

车开走了,沈彤抱着那本家史,翻到有照片的那一页:“姐,你看,这上面的女子,眉眼跟你好像啊!”

沈诗涵凑过去看,照片上的女子穿着旗袍,站在西湖边,眼神清亮,带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忽然想起昨晚大舅的话:“祖上给咱们留下的,不是金银财宝,是这股子精气神。”

回到书房,沈诗涵打开电脑,工作群里己经炸开了锅——刘芳说用新手机跟家里视频,妈妈看到她住的江景房,笑得合不拢嘴;赵磊发了张用新iPad改稿的截图,说效率提高了一倍。她笑着回复:“好好干活,下个月还有惊喜。”

然后,她点开那个叫《家脉》的新文档,敲下第一句:“2013年的春天,我知道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它不在泛黄的史书里,而在妈妈超市的货架上,在小舅舅联盟的基地里,在员工们踏实的笑容里,在每一个普通人认真生活的日子里。”

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几朵,香气弥漫在400平的书房里,像一段无声的传承,温柔而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UGL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顶流作者的隐藏职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UGL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