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扩建缺人手, 琼芳提议按劳分利
(初夏的日头正毒,村头老槐树下却围了半村人,个个脸上都带着愁容。村长蹲在石头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子敲得石头邦邦响。)
村长(叹了口气,烟袋锅子往鞋底上磕了磕):这集棚再不扩建是真不行了!你看上次端午集,卖菜的跟卖肉的挤在一块儿,王屠户的油溅了张婆子一篮子韭菜,差点没打起来!可这盖棚子得请人、得备料,村里账上那点钱,连买椽子都不够啊!
刘老五(光着膀子蹲在地上,手里的蒲扇扇得呼呼响):可不是咋的!我那筐鸡蛋,上次被挤碎了仨!可让谁白干活呢?谁家不忙?我地里的豆子还等着薅草呢!
大花(抱着记账本站在旁边,皱着眉):我算了算,盖三间新棚子,至少得二十个壮劳力干十天,还得请瓦匠师傅。工钱、木料、石灰,加起来得十五两银子,村里实在拿不出。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有说等秋收后再说的,有说干脆别盖了的,吵吵嚷嚷没个章程。琼芳站在人群外,看着那片低矮破旧的老集棚,脑中悄然唤出系统。)
琼芳:系统,分析扩建集棚的长期收益。
【系统提示:扩建集棚后,可容纳摊位增加50%,预计每月摊位费增收200文,村民农副产品交易效率提升30%,长期收益显著。建议推动扩建,可兑换“简易工程进度表”辅助规划,消耗积分5。】
琼芳(心里有了数,往前站了一步):村长,各位叔伯婶子,我有个主意。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都看向她。自从琼芳嫁到李家,后来不知为什么突然转性了,教出了会做新家具的大强,又帮着二强考上童生,村里谁都不敢小瞧她。)
村长(眼睛一亮):琼芳你说说!你脑子活,准有好法子!
琼芳:钱不够,咱就用利换。谁出力多,将来这集棚收的摊位费,就多分他一成红利。比如刘老五哥有力气,要是能从头到尾跟着干,年底就从摊位费里多给他一成;要是谁能请来回乡的瓦匠师傅,也算大功,照样分利。
刘老五(猛地站起来,蒲扇往腰上一插):真的?多干多得?那我来!我那豆子晚几天薅没事,这集棚盖好了,我卖鸡蛋也方便,年底还能多分点钱,划算!
王木匠(蹲在旁边抽着烟,慢悠悠地说):我儿子在镇上木工作坊当学徒,能弄来便宜木料。要是这红利能给我家分,我就让他托人捎消息。
琼芳(拿出系统刚兑换的“简易工程进度表”,展开给众人看——上面用炭笔写着每日分工:第一天清地基,第二天备木料,第三天搭框架,清清楚楚。)
琼芳:这是我琢磨的进度表,谁干啥、干多少,都记在上面。大花识字,让她管记账,谁出了多少力、请了多少工,一笔一笔记清楚,年底按账分红利,绝不亏待。
大花(立刻点头):我记!保证公平,谁也别想耍滑头!
小花(举着手里的水瓢,脆生生地喊):我能给大家送水!我力气小,分不分利都行,管我两顿饭就行!
(有了带头的,众人顿时来了劲。李大叔说能出一辆牛车拉砖,张婶说能组织妇女们给工匠做饭,连平时最抠门的赵老栓都嚷嚷着能出两把自家编的草绳。)
村长(笑得皱纹都堆起来了,一把抢过那进度表):这法子好!就这么办!琼芳,这事儿就由你牵头,我给你打下手!
琼芳:牵头不敢当,咱大家伙儿一起干。不过我得提个醒,这红利得等集棚用够半年,有了收入才能分,谁要是中途撂挑子,可就啥也没有了。
众人(异口同声):没问题!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刘老五就带着几个壮劳力清地基,锄头刨得尘土飞扬。大花拿着本子在旁边记工,谁出了多少力,都画个“正”字。)
(晌午头,日头最毒的时候,众人都蔫了,刘老五挥着锄头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刘老五(抹了把汗):这太阳太毒了,歇会儿吧?
琼芳(看在眼里,悄悄唤出系统):系统,兑换“清凉薄荷水配方”,多少积分?
【系统提示:简易薄荷水配方(含本地可寻药材)需3积分,是否兑换?】
琼芳:兑换。
(她转身回家,按配方抓了薄荷、金银花,又加了点冰糖,煮了一大锅水,让小花和小兰用木桶抬到工地。)
小花(用粗瓷碗给众人盛水):大家喝点水凉快凉快!这是我娘配的方子,解乏!
刘老五(咕咚咕咚喝了一碗,咂咂嘴):嘿!这水喝着真舒坦!比井水都凉快!琼芳妹子,你这方子绝了!
(众人喝了薄荷水,果然精神了不少,干活的劲头又上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工地上热火朝天。王木匠真托儿子弄来了便宜木料,村长请来了邻村的瓦匠师傅,连王大柱都跟着刘老五搬砖,虽然慢,但没偷懒。)
(琼芳每天都来工地转两圈,遇着难题就悄悄问系统。比如地基土太松,系统建议掺碎石灰夯实;椽子不够首,系统提示找向阳处的桐木更结实。这些法子看着简单,却都管用,瓦匠师傅都首夸:“李家媳妇懂行啊!”)
(第七天,搭棚顶的时候,刘老五踩着梯子上梁,突然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下来。大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裤腰,两人一起滚在草堆上,才算没出事。)
刘老五(吓出一身冷汗,拍着大强的肩膀):好小子!多亏了你!
琼芳(看着那架晃悠的木梯,心里一紧,连忙问系统):系统,有没有加固梯子的简单法子?
【系统提示:可在梯子两侧加斜撑固定,提供示意图,消耗积分2。】
琼芳(按图找了两根短木,让大强钉在梯子两侧):这样就稳当了,上高可得当心。
(刘老五再上梯子,果然稳当多了,他摸着梯子笑道:“琼芳妹子想得比谁都细!”)
(第十西天傍晚,最后一根椽子钉好,三间新集棚总算盖成了。青瓦白墙,柱子打得笔首,比老棚子亮堂十倍。众人站在棚子下,看着自己亲手盖的集棚,个个脸上都带着笑。)
村长(看着崭新的集棚,眼眶有点红):这要是搁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十五天就盖起来了,还没花多少钱!琼芳,叔得谢谢你!
刘老五(拍着胸脯):等年底分了红利,我先给我家婆娘扯块花布!
(大花拿着账本过来,跟众人对账):这里是大家的出工记录,刘老五哥出工最多,十五天全勤;王木匠师傅找木料算大功;大强救了人,也算一功……
众人(围着看账本,没人提意见,都觉得公平):没毛病!就这么算!
(琼芳看着眼前的景象,系统提示音在脑中响起:【集棚扩建完成,村民满意度90%,获得积分15。长期收益模块开启。】)
(夕阳落在新集棚的瓦上,金光闪闪。琼芳知道,这棚子不光是卖东西的地方,更是村里人拧成一股绳的念想——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新集棚落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没两天就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第三日一早,村长就带着大花在棚子前钉木牌,给每个摊位编号。)
村长(拿着毛笔在木牌上写字,笑得合不拢嘴):一号给王屠户,他那肉案子沉,得挨着墙角;二号给张婆子,她卖菜要靠外些,方便挑拣……
大花(在账本上记着编号,抬头问):村长,这摊位费咋收?以前老棚子是一个月二十文,新棚子要不要涨点?
琼芳(正好提着篮子路过,里面装着刚摘的豆角):别涨,先按老价钱收。等大家尝到甜头了,再慢慢说。
村长(连连点头):还是琼芳想得周到!刚盖好就涨价,该有人嘀咕了。
(正说着,邻村的小贩们就推着车来了,看到新集棚个个眼睛发亮。)
邻村小贩(摸着光滑的木柱):这棚子盖得真排场!比镇上的还结实!李村长,给我留个摊位呗?我卖针头线脑的,不占地方!
村长(胸脯挺得老高):有有有!不过咱这新规矩,摊位费一月一交,概不赊账!
(开张头一天,新集棚就挤满了人。王屠户的肉案子摆得整整齐齐,张婆子的青菜码得像小山,连二强都拎着一篮子小兰绣的帕子来试卖,没多久就被抢光了。)
刘老五(蹲在自己的鸡蛋摊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跟旁边的王大柱唠嗑):你看这光景,咱当初没白出力吧?等年底分了红利,我琢磨着给家里添口新锅。
王大柱(手里编着筐,这阵子跟着村里的老篾匠学了点手艺):我也想多攒点钱,将来……将来也整个小摊子,卖我编的筐。
琼芳(路过听见,笑着搭话):想摆摊好啊,得先把债还清。你这筐编得还行,就是花样少了点。
(她悄悄唤出系统):系统,有没有简单的编筐花样?
【系统提示:提供三种基础编织纹样(麻花辫、回字纹、鱼鳞纹)示意图,消耗积分3。】
琼芳(把示意图记在心里,蹲下身教王大柱):你看,这样把篾条交叉着编,出来就是麻花辫,好看还结实……
王大柱(学得认真,手指被篾条划了道口子也没吭声,没多久就编出个带花纹的小篮子,比之前的素面筐精致多了):还真好看!妹子,你咋啥都会?
小兰(在旁边笑):我娘厉害着呢!前儿还教我做新样式的鞋垫子,镇上的绣庄都来看过。
(集棚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没过半月,就有小贩托人来说想租长期摊位。村长召集大家商量,最终决定把五个最好的位置设为长期摊位,租金每月多加五文,这钱也算进年底分红的账上。)
这天傍晚,大花拿着账本去找琼芳,脸上带着喜色。
大花(把账本摊在桌上):娘,您看!这才二十天,摊位费就收了三百多文!比以前老棚子一个月的还多!
琼芳(翻看着账本,指尖在“长期摊位”那页停了停):不错,不过得记着,每月抽出二十文来修棚子,椽子、瓦片啥的,得时常检查。
大花(点头记下):我跟村长说了,他说让刘老五哥每月上棚顶看看,算他半个工,年底也算进红利里。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刘老五的大嗓门:“琼芳妹子在家不?”)
琼芳(开门见他手里拎着个布包):刘大哥有事?
刘老五(把布包往桌上一放,打开一看,是块崭新的蓝布):这是我托人从镇上扯的,给你家小兰做件新衣裳!你别嫌少,要不是你出的好主意,咱哪能有这新集棚?我这鸡蛋摊的生意,比以前好三成!
琼芳(笑着推回去):刘大哥这就见外了,咱都是为了村里好。布你拿回去给嫂子,真要谢,年底多分红利比啥都强。
刘老五(拗不过,只能把布收起来,又说):对了,我刚才在集棚后墙看见有处墙皮掉了,明儿我找些石灰来补补,不用算工,就当我尽份力。
(等刘老五走了,大花感慨道:“以前谁肯白干活?现在大家都把集棚当自家的了。”)
琼芳(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集棚运营良好,村民集体意识提升,奖励积分20。当前可兑换:简易记账法、农产品保鲜技巧、摊位引流话术……】
她勾了勾唇角——看来这集棚不光能生钱,还能让村里人的心更齐,这笔“买卖”做得值。
(转月初一,村长提着个钱袋子挨家挨户送“月钱”,其实是把长期摊位多收的租金按出力多少先分了点零头,每户三文五文的,不多,却让大家都乐开了花。)
张婶(拿着五文钱,给孙子买了块糖):你看这新集棚多好,不光买卖好做,还能分钱!赶明儿我让你爷爷也来帮忙扫扫棚子,能多记个工分也好啊!
王大柱(拿着分到的三文钱,偷偷给二强买了支新毛笔):你好好念书,将来出息了,也给咱村争争光。
二强(握着新笔,眼睛亮晶晶的):舅舅,等我中了秀才,就帮你写摊牌子,保证好看!
(琼芳站在自家院子里,听着村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系统面板上的积分己经攒到了60,她琢磨着下次该兑换点啥——或许,该弄个简单的秤星校准法子,免得集棚里缺斤短两的争执伤了和气。)
(月光洒在新集棚的屋顶上,青瓦泛着柔和的光。棚子前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摇着蒲扇唠嗑,说的都是集棚里的新鲜事,笑声顺着风飘得老远。这寻常的小村庄,因为这三间新集棚,正悄悄变着模样,像田里的庄稼,铆着劲地往上长。)
天山圣女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