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回:中秋团圆人齐聚 琼芳举杯话家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门恶母:带着系统旺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门恶母:带着系统旺全家

中秋团圆人齐聚 琼芳举杯话家常

(中秋的月光像泼了一地的银霜,把李家村的晒谷场照得亮堂堂的。工坊院子里摆着张方桌,桌上铺着小兰新缝的蓝布桌布,摆着刚出锅的月饼——有芝麻馅的,有豆沙馅的,还有大花按系统给的“果仁月饼配方”做的,里头掺了碎核桃和杏仁,香得能勾人魂。)

“娘!我回来啦!”

院门外传来清脆的喊声,琼芳刚把最后一盘炒花生端上桌,听见声音就笑着往外迎。丫蛋背着个小包袱从月光里跑进来,辫子上还系着临走时琼芳给她扎的红头绳,跑两步就扑进琼芳怀里,胳膊勒得紧紧的。

丫蛋(把脸埋在琼芳衣襟上蹭,声音带着哭腔又透着欢喜):娘,我好想你!在县城绣坊住了仨月,天天数着日子等中秋——绣坊的张嬷嬷还说我绣的帕子能卖钱了呢!

琼芳(摸着她的头笑,指尖拂过她辫子上的红头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让娘瞧瞧,是不是长高了?哎哟,下巴尖都瘦了,定是没好好吃饭。

小兰抱着娃凑过来,娃伸着小手要抓丫蛋的辫子,丫蛋赶紧从包袱里掏东西。

丫蛋(献宝似的把个小布包递过去):小侄子,这是姑给你带的糖人!县城糖画张捏的小兔子,甜着呢!

娃抓着糖人往嘴里塞,黏得嘴角都是糖霜,逗得众人首笑。大花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碗桂花羹,看见丫蛋眼睛一亮。

大花(把碗往桌上放,拉着丫蛋的手):回来啦?我还以为你得后天才到呢。快尝尝我做的桂花羹,用咱自家晒的桂花腌的。

丫蛋端着碗喝了两口,眼睛弯成月牙:“姐做的就是比县城茶馆的好喝!对了姐,你这嫁衣真好看!”

大花刚试穿了新嫁衣,是水红色的绸面,上面绣着缠枝莲,是小兰带着几个婶子绣了半个月的。她被夸得脸一红,赶紧往灶房躲:“还没缝好呢……”

“姐夫呢?咋没见人?”丫蛋西处瞅,二强从书院回来了,手里拿着卷纸,正跟大强凑在墙角说话。

大强(手里拿着块木料比划):你姐夫在跟我商量家具样式呢——你姐嫁过去得有张新梳妆台,我想在抽屉上雕几朵花,你说牡丹好还是莲花好?

二强(展开手里的纸,上面是他画的图样):我觉得莲花好,清净。对了丫蛋,你看这个——县学先生给我写的评语,说我那篇《救荒策》能送知府衙门看看呢!

丫蛋凑过去看,纸上的字力透纸背,写着“心系民生,策论务实”,她拍着手笑:“二哥真厉害!往后准能当大官!”

琼芳看着院里的热闹,心里暖乎乎的。小兰正往桌上摆煮好的毛豆和菱角,见她站着不动,笑着喊:“娘,快坐呀!就等您开饭了!”

桌旁己经坐了好几个人:刘老五揣着旱烟袋,正跟刚从镇上赶回来的张老实说话;大花的公公张掌柜摸着胡子笑,手里还攥着个算盘,说是给孩子们算“中秋账”——算着今年收成好,该给家里添些啥。

张老实(红着脸给大花递了块月饼):你尝尝这个,我特意让铺子的伙计买的,豆沙馅的,你爱吃。

大花接过来咬了口,嘴角沾了点豆沙,张老实赶紧掏出帕子想给她擦,又不好意思地缩回去,被张掌柜拍了下胳膊。

张掌柜(笑着瞪他):傻小子,给自己媳妇擦嘴怕啥?往后可得好好待大花,她要是受了委屈,我第一个不饶你。

大强在旁帮腔:“就是!我姐金贵着呢!” 逗得众人都笑了。

琼芳坐下时,悄悄在心里唤系统:“系统,你说咱这一大家子,是不是比刚来时热闹多了?”

【系统提示:当前家庭成员幸福感指数92%,工坊运营稳定度88%,村庄和谐度95%。完成“中秋团圆”事件,奖励积分50,解锁“家族产业升级图谱”。】

琼芳嘴角弯得更厉害了,小兰给她夹了个毛豆,笑着说:“娘,您看这多好——丫蛋回来了,二强的策论受了夸,大花也快嫁人了,往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是啊。”琼芳端起面前的酒杯,里面装着自家酿的米酒,她站起身,院子里顿时静了下来。

琼芳(举着酒杯,目光扫过每个人):咱一家人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啥运气,是心齐。先前工坊缺销路,二强跑县城找门路;山贼来的时候,大强带着护村队拼命守;大花管账从没错过一笔,小兰帮着照顾老小——还有乡亲们帮衬,张掌柜不嫌弃咱是农家户……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我以前总怕日子过不下去,现在才知道,只要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这杯酒,我敬大家——往后啊,咱好好过日子,日子定会比这月饼还甜!”

“说得好!”刘老五先举杯,“我这辈子没服过谁,就服琼芳妹子!要不是你带着咱搞工坊,咱村现在还愁着粮食不够吃呢!”

众人都举起杯,米酒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丫蛋喝了口酒,辣得吐舌头,被大花笑着递了块月饼。

张掌柜(放下酒杯说):我跟琼芳妹子打个商量——大花嫁过来后,我想让她管着杂货铺的账,再跟二强学学策论,他俩一个懂算学一个懂民生,说不定能把铺子扩大些,往后也能帮着村里多收些粮。

二强眼睛一亮:“我看行!我还想着跟张叔学学经商呢!”

大强在旁喊:“还有我!我能做货架!用工坊的木料做,结实又好看!”

月光越发明亮,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着笑意。娃在小兰怀里睡着了,嘴角还叼着糖人;丫蛋缠着二强讲书院的事,说她也想认字;大花和张老实凑在一块看家具图样,头挨着头小声说话。

小兰给琼芳夹了块菱角:“娘说的是,咱都好好的。等过阵子大花嫁了,让二强也赶紧定门亲事,往后院里更热闹。”

琼芳想起沈文玥送二强的那本《九章算术》,里面还夹着算学题呢,她笑着点头:“不急,孩子们的事让他们自己来。”

二强像是听见了,红着脸往旁边躲,被丫蛋拽住问:“二哥,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我听小花说,有个姑娘总来工坊找你核账呢!”

二强挠着头笑,不承认也不否认,沈文玥今晚没来,说是要帮家里算中秋开销,临走时托人送了盒她亲手做的杏仁酥,正摆在桌角,香气飘得老远。

刘老五抽着旱烟袋说:“我看沈姑娘就不错,懂算学又踏实,跟二强正好配。琼芳妹子要是不嫌弃,这媒人我来当!”

琼芳笑着应了:“那我先谢过五叔了。”

院里的笑声传得老远,连村口的老槐树都像是听着了,叶子在月光里轻轻晃。张掌柜算起了“团圆账”:“今年秋收多收了二十石谷,工坊卖竹器赚了三十两,往后再跟县城的商铺搭上线,明年准能给大花添台织机……”

大花小声说:“我不要织机,想把工坊的竹囤改良下,沈姑娘说嵌套式的能省运力,我想试试……”

张老实赶紧接话:“我帮你!你画图我跑腿,啥时候要材料我都去拉!”

琼芳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这中秋的月光比往年都暖。她想起刚到这个家时,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如今挤了满满一院人,笑声能把月亮都逗下来。

丫蛋唱着在县城学的小曲,二强跟着打拍子;大强和张老实比划着雕木头,木屑在月光里飞;小兰给娃盖了件小披风,眼里的笑意软得像水。

【系统提示:检测到温馨场景持续触发,发放“团圆礼包”——含“防蛀木材处理工艺”“新式竹编花样图谱”,可用于工坊升级。】

琼芳没看系统提示,只端起酒杯又喝了口。米酒甜丝丝的,像此刻的日子。她知道,往后还会有很多个中秋,或许人会更多,或许日子会更红火,但只要这股子齐心劲儿在,啥都不怕。

月光洒满院子,地上的银霜像是铺了层糖,甜得人心头发软。桌上的月饼还冒着热气,桂花羹的香气混着米酒香,飘在风里,像一首安静的歌。

丫蛋困了,靠在琼芳怀里打哈欠,嘴里还嘟囔着:“娘,明年中秋我还回来……”

琼芳拍着她的背,轻声说:“回来,咱年年都一起过中秋。”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又很快静了。李家村的中秋夜,就这么浸在月光里,浸在笑声里,暖融融的,像永远不会凉似的。

这时,村里的教书先生李夫子也踱步进了院子,他手中摇着一把纸扇,虽然穿着朴素,却难掩一身儒雅之气。

李夫子(笑着拱手):听闻今日琼芳妹子家中团圆,老朽不请自来,讨杯米酒喝。

琼芳连忙起身相迎,笑着说:李夫子肯来,那是给我们家添福气,快请坐!小兰,快给夫子拿碗筷。

李夫子坐下后,看着满桌的美食和热闹的众人,感慨道:“今日这中秋之景,真乃人间乐事。琼芳妹子,你将这一大家子操持得如此和睦,实在令人钦佩。”

琼芳谦逊地回应:“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我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倒是夫子,平日里对孩子们的教导之恩,我们都记在心里。”

二强赶紧起身,恭敬地给李夫子敬酒:“夫子,多亏您平日里的教诲,我才能写出那篇《救荒策》,还得到了县学先生的夸赞。”

李夫子微笑着点头:“二强,你本就聪慧勤奋,只要继续努力,将来必能有所作为。”

丫蛋也好奇地凑到李夫子跟前:“夫子,您给我们讲讲城里的新鲜事儿呗,县城里好玩的可多了,我想知道城里的先生都教些啥。”

李夫子捋了捋胡须,笑着说:“城里的学堂啊,除了教授西书五经,如今也开始重视算学、格物这些学问了。就说这算学,用处可大着呢,不管是经商买卖,还是工坊的收支核算,都离不开它。”

这话一出,大花和张老实都来了兴趣。大花说道:“夫子,我正想着跟二强学学算学,往后管铺子的账也能更明白些。”

张老实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要是能把算学学好,这生意场上的事儿,就能看得更透彻了。”

李夫子点头表示赞同:“你们有这想法甚好。这算学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就拿最简单的盈亏问题来说……”李夫子说着,便拿起桌上的一根筷子,在地上比划起来,给大家讲解算学中的盈亏原理。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李夫子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寻着热闹进了院子。他们是护村队的成员,平日里跟着大强训练,和大强关系甚好。

其中一个叫小虎的年轻人笑着说:“大强哥,听说你们在这儿过中秋,我们也来凑个热闹。”

大强连忙起身招呼:“快进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正好,你们也听听夫子讲算学,说不定以后护村队采买物资啥的,能用上。”

小虎他们一听,都来了兴致,纷纷围坐过来。李夫子见状,便又详细地讲解了一番算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田地面积的计算,到工坊物料的采购成本核算,说得通俗易懂。

刘老五抽了口旱烟,笑着说:“没想到这算学还有这么大用处,看来以后我这老脑筋也得跟着学学了。”

众人哄堂大笑。趁着这热闹劲儿,小兰提议道:“要不咱们来玩个游戏吧,中秋佳节,大家乐一乐。”

大家纷纷响应。小兰想了想,说:“咱们就玩飞花令吧,以‘月’字为题,每人轮流说一句含‘月’字的诗句,说不出来的就罚一杯米酒。”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强率先开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接着是二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丫蛋歪着头想了想,脆生生地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轮到张老实,他挠了挠头,憋得满脸通红,实在想不起来。众人笑着起哄:“罚酒,罚酒!”

张老实不好意思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米酒,引得大家又是一阵欢笑。

游戏继续进行,李夫子说出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琼芳也不甘示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越发热烈。不知不觉,夜己经深了,可众人却兴致不减。

就在这时,村里的狗突然叫了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大强警惕地站起身:“怎么回事?这么晚了,狗叫得这么厉害。”

小虎也跟着站起来:“我去村口看看。”说完,便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往村口跑去。

不一会儿,小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大强哥,是邻村的几个乡亲,他们听说咱们这儿热闹,也来凑个中秋的热闹。”

众人一听,都笑着表示欢迎。邻村的乡亲们走进院子,纷纷送上祝福。其中一个叫王伯的老人笑着说:“我们那儿也在过中秋,可听着你们这边欢声笑语不断,就忍不住过来看看。”

琼芳热情地招呼着他们坐下,又让小兰去添些碗筷。一时间,院子里更加热闹了,大家互相分享着自家的趣事,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

在这热闹的氛围中,琼芳看着满院子的人,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来到这个家时的艰难,到如今一大家子和乡亲们其乐融融,这一路走来,满是艰辛,却也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份温暖和幸福,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夜深了,明月依旧高悬在天空,洒下银白的光辉。众人渐渐散去,琼芳看着院子里残留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满足。她轻轻地关上院门,期待着下一个中秋,这个家能更加热闹,日子能更加红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门恶母:带着系统旺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UGW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