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踏入重庆一中,科比的生活被塞得满满当当:上午文化课,下午篮球训练,晚上还有林风为他安排的“魔鬼加练”。然而,所有这些挑战中,最让这个篮球天才感到头疼、甚至屡次萌生“不如回美国专心打球算了”念头的,无疑是——中文学习。
林风深知语言是融入中国社会的第一步,因此,他为科比找来了学校里出了名的“铁面教头”——章老师。章老师是一位年过五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教师。她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极严,号称“没有一个学生能在她的中文课上打瞌睡”。她一开口,便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每天晚上,当科比在篮球场上挥洒完汗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后,章老师的中文课便准时开始。从最基本的拼音“a、o、e”开始,到西声的区分“妈、麻、马、骂”,章老师拿着教鞭,坐在小桌前,目光锐利地盯着科比的嘴型和舌头位置。科比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一本中文教材,感觉比在篮球场上防守迈克尔·乔丹还要紧张。
“科比,请跟我读。‘你’!”章老师声音洪亮。
“尼!”科比努力模仿,但发音总是不够标准。
“不对!舌头卷起来,发‘日’的音,‘你’!”
科比把舌头卷得都要打结了,还是发不准那个独特的音。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在篮球场上,他能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但在这个小小的发音面前,他却像个笨拙的孩子。
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声调的变化。章老师不断强调中文的西声,语调的高低起伏。
“科比,‘你好’!”章老师做着夸张的手势。
科比尝试着,结果一不小心,把二声的“好”发成了西声,听起来像是在咆哮:“你嚎!”
章老师的额头青筋暴起,林风在一旁则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科比,‘嚎’是狗叫!你是想让别人像狗一样对你叫吗?!”章老师气得连珠炮似的说了一串中文,科比听不懂,但从林风的憋笑和老师涨红的脸色中,也知道自己又闹了笑话。他抓了抓头,尴尬地咧嘴一笑。
还有一次,章老师教他表达爱好,希望他能说出“我喜欢篮球”。
“来,科比,跟我说,‘我喜欢篮球’。”
“窝…喜…欢…篮……子!”科比努力地说着,最后一个字,他无论如何也发不出“球”的音,却固执地发成了“子”。
章老师愣了一下,然后和一旁的林风面面相觑,最终林风忍不住捂着嘴笑出了声。
爱吃芝士焗虎虾的王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篮子?科比,‘篮子’是装东西的篮子,不是打的篮球!”章老师哭笑不得,她觉得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第一次遇到这么有“创意”的学生。
这些发音上的乌龙,每天都在科比的学习生活中上演。他苦读拼音,背诵词语,但发音常常让章老师抓狂,也让林风哭笑不得。科比感到中文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比任何对手都难缠。他有时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日常生活中,他与队友的交流也充满了障碍,常常需要林风这个“人形翻译机”在线翻译。无论是食堂打饭,还是训练中沟通战术,林风总是像个影子一样跟在他身边,充当着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一次训练结束后,科比累得几乎虚脱,他想向队友表达自己“很累”。他努力回想着章老师教的词汇,然后指了指自己,用他自认为标准的发音说:“我……很类。”
他本以为队友会理解,结果,围在他身边的队友们,包括李小明和王大锤,都愣了一下。他们面面相觑,然后爆发出哄堂大笑。
“类?”王大锤挠了挠头,好奇地问林风,“林哥,科比是想说他自己是什么‘种类’的动物吗?他想把自己归类成什么啊?”
李小明则开玩笑地学着科比的样子,指了指自己,然后学着狗叫:“汪!汪!科比,你把自己归类成狗了吗?”
林风听了队友们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科比把“累(lèi)”发音成了“类(lèi)”,虽然在拼音上相同,但在口语和语境中,却让人误以为他想说自己是某个“种类”(比如动物的种类)。他连忙向队友们解释:“不不不,科比是说他很累,不是说他是某种动物!”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又好笑。科比虽然听不懂队友的中文,但从他们的表情和林风的解释中,也知道自己又闹了笑话。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疲惫。
尽管语言障碍重重,让科比感到无比头疼和沮丧,但他骨子里的“曼巴精神”却不允许他轻易放弃。他告诉自己,如果连语言关都过不了,如何去征服这片篮球的热土?他开始给自己制定额外的中文学习任务,即使在训练间隙,也会拿出中文小卡片背诵。他甚至开始尝试在场上,用最简单的中文单词向队友们下达指令:“传球!”“防守!”“投篮!”
他的队友们也渐渐习惯了科比的“怪异”中文,他们不再嘲笑他,反而会耐心纠正他的发音,甚至主动教科比一些简单的中文俚语。林风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虽然过程充满乌龙和艰辛,但科比正在一点点地融入这片文化熔炉,而语言的壁垒,也终将被他用毅力和决心所打破。
(http://www.220book.com/book/UHA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