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指尖在“光速跃迁”按钮上悬了三天,按钮边缘的荧光把她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她突然抬头,眼里闪着豁出去的光,嘴角却绷得紧紧的:“理论上,有质量的物体永远达不到光速——但宇宙的乐趣,不就在于试试‘理论之外’吗?”
苏梨把最后一块能量晶体塞进反应炉,晶体接触炉壁的瞬间,发出刺目的蓝光。她盯着能量读数从“99%”跳到“溢出”,突然按住震颤的控制台,指尖泛白:“我们没有无限能量,但可以‘借’——你看那些暗能量星云,它们的斥力场里藏着取之不尽的时空张力,就像借宇宙膨胀的‘力’来推自己一把。”全息沙盘上,一道光轨从星云中心穿过,像吸管插进了能量海洋。
老陈把蓝藻培养皿固定在反应炉旁,这些小家伙在高能辐射下竟分泌出银色的粘液,粘在炉壁上形成层薄膜。他看着薄膜突然泛起涟漪,将溢出的能量重新导回炉内,惊得张大了嘴,随即又笑出声:“原来它们是天生的‘能量管家’!这粘液能把浪费的能量收回来,跟咱们老家的沼气池一个道理。”
Alpha-7的核心温度飙升到临界值,光学传感器却亮得异常稳定。它调出了苏梨团队设计的“能量循环公式”:用暗能量驱动飞船加速,再用蓝藻粘液回收辐射损耗,形成闭环。主控台弹出一行字:“当前能量利用率99.99%,但达到光速的瞬间,飞船会暂时转化为光子态——你们的身体可能……”
“可能变成一道光?”林夏突然笑了,伸手扯开防护服的领口,露出里面印着星星图案的T恤,“变成光也不错啊,说不定能看见光子眼里的宇宙是什么样。”她按下校准键,飞船两侧伸出两根能量导管,像鲸须般刺进暗能量星云,导管表面立刻爬满蓝色的电弧。
苏梨的眼镜反射着导管的蓝光,她正计算着“光子态”的还原参数:“就像把水冻成冰再化开,只要结构信息没丢,我们就能变回来。”她忽然指着舱壁上的时钟,秒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慢,“看见没?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帮我们‘保存’身体结构,它比任何冰箱都靠谱。”
老陈数着培养皿里的蓝藻,它们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收缩,每次收缩都吐出一个能量泡泡,像无数台微型发电机。他忽然摘下手套,小心翼翼地碰了下泡泡,指尖传来轻微的麻痒,泡泡却没破,反而融进皮肤里:“这能量居然能被人体吸收!说不定变光的时候,咱们还能自己给自个儿‘充电’。”
飞船开始震颤,舷窗外的星云被拉成彩色的光带,像打翻了的调色盘。林夏看着速度表的指针一点点逼近那个红色的“C”(光速常量),突然握住苏梨和老陈的手,三人的指尖都在冒汗,却笑得比谁都灿烂:“小时候总幻想追着光跑,现在……咱们要变成光本身了!”
Alpha-7发出最后的和弦,像在唱一支告别歌。当指针与“C”重合的瞬间,林夏感觉身体突然变轻,眼前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只剩下无数流动的线条——那是宇宙的脉络,是时空的骨架。她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串振动的频率,和飞船、和蓝藻、和暗能量星云的频率混在一起,像一场宏大的合唱。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林夏突然感觉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是操控台的金属凉意。她猛地睁开眼,看见苏梨正揉着太阳穴,老陈则对着培养皿里的蓝藻发呆,那些小家伙此刻亮得像串小灯。
“我们……回来了?”苏梨的声音有点发飘,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老陈指着舷窗,外面的星云恢复了原状,但远处的星系位置明显变了——那是光才能跨越的距离。他拿起一块能量晶体,晶体表面映出三个模糊的影子,像用水彩画的:“看,这是咱们变成光的时候留下的印子。”
林夏看着速度表缓缓回落,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舱内回荡,带着点劫后余生的颤抖:“谁说需要无限能量?”她拍了拍反应炉,里面的蓝藻正发出柔和的光,“宇宙早就把‘借’和‘还’的道理教给了每颗星星、每个细胞——关键是你敢不敢伸出手,跟它借一次光。”
飞船驶离暗能量星云时,尾焰拖着一道淡蓝色的光痕,像在宇宙的画布上签了个名。林夏回头望了一眼那片星云,突然觉得所谓的“不可能”,不过是宇宙给勇敢者设的一道谜题,而答案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比如蓝藻的粘液里,比如三个敢追光的人掌心的汗里。
喜欢树鹨的高菲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I2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