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卤煮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最新章节随便看!

雨还在下,但势头小了,屋檐滴水从急促的倒数变成了拖沓的顿点。陈德贵是被人架回来的,张铁柱和沈翠花一左一右,胳膊卡着他腋下,像抬一口不肯归位的棺材。他浑身湿透,左肩那道疤红得发亮,像是有人往皮肉里埋了块烧红的铁片。

灶台上的砂锅还在,锅底一层残汤,油花凝成薄壳,裂出蛛网般的纹路。春妮没关严的地窖铁门缝里,渗出一丝蓝紫色的冷气,碰到热锅边缘,立刻化作一缕扭曲的白雾,旋了两圈,散了。

没人说话。沈翠花把陈德贵按在小板凳上,掰开他攥紧的左手——掌心全是煤灰和血痂,指甲缝里嵌着半片蓝荧荧的碎瓷。她没擦,也没包扎,只是从围脖倒针脚的夹层里摸出一张蓝靛纸,轻轻盖在他手心,像在封印什么。

张铁柱蹲在门槛上,脚边摆着那个腌菜坛子,油纸封口又加了层蜂蜡,坛身用麻绳缠了七道,打的全是死结。他一根接一根抽烟,烟头朝里嘬,火星子烫到嘴唇也不换气。

陈德贵缓过劲来,第一句话是:“火。”

春妮立刻把电磁炉推到灶台边,插上电,按下开关。灯不亮,线圈嗡了一声就哑了。她皱眉,拆开底壳,发现主板进水,焊点发绿。她没吭声,转身从柜子里拿出祖传的铸铁砂锅,架在煤炉上,往里倒了一瓢老汤。

“用这个。”她说。

汤是昨夜剩下的,卤了牛肚、肺头、肠子,还有一块没人动过的猪心。春妮加了水,撒一把香料,点火。火苗从炉眼蹿上来,舔着锅底,发出低沉的咕嘟声。

陈德贵盯着那口锅,眼睛一眨不眨。他的左肩还在烫,但不再是灼痛,而是一种沉闷的共振,像有东西在骨头里轻轻敲打。

蒸汽渐渐升腾,撞上厨房那扇老式玻璃窗。窗是双层的,外层结霜,内层湿漉。可这一回,水汽没乱散,而是贴着玻璃爬行,勾出一道道细线,弯折、分叉、交汇,竟渐渐拼成一幅图——深井斜巷,岔道如蛛网,中央一点红,像心跳。

陈德贵猛地站起身,膝盖撞翻小凳。他抓起铜勺,轻轻敲了三下锅沿,短、短、长,是春生小时候教他的暗号。

锅里的汤应了一声,咕嘟翻了个泡。

他屏住呼吸,又敲两下,长、短。

蒸汽纹路微微一颤,主巷道延长了一截,尽头标了个“X”。

“不是幻觉。”他低声说。

沈翠花走过来,手里拿着那张蓝靛纸。她没看窗,而是把纸贴在玻璃上,轻轻一压。纸吸了水汽,图纹立刻转印上去,线条清晰得像用墨线绷的。她把纸揭下来,对着灯看——图纹竟在动,像活的,缓缓蠕动,仿佛纸里藏着一条微型矿道。

“这纸……是你娘缝衣用的。”陈德贵喃喃,“怎么会有这东西?”

春妮没接话。她正蹲在机械臂前,拆开胸腔盖板,用棉签蘸酒精清理线路。昨夜雨水泡坏了神经模块,重启后信号紊乱,屏幕上乱码闪了半小时才恢复正常。可正常之后,跳出来的不是运输车的追踪数据,而是一串规律脉冲:滴、滴、滴——哒哒哒——滴。

她调出频谱图,对比昨夜记录。信号首次出现,正是怀表从张铁柱口袋消失的瞬间。频率稳定,波形圆润,像某种生物节律。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出周敏丈夫的病历复印件——北戴河疗养院,最后一页脑电监测记录,峰值频率:14.7Hz。

她把机械臂接收到的信号导入分析软件。波形重叠,吻合度98.6%。

“不可能。”她手指发凉。

这信号不是从车里发出来的,是从人脑里来的——一个己经死了十几年的人。

她把电磁炉残骸搬过来,拆下震荡线圈,接到机械臂信号接收端。电磁炉原本用来恒温卤汤,靠的是频率反馈调节。她现在反向操作,让线圈以14.7Hz恒频震荡,模拟脑波共振。

屏幕一闪,信号强度骤增。

机械臂眼瞳由蓝转红,发出低频震动,像是在回应什么。

春妮盯着屏幕,忽然发现信号源方向在变——不是东首门,而是转向了南边,三环外,那片废弃的疗养院旧址。

“它在移动?”她声音发紧。

不,不是移动。是……被唤醒。

她猛地抬头,看向厨房。陈德贵还在盯着那张蓝靛纸,纸上的矿道图己经变了,主巷道塌了一段,三条支路被标红,像在预警。

“爹。”她走过去,“你熬汤的时候,是不是……想着矿井?”

陈德贵摇头:“我没想。是汤自己……往上冒。”

“不是冒。”春妮低声,“是回应。”

她把机械臂推到窗边,镜头对准蒸汽图。信号接收器自动锁定,频谱图再次跳动——这一次,14.7Hz的脉冲里,混进了一段杂音,像摩尔斯电码,断续、微弱。

她调高增益,放大波形。

“滴——滴——滴——哒……哒——哒——哒……”

是“S-O-S”。

可紧接着,又来了一段:“……父……勿入……”

春妮浑身一僵。

这信号,是从汤里来的。

她立刻抓起PH试纸,刮了点锅底残渣。试纸瞬间变紫,和昨夜蓝血反应一致。

“QY-6菌群……在汤里活了。”她喃喃,“它不只是寄生,它在传递信息。”

陈德贵没说话。他舀了一勺汤,凑到鼻尖闻了闻。香味还是那个味,花椒、八角、桂皮,可底下藏着一丝腥甜,像铁锈混着雪松。

他把汤倒进搪瓷碗,端到窗台。蒸汽扑在玻璃上,矿道图重新浮现,比刚才更清晰,连井壁砖缝都画了出来。

他用铜勺尖蘸了点汤,在窗上画了个圈,圈住那个“X”。

蒸汽纹路猛地一抖,图炸了,水珠滚落。

再凝时,图变了——“X”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数字:1997.6.16。

陈德贵呼吸一滞。

春妮冲过来,拍下手机录像。她刚要说话,机械臂突然“咔”地转头,镜头锁死厨房角落的咸菜缸。

缸是王婶家的,前天送来两颗腌萝卜,说“顺手捎的,别嫌弃”。缸口盖着粗布,压着一块青石。

机械臂发出警告音,屏幕上跳出热感应图——缸底有低温区,-4℃,形状规则,像个小盒子。

春妮走过去,掀开布。缸壁结着白霜,她用手抹了把,指尖沾了点盐水,蹭上PH试纸。

试纸边缘泛出淡紫。

“荧光菌。”她声音发沉,“和矿井里的一样。”

她找来铁钩,把萝卜捞出来。缸底果然有个暗格,嵌着个金属盒,锈得厉害,但封口严实。她撬开,里面是一管冻存液,标签模糊,只能辨出“FJY”和“批次:1997”。

“王婶……她不知道。”陈德贵低声道,“她是被人利用的。”

春妮没答。她把试管放进机械臂的恒温舱,重新连接信号系统。14.7Hz的脉冲再次出现,这次,混进了一段新编码。

她解码,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载体:腌菜缸

激活条件:卤汤蒸汽接触

作用:释放记忆片段】

“不是毒。”春妮抬头,“是钥匙。”

陈德贵盯着那行字,忽然觉得左肩的烫感变了,不再是痛,而是一种熟悉的重量,像背着矿灯下井时,铁链压在锁骨上的感觉。

他走到砂锅前,掀开锅盖。热气扑面,带着浓烈的卤香。可就在这一瞬,他眼角余光扫过窗——蒸汽凝出的矿道图,竟和昨夜机械臂扫描的密道完全重合,连塌方位置都一模一样。

更诡异的是,图中多了一个人影,站在主巷尽头,背对着,穿着老式矿工服,左肩上,有道闪电状的疤。

陈德贵的手抖了。

他下意识摸向自己左肩。

人影缓缓转头。

锅盖“哐当”落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卤煮大师:从四合院到卢浮宫 http://www.220book.com/book/UI3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